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所能实现的程度。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是既没有完善的与城市类似的公共财政安排,也没建成基于村民自治基础上的私人自愿集体行动的公共选择机制。在实际状态下,公共财政及公共选择两种供给路径各有所长,对有效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大有裨益。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以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的分析视角,文章梳理出这两种供给路径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现状表现,在结合农村公共产品自身分类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在实践中有效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路径选择取向。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公共财政是实现农业、农村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体制保障,在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支持新农村建设是公共财政的职责所在.县乡财政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贴近农村,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责任.文章从基本思路与具体政策两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县乡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决定新农村建设所能达到的程度,也引起了学界对此问题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是,处于边缘状态下的农村既不存在与城市类似的公共财政安排,也不存在基于村民自治基础上的私人自愿集体行动的公共选择机制。在相互分立的实然状态下,这两种供给路径都很难有效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从应然发展的视角看,必须将公共财政的资金投入或制度导入与公共选择下的乡村治理改进融合起来,才能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建设与发展中的体现,其本质内涵在于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治本之策,也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提供科学指导。几年来,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就现实与发展的角度看,财政支农在总量、结构、体制、方式等方面仍有待完善。国家财政部门进一步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通过改进财政支农方式和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等措施,公共财政必将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它是农村改革处在历史新起点的具体体现,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适应农村公共需求的变化,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并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公共财政支出是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益事业、农村行政正常运转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保证.本文依据农村公共财政供给总量不足且公共性财政支出效率低的状况,围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顺序问题、如何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问题以及提升政府转移支付效率问题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7.
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来说。加强公共财政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更为紧迫和重要。在当前我国发展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的公共职能,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物品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和依托,它的生产与供给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政府的公共财政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从而直接影响了以乡镇政府作为供给主体的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特别是对于贫困地区来说,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变化又直接关系到对贫困群体的服务质量以及贫困地区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因此,研究取消农业税后河北省农村贫困地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乡镇政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强 《天府新论》2006,(2):96-100
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已摆上政府重要日程。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但要实现全面小康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在建设的  相似文献   

10.
农民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优先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其实质是农民在基本解决生存问题之后如何获得进一步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农民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价值目标。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升农民的发展能力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包括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在内的、旨在提高人口素质的投资回报率最高,理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优先路径选择。公共财政应重点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财政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着供给总量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实质在于农民没有真正进入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措施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国家财政资全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建立政府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分担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自下而上"的供给决策机制,最终真正给农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2.
肇始于农业合作化时期的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经过50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从集体福利性质演变为公共财政供养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保障这一部分农村最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涉及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的均衡系统,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打破这个系统的均衡,对其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根本性改造。对此,必须借助外部力量,引入新的“生产要素”。现实条件下,在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和政府增加公共财政投入的同时,必须借助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实证分析表明,“三结对”机制,即城乡文化结对、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对和民企联村,为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平台,是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黄荣华  雷国兵 《兰州学刊》2010,(11):109-112
武汉市H村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表明:国家公共财政在农村的投入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于发展农村新兴产业、调整农村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等软件建设,几乎没有投入,部分建设项目缺乏有效监管,浪费严重。农民的资金主要用于盖房,买家电、摩托车和手机以及婚丧嫁娶支出,改善自家物质生活水平,或者对小孩进行教育投资,但对于发展农村新兴产业、调整农村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等软件建设,投入很少,农业生产基本停留在一种简单循环的水平上。几乎没有村民花钱进行劳动技能方面的培训。从长远来看,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中应适当兼顾软件建设。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区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关系密切,表现在:农村社区建设能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的实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也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追求目标。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二者具有一个共同的社会功能,那就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的深层根源及改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缺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对于促进西部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缺失是农村金融与西部农村经济大系统中的其它子系统特别是农村实体经济系统、农村公共财政系统关系失调的一种反映。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的改善需要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从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两方面加以促进,而不是简单地要求金融机构面向三农、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经历了一个长期的事实上被漠视的曲折过程,时至今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仍然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要着眼于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建立健全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形成政府主导型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着眼于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性,构筑市场化、民营化、社会化的农村产品供给平台,建立非政府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宜居宜业环境为依托,构建可持续、长效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9.
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进行推动,农村内生资源和内生性力量的培育相对滞后;二是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新农村建设面临生产要素流失、农民权利保护缺位的挑战,新农村建设依附于城市化战略.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培育和壮大农村的内生性力量,确立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协调共进的关系,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稳定就业提供长效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自强机制和反哺机制,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民族的魂,具有凝聚、整合、规范、优化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培养一代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既是新农村建设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