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基于2010~2018年9家不同地区农村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经济状况、金融发展和银行特征行为入手,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影响不良贷款率的因素。通过将不良贷款率及其变动趋势(差分值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基于广义矩估计(GMM方法的动态模型进行回归得出:农业产值增长、信贷扩张对降低不良贷款率有促进作用,银行业务盲目多元化、贷款投向集中、信用贷款及互保联保贷款占比过大会增大银行经营风险,导致不良贷款率的提升。针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所得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商业银行的特点提出降低不良贷款率、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银行体系中,农村商业银行无论从经营管理能力还是从银行实力上来说都是银行体系中的弱势群体,从2013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出现持续"双升"局面,其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稳居榜首,不良贷款率在不断提高,表明信贷资产质量在不断下降,尤其是我国目前出现的经济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这就预示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这种风险可能会更大。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必须从抑制信贷资产盲目扩张、规范银行高管职业行为、建立信贷质量追责制度、加强贷后管理等方面加强信贷资产的管理,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3.
碳金融是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大力开展碳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随着碳金融战略的实施,高碳排放企业信贷风险显著提升。碳金融业务的开展对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产生巨大影响,而不良贷款率作为反映商业银行自身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会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利润率,且二者(不良贷款率与资产利润率)呈反方向关系。因此,文章立足于碳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原因,从理论层面分析不良贷款率对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的具体影响,并且利用回归模型,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对资产利润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资产利润率之间呈反方向关系的结论,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围绕大力开展碳金融业务的视角,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不良贷款率,以此促进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与低碳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新一轮银行业压力测试,测试的条件变量之一无疑是房地产价格的下跌。此前无论是官方还是非官方的测算,都淡化了房地产价格下跌对银行业的风险。举例而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估计,小于30%的房价下跌对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将少有、甚至不会有影响。即使跌幅高达40%到50%,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也只会增加3.8至5.6个百分点。目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1%。根据50%的跌幅上限来计算,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将提高到6.6%。事实上,  相似文献   

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5—2015年我国各地区政府干预、金融抑制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数据,运用动态GMM回归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金融抑制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政府直接干预会促进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而政府直接干预可以起到削弱金融抑制对银行不良贷款率负面影响的作用.此外,经济发展水平、非国有化程度及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提高都能抑制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在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方面,政府要帮助创造良好宏观经济环境,加强服务意识,协调好直接经济干预和金融干预的平衡;(2)在降低金融抑制程度方面,应积极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金融市场本身的资本配置作用;(3)从多方入手,推进产业升级与转型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应鼓励企业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6.
在利率市场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重背景下,以五大商业银行2007—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金融脱媒对大型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脱媒带来的矫正效应可以抵消资产脱媒和负债脱媒对大型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银行规模对提高盈利能力有正向作用;不良贷款率和脱媒矫正效应的上升会削弱银行盈利能力。因此大型商业银行应从促进传统业务发展、积极发展中间业务、积极融入互联网金融体系等方面增强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良贷款率对资本利润率、净利差、资本充足率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存贷比、流动性比率对不良贷款率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拨备覆盖率与不良贷款率在不同滞后期格兰杰因果关系不同。当不良贷款率上升时,商业银行不应通过承担更高的风险选择高贷款利率的贷款项目以实现其经营绩效;在系统性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实施逆周期调整,可适当有选择性地提高容忍度,允许部分商业银行或业务条线调整对资本的计提标准,降低其顺周期性;商业银行应注重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之间的平衡,理性对待不良贷款率上升。  相似文献   

8.
针对以往效率测算方法存在的缺陷以及银行规模研究中差异性问题,使用我国33家商业银行2007—2013年数据,运用Meta-Frontier模型衡量两类群组银行经营绩效的差异。结果显示:全国性商业银行比城市商业银行较接近共同边界,说明其银行规模及抗风险能力起决定作用。从技术效率比较,两群组共同边界技术效率平均值差距不大,我国商业银行平均具有0.9%产出提升的潜力。此外,尝试引入不良贷款/贷款总额、总资本比率、银行总资产、所有者权益与总资产的比例、贷款的利息收入/净收入、存款市占率等变量,测算我国商业银行绩效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通过选取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年-2013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银行高管薪酬与衡量银行风险的不良贷款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我国银行业可能存在对高管过度激励的现象。因此,推行高管薪酬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高管考核指标体系,加强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持续稳定经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高管薪酬激励约束机制是现代企业公司治理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对高管的有效激励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年至2013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银行高管薪酬与衡量银行风险的不良贷款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我国银行业对高管可能存在过度激励的现象.推行高管薪酬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高管考核指标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