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河西走廊草原广袤,牧草丰盛,亘古以来,牛马布野,畜牧业繁荣。 河西走廊的畜牧业早于农业。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1134——220年),河西地区由羌或戎羌杂居。秦及汉初,又有大小月氏,乌孙,匈奴诸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历来以畜牧业为生。秦汉以前,河西走廊的畜牧业已有相当规模。  相似文献   

2.
一、农田饲养业已成为世界性的普遍实践世界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0%以上的国家中,许多国家是大力发展农田饲养业的结果(表1)。以荷兰为例,它是世界上人多地少的国家之一,每人有土地2.3亩,与河西地区武威县人均耕地相等。它用0.9亩土地种粮,1.4亩土地种草,以这样少的土地,畜牧业产值达到80%。农  相似文献   

3.
王旺多 《兰州学刊》2004,(2):106-108
本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观背景下 ,考察了河西走廊的农业发展现状 ,指出河西走廊目前在农业发展中面临许多严峻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 ,提出了加快推进河西走廊农业发展并使之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疆哈萨克族传统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哈萨克族起源和形成有关的古代诸部族,如塞人、乌孙等基本上都从事畜牧业,过着随畜逐水草的游牧生活,这是历史事实。同时,哈萨克族在历史上亦作为一种副业曾从事其他如农业、狩猎和手工业生产等多种生产行业和经济部门。下面对哈萨克族传统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作一简单的回顾与考察。畜牧业生产哈萨克族无论是在夏天,还是在隆冬季节,都习惯于不断搬迁与流动的游牧生活。古代,哈萨克族从事畜牧业当然主要是一种依赖自然,靠天吃饭的畜牧业,因此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不断地随畜逐水草,过居无常处的游牧生活。根据一年四季季节特点,…  相似文献   

5.
河西,自古以来就是中西陆路交通东段的咽喉要道。战国、秦汉之际,这里是少数民族月氏、乌孙、匈奴的游牧地。汉武帝北击匈奴,收河西地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徙民以实之”,从而使内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传入河西,当地的游牧经济开始向农业经济过渡。农业经济的发展使河西出现了繁荣景象,史载,汉、唐之时,这里极为兴盛,“人民富庶甲于内郡”“天下称富庶者莫如陇右”。自唐后期吐蕃占据河西,历经西夏、蒙古的交替统治,河西日渐衰落,社会经济开始落后于中原。明初,宋  相似文献   

6.
宁夏农林科学院情报所研究员邝经邦先生是一位很有个性、博学多才、成果丰硕的宏观农业研究专家。多年来,他“服从组织分配”,从事了许多不同行当的工作,在跨度极大的不同领域均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邝先生的成才之路是艰辛而又曲折的。1960年8月走出上海社科院的大门,就脱离了他苦读四年的法律专业。30多年来,他当过生产队副队长,当过秘书,长期下放劳动,在阿拉善草原从事过畜牧业试验研究,当过科技期刊编辑,进入“知天命”之年,才开始从事宏观农业研究。然而,就在这七八年  相似文献   

7.
草业应成为新疆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农村经济在西部大开发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 ,优先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畜牧业 ,已在各级党政领导中形成共识。一般地说 ,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畜牧业比重占了大农业 5 0 %以上 ,高的可达 80— 90 %。畜牧业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 ,自治区经济发展规划中 ,明确提出要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大力发展畜牧业 ,畜牧业占整个大农业的比重要从目前的 2 3 7%提高到 3 0 %以上。根据全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设想 ,新疆在畜牧业上要做一篇大文章 ,成为畜牧业大区 ,使畜牧业在农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8.
固原,不但在军事上是一个历代边防重镇,而且,也是一个汉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众多的少数民族中,不乏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民族,畜牧产品是他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史载,固原一带“地广人稀,水草茂盛”,给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受少数民族活动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历史上本区域内的畜牧业曾经是十分发达的。自汉代在此一带设置畜牧业管理机构起,直到明代,世代相沿,经久不衰。固原成为向历代统治政权提供军用马匹的重要基地之一。认真的回顾、考察历史上固原畜牧业的发展状况,以史为鉴,对于改善当前固原畜牧业结构比例,调整固原农业的发展方向,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也可为中央提出的“三西”建设中,固原农业的发展方向“以牧为主,兴牧促农”的方针,提供一些历史依据。本文意在简单地勾勒出固原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历史轮廓,总结经验教训及历史赋予我们的启示,就正于诸识者。  相似文献   

9.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和农林部畜牧总局在成都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畜牧业经济理论讨论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初步探讨了我国畜牧业经济中一系列重大问题。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农业中互相联系、互相促进而又彼此独立的两个主要部门。畜牧业和种植业,同样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应当是我们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从游牧到定居--北疆牧区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者被称为人类适应环境的一个杰出典范 ,他们依据大自然周而复始的四季变化而循环迁移 ,追逐水草以畜养牲畜。“畜牧生计是对大草原、山区、沙漠 ,或其它初农文化与农业所不能适应的地区的适应”①,但从历史的发展看 ,农业对需要广袤土地的畜牧业的侵蚀随着人口的攀升 ,随着人类对食物需求量的增大而无法避免 ,完全依赖自然的草原畜牧业逐渐在减少 ,一些畜牧群体 (又称游牧民族 )多少年来一直持续的传统的生计方式也因此而在改变。在新疆 ,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被认为是游牧民族 ,其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 ,生活来源也主…  相似文献   

11.
在如何发展农业的问题上,直至今天,学术界还存在着不小的分歧,至于如何发展大农业中的畜牧业,更是意见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认为,无论农业,或是从属于农业的畜牧业,都是十分复杂的问题,人们要认识它的客观规律,就不能就农业谈农业,就畜牧业谈畜牧业,而必须把农业或者畜牧业,放到我们国家、民族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去作一番考察。如果要谈论我省农业或畜牧业的发展,同样地也必须把它放到我省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去研究;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分析各种条件、因素,去衡量我们主观能动作用的舞台,去妥善处理各种横的和纵的关系;等等。在这里,我们仅就我省畜牧业的发展问题,以及与此有关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畜牧业是振兴农业、治穷致富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畜牧业发展战略对农业宏观决策有重大的作用。本文试图对我省畜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提出探讨性意见,恳请读者指正。 一、确定我省畜牧业发展战略的依据 发展我省畜牧业的战略思想如何?应该走什么道路?我认为应当有两条基本依据:一  相似文献   

13.
河西地区应将主导产业的定位和其在河西各区域的布局作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问题对待.以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国内外市场需求为依据,河西地区应将玉米、蔬菜、花卉、瓜果为主的制种业,大田反季节蔬菜种植及其加工、销售业,酿酒葡萄栽培及葡萄酒酿造业,草畜业及畜产品加工业等作为本区域的农业主导产业;在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的四个农业经济地带即祁连山林牧区、南部沿山农牧区、中部绿洲综合区、西北部荒漠牧区中相应进行布局.作者同时对作为主导产业的各产业的市场需求与前景进行了定性预测.  相似文献   

14.
汉文化对基诺族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文化对基诺族青少年心理的影响韩忠太,彭多毅基诺族是云南省西双版纳的一个古老民族。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基诺族仍然滞留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农村公社阶段。在经济上,基诺族主要从事以“刀耕火种”为主的山地农业,辅之以狩猎和采集,没有形成独立的畜牧业和手工业,劳...  相似文献   

15.
甘肃河西走廊农业投资的经济效果,至今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河西走廊将建设成为甘肃重要的农业商品基地。因此,有必要对河西农业投资的经济效果进行科学地评价。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地区近九年来的农业投资及投向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可行性研究中的动态分析方法,对该区农业投资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测算。一、农业投资概况张掖地区农业投资来源有国家和地方财政支农资金、银行和信用社的信贷资金、农村自筹资金以及劳动者个人投资和劳动积累资金等。1980年至1988年上述各种来源的农业投资情况大体是:  相似文献   

16.
江西畜牧业现状与发展山羊养殖□蔡汝林杨仁英国条院领导同志强调要实现我国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必须发展畜牧业,要把畜牧业的产值提高到占农业总产值的50%左右,明确指出保证畜牧业持续发展是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近来又进一步指出要结合我国人口多,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畜牧业突破了长期徘徊局面,展现持续增长六畜兴旺的新景象。一九八二年末与一九七八年同期相比,全省存栏大牲畜达四百七十九万余头,增长19%;猪九百四十万余头,增长20%;山绵羊一百八十九万八千只,增长8.8%;禽、蜂、兔也有增长。畜牧业生产令人可喜的一个标志是,畜禽饲养重点户、专业户(含牧科户)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蓬勃发展。目前已有六万七千余户,占总农户1.3%,从而给整个畜牧业注入了新的血液,也促使人们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清醒地看到它在畜牧业发展中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特别是党的十二大提出力争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后,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加速发展我省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对实现农业产值翻番关系密切,因而对畜禽饲养重点户、专业户的发展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我们根据一些调查,仅就畜禽饲养重点户、专业户在畜牧业经济中的作用和当前发展的趋势以及今后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谈谈浅见,旨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所谓畜禽饲养重点户,是泛指由单一农业结构中的家庭副业向一业(农业)为主,多种经营方向发展,畜禽饲养量由一般水平上升到较高水平的户。有的地方划分一户之内,依靠辅助劳力或部分主要劳力从事饲养业,畜禽数量较多的为重点户;也有以畜牧收入来衡量,畜牧收入比重较大(占总收入50%以上)的为重点户。实际上,这些户仍然要承包经营集体田土,承担国家粮食征购等任务。因此,重点户,多数是“小而全”以农业为主,兼营较多的畜禽,畜产品产值较高的兼业户。这些户,目前是多数。  相似文献   

18.
加快发展河西商品粮基地,是关系到我省农业乃至整个经济建设全局的大事。本文拟就河西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现状,加快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如何加快建设等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乌孜别克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一个民族,它散居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各城镇中。正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形成史一样,乌孜别克民族也是由原来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的许多流动部族发展而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定居在中亚细亚的花刺子模、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城市及其附  相似文献   

20.
松嫩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中部、西南部及西部地区,是我省粮食的主要产区,又是草原畜牧业基地。因此,充分发挥松嫩平原的自然优势,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关系,对实现我省农业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趋势世界农业经济发达国家的主要特征,就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并举。一般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50~90%,森林复被率达到30~60%。发展畜牧业的趋向,都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