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古代畜牧渔猎经济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由狩猎到畜牧业  在中国远古时期 ,由于农业不甚发达 ,先民的生活来源主要是依靠渔猎和采集植物 ,所以 ,有人把这一时代称之为“肉食时代。”① 随着社会的进化 ,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类逐渐摆脱了饮血茹毛的生活 ,野兽被家畜所代替。农业和畜牧的发明 ,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巨大飞跃 ,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但是 ,对于农业和畜牧业谁先产生的问题 ,至今人们的看法还未完全统一。东半球的农业 ,按照摩尔根的观点 ,是在畜牧业发明之后。当时人们种植谷物 ,是为了饲养家畜 ,马克思据此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  相似文献   

2.
试论辽代牧场的分布与群牧管理何天明中国古代北方各游牧民族,对适应于本民族生产特点的畜牧经济都十分重视。契丹族源于北方,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代便注重于对畜牧业的经营管理。统一北方以后,辽朝政权辖境内仍然呈现南粮北牧的基本经济格局。畜牧业在契丹部肢驻牧的...  相似文献   

3.
五凉时期河西人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汉唐间河西人口以五凉时最盛根据考古材料及文献中的点滴记载,河西很早就有了人类的足迹,并在走廊的广阔区域内从事畜牧业和农业活动。从目前已知材料看,可以肯定汉武帝在此设置郡县之前,由于河西地区的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只有少量的农业,而畜牧经济可以容纳的人  相似文献   

4.
游牧政权行政与军事一体化的畜牧业生产管理体制是元代以前各游牧民族生产和军事行政管理的特点.随着游牧民族社会的不断发展,还出现了较为科学的群牧式管理.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畜牧业的管理,大体经过了从无序到有序、从分散到相对集中、从习惯性较强到科学性较强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游牧民族聚居的游牧区 ,草原畜牧业在新疆历史最为悠久 ,历经数千年 ,经久不衰 ,是畜牧业的主体形式。但随着牧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传统草原畜牧业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经过 2 0多年的牧区经济体制改革 ,新疆近约 80 %的牧民实现定居、半定居。实践证明 ,游牧到定居是实现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必由之路。本文分析和探讨了游牧民族定居和草原畜牧业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草原畜牧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提出了加快和完善游牧民族定居 ,促进草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和农林部畜牧总局在成都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畜牧业经济理论讨论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初步探讨了我国畜牧业经济中一系列重大问题。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农业中互相联系、互相促进而又彼此独立的两个主要部门。畜牧业和种植业,同样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应当是我们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常英 《中文信息》2013,(10):188-18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的在逐渐走向崛起。中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农业的发展关顾我国的国计民生大计。畜牧业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畜牧兽医队伍的建设对于我国畜牧业发展至关重要。现如今,在我国的县乡等基层地区,畜牧兽医的队伍建设中任出现这一些问题。关于我国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些文章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四种主要的生计类型:游猎、游耕、游牧和农业。当上述四种传统生计方式被外力干预而出现不可逆情形的时候,重构一种变化了的新生计生态系统就不得不关注恰当的技术支持和促进文化整合。其中,地方族群的文化主体性地位的保持和尝试、寻找生计方式与文化心理上的转换时空是文化适应的最重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战国秦汉以来,我国北方逐渐形成了以“龙门—碣石”为界的农牧分界线。魏晋南北朝时期,农牧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由于各民族进入中原的时间略有不同,“汉化”的程度差异很大,再加上战乱,这一时期北方农牧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漫长而反复的过程。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雄踞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开始进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受到冲击,牧业开始向南推进;随着西晋的灭亡,游牧民族如潮水般涌入内地,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然而,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进入中原的游牧民族转而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又重新占据优势并向北推进。这种变化为隋唐时期北方经济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先祖。公元840年,在蒙古高原称雄近百年的回鹘汗国在内忧外患中覆亡,其余众大部分西迁至西域和中亚一带。适应于当地新的生存环境和发达的农业文明,回鹘由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草原游牧民族,转化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农耕民族。回鹘社会的成功转型对现代维吾尔族的形成和新疆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地理环境制约了雅典国家农业的发展。从量的角度看 ,雅典国家的农业在城邦社会经济生活中不据支配地位 ,难以维持城邦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从质的角度看 ,雅典国家的农业已在很大程度上商品化了 ,属商品经济范畴。因此 ,雅典国家的农业不足以说明城邦社会的农业特征 ,不足为论证城邦社会农业特征之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发展将呈现出七大趋势:民族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无法避免的重大问题:民族问题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城市社区将成为民族问题发展的基本单元;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成为民族问题发展的重要变量;少数民族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国际移民新群体的身影逐渐显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构将进一步走向深化.综合来看,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会出现大的民族纠纷.  相似文献   

13.
汉画中有关鹿的画面,可分为猎鹿和神鹿。猎鹿是汉代人对原始社会狩猎活动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反映;神鹿具有升仙工具、阴性象征及祥瑞象征的性质,与鹿的奔走、性情、生育特征、医药功能以及“物候历法”的作用密切相关。在鹿神话的基础上又形成了飞廉、麒麟、天禄等神话。  相似文献   

14.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诠释了二战后美国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反英雄"形象。霍尔顿追求生命的"本真",并有保护美好的愿望,但是他不具备英雄的气概和胆量,无法改变"非本真"的成人世界的虚伪和麻木,因此,只能在成长的不可逆转中矛盾挣扎,无法解脱。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灾荒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灾荒频发,死亡人数和惨烈程度在近代史上都是罕见的.这一现象的发生,除了该地区较为复杂的气候和地质、地理环境外,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则是农民的耕地不足与普遍贫困、频繁的战争、政治腐败以及鸦片的大量种植,导致西北地区百姓防灾、救灾能力低下.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确立共青团工作的一般原则包含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共青团工作自身作为系统的内部条件。二是构成共青团工作环境的作为系统的外部条件,即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8.
唐代小说落第士人的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屡屡落第,有坚持不懈而终成正果者;第二类是落第后,饥寒交迫漂泊他乡,甚至魂归异乡者;第三类是经受落第的打击后,归隐或甚至出家者。其中第一类主要出现在盛唐到中唐的小说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积极进取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后两类主要出现在中唐以后,特别是晚唐的小说中,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唐代走向衰败过程中士人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9.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20.
西藏是我国特殊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西部开发对西藏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应对西部开发,就必须重新认识西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