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略论中国人对澳洲的早期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洲人看来,澳洲是他们发现的。其实根据中国史籍记载,早在唐宋时期,中国人就对澳洲有所认识。最初中国人对澳洲的知识是通过与马来人和阿拉伯人的接触得来的,其中难免掺杂了道听途说的成分。随着海外交通的发展,中国人对澳洲的认识也从模糊到逐渐清晰。宋元时期,中国帆船远航澳洲海岸,与澳洲发生了直接的接触,对当地风土人情有了较为翔实的记载。史实表明,尽管郑和下西洋未到过澳洲,但是在郑和之前的遥远时代,中国人早已航抵澳洲大陆  相似文献   

2.
“最近咨询电话特别多!”陈女士在厦门一家房产中介工作,最近有很多人请她帮忙预约购买岛内房源。据了解,今年厦门年末楼市表现活跃。对此,不少业内人士感叹,“今年的厦门楼市很特殊”。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底,楼市调控的“新国五条”出炉,当日地产股大幅下挫,多位房产界人士感叹此次调控出了“狠招”,不过更多的人则认为,楼市十年九调,房价屡调屡高。如同前面数次调控一样,“新国五条”把“填空题”留给了地方。3月底4月初,许多地方对这道调控“填空题”给出了宽松的答案——楼市调控第N季轻柔落地。本轮调控将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4.
【文题设计】 一位中国留学生刚到澳洲时,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工作,然而招聘主管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这份工作没车是不行的。”为了这份工作,从未摸过方向盘的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四天后你开车来上班”,主管说。四天后开车上班,这位中国留学生做到了。他借钱买了一辆二手车,第一天跟人学开车,第二天摸索练习,第三天歪歪斜斜开着车上了路,第四天竟开着车去公司报到了。今天,他已是“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  相似文献   

5.
就在不久前结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发出了2012年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的声音。这让不少人对未来的楼市益发悲观,提出了楼市“寒冬论”。不过,却也有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们认为,目前已悄然放宽的金融政策,也许将是未来楼市的转机。那么,未来的楼市是究竞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相似文献   

6.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中国楼市调控总基调不动摇”,打破了某些对楼市调控将放松的“侥幸心理”,释放了政策在短期内不会转向、限购令在短期内不会取消的信号。不过,此次会议只字未提“房价合理回归、房产税扩容、增加土地供应、加快保障房建设”的控房价“四大杀手锏”,预示着未来调控政策加码的可能性不大,或有局部政策微调。在城镇化...  相似文献   

7.
易祥 《今日南国》2008,(7):44-45
近期,关于“中国房地产冬天的到来”和“中国楼市将出现拐点”的观点颇多,其中最关键、最敏感、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也就是房价问题。那么,2008年中国的房价到底是涨还是跌呢?  相似文献   

8.
教育发达 蜚声海外 凡到澳洲观光、旅游、采访、考察的人,都会伸出大拇指称赞这个国家教育发达。 据澳洲中文报刊披露资料:澳洲是全球“教育出口”的大国之一,教育成为该国五个“出口”效益最佳的行业。近十年来,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人数,逐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留学澳洲各大学、私立学院和中学的学生,80年代初为8000人,1998年增至15万人,增长了18倍多。这些来自海外的学生,为澳洲带来超过33亿元的收入,成了许多学校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9.
股市,一直跌;楼市,有点冷。2012年投资者发现,以往能顺利“生钱”的几个门道,似乎都不太奏效。股市和楼市,向来是中国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最受关注的两大元素,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人的存款更适合投资炒股,还是投资房产?  相似文献   

10.
《江海纵横》2005,(4):32-33
今年3月26日,国务院调控楼市“国八条”出台,至今已逾百日。百日博弈,“观望”的消费者与“死守”房价的开发商几近陷入僵持状态。楼市“死结”仍未解开。  相似文献   

11.
原绍峰 《社区》2014,(26):37-37
走在澳洲的大街上,只要迎面碰上澳洲人,不管识与不识,总会看到礼貌的微笑和友好的问候。这种问候很简单,无非就是“Hello(你好)!”或者“Morning(早上好)!”开朗活泼点儿的还会多加一句:“Howareyoufeelingtoday(你今天怎么样)?”老实说,刚来澳洲的时候,我还真不适应澳洲人的这份友好。因为在国内,我们习惯只跟认识的人打招呼。走在街头,我们一般是面无表情,目不斜视,很少会无缘无故面带着微笑的。  相似文献   

12.
“澳洲英语”,也称南太平洋英语,是指澳大利亚人所使用的英语.本文主要论述“澳洲英语”的教学模式及测试体系,认为澳洲英语教学模式及测试体系已日趋完善.中国的英语教学应不断地汲取这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测试手段,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短短的8个月时间中央政府出台了三轮的楼市调控政策,一轮比一轮严厉,地方政府也祭出楼市杀手锏。2010年4月17日中央政府出台“国十条”调控楼市,之后楼市进入了几个月沉寂;直到7、8月份楼市又出现上涨的苗头时,中央政府在国庆节前夕(2010年9月29日)又果断地祭出五道金牌,  相似文献   

14.
中央“坚持楼市调控政策不变”的声音犹在耳畔,然而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沉不住气了。2月7日,芜湖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楼市调控新政策,政府托市的痕迹十分明显,立即引起轩然大波。2月12日晚,安徽省芜湖市政府发文通知,暂缓执行楼市新政。今年首个变相救市的楼市新政短短三天就天折了。  相似文献   

15.
李沅 《金陵瞭望》2005,(4):9-11
2004年下半年,南京楼市的低迷让“崩盘说”在人们口中愈传愈烈。买了房子的,担心房子贬值,没买房子的攥着钞票等待抄底,一时间,南京楼市迷雾重重。  相似文献   

16.
赵雨润 《人力资本》2008,(10):13-13
上班的人几乎每天都在遇到“成本”这两个字。就工作而言,做市场的要弄清“营销成本”,管人事的要熟悉“人力成本”,搞财务的要明白“运营成本”,甚至连前台接待等行政人员也必须被要求心里有一杆秤,时刻注意办公用具的“使用成本”。就生活而言,炒股票的需面对“交易成本”,搏楼市的需了解“固定成本”,而大干世界中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经历着得到和失去“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17.
似乎从来都没有现在对楼市未来判断产生如此巨大的分歧,一线城市显现出价格与成交量回升的迹象,而温州楼市被腰斩的消息却又给人们展现另一种崩溃的现象。最近中国房地产市场陷人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一边是大城市楼市回暖。一边是中小城市房地产市场面临崩溃的格局,人们对于房地产的思路也陷人了很大的混乱。崩盘的传说与回暖的传说在地产江湖...  相似文献   

18.
盘点12月楼市数据的时候,就代表2010年已经过去。 这一年,两次楼市调控,两次加息,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年,到了年底,很多人还在问,“房价怎么还在涨”。  相似文献   

19.
6月,厦门楼市频频上演“日光盘”传奇。进入7月,“传奇”还在续演。真假虚实之间,耐人寻味。面对上半年厦门全市住宅成交18928套的成绩,7月以来,不少开发商把酝酿已久的涨价计划摆上了台面。厦门楼市真的回暖了吗?涨价是否只是开发商的一厢情愿?  相似文献   

20.
在楼市调控的大背景之下,“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或将不复存在,伴随着成交量的下跌、库存的加大以及资金链的紧张,开发商或将以价换量,将楼市带入折扣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