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崔致远这个名字,对于我国人民来说并不陌生。清初汇编的《全唐诗》、清末刊行的《唐襟百名家集》、《唐宋五十家集》,都收有他的作品。1934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和当代新编《辞海》作家条目,也将他的名字列为唐代著名文学家之一。崔致远的诗歌,不仅在数量上、艺术造诣上超过了在他以前的任何朝鲜诗人,而且以其明净简峭、秾丽深婉的艺术风格为百花盛放的唐文苑增添了异彩。因此,他在中朝文化交流史和朝鲜诗歌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声望。  相似文献   

2.
崔致远,字孤云,新罗末期时人,是其民族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个人文集的大学者、诗人,在华时期距今已有1100多年。本文分时期、按地名逐一叙述崔致远在唐宦途时期的事迹。  相似文献   

3.
朝鲜半岛与中国渊源极深。历史上,朝鲜人民用汉字写诗作文,与中国并无二致。朝鲜的汉诗,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之际箕子在朝鲜立国后,回访故国所作“麦秀”之歌。《箜篌引》《黄鸟歌》等为四言诗,沿用中国《诗经》的体式。其后,则与中国一样,流行五言诗、七言诗。新罗作为唐属国,前往长安求学的士子众多,汉诗兴盛,崔致远是其杰出诗人。  相似文献   

4.
崔致远是唐代最为杰出的新罗文人 ,留唐 16年中 ,他先后擢进士、寓洛阳、任县尉、入幕府 ,为中韩文化交流作出了极积的贡献。本文拟以中韩文献为依据 ,对崔致远的占籍与家世略作考索  相似文献   

5.
古代朝鲜一度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局面。7世纪中叶新罗灭百济、高句丽,统一半岛大部,形成新罗最盛时期,向9世纪则渐衰,至935年即为王建高丽所取代。新罗时期与唐王朝联系密切,入唐留学生甚众,其中崔致远汉诗写作取得重要成就,在中朝文化交流史上有极高地位。  相似文献   

6.
元代朝鲜族诗人李齐贤包文安,席永杰李齐贤(1288-1367),字仲思,号益斋、栎翁,是元代著名的朝鲜族诗人。他出生在高丽首都松京(今朝鲜开城市),其父李琪属于进步的两班文人,是“后耆老会”的组织者兼领袖。李齐贤从幼年时期,即受父亲影响,广泛阅读各类...  相似文献   

7.
崔致远是晚唐时来自友邦新罗的一位诗人,在中国唐朝生活、仕宦长达十六年之久.他以宾贡(异域贡士)身份荣登唐朝科第,并在淮南节度使高骈幕府刀笔为吏四年.首先阐释了宾贡的涵义,然后用翔实的论据证实崔致远不是"宾贡科进士".籍此对历来说法不一的崔致远的进士及第方式作一考证式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崔致远是韩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 12岁赴唐留学 ,仕宦溧水 ,就职淮南 ,在中国生活16年 ,东归新罗。他写下著名的《桂苑笔耕集》 ,流传至今。在数千年中韩文化交流史上 ,崔致远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人。经考证 ,崔致远入华年代是 86 8年 ,任溧水县尉在 876年 ,880年冬投淮南 ,884年初冬离开扬州东归 ,885年回到新罗。他创作的诗文集名 ,中山即溧水古称。桂苑是南京古代名苑 ,喻淮南。归国时 ,自扬州乘船 ,沿大运河北行 ,经过淮安入海。暂泊东海 (今连云港 ) ,到达山东乳山口。他在乳山度过春节 ,留下十篇诗文 ,是中韩文化交流宝库中一颗永放光彩的明珠。  相似文献   

9.
孤云崔致远     
孤云崔致远(857~10世纪初)是最后期新罗的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散文家,是朝鲜汉文学的“鼻祖”。生于新罗庆州一个中小贵族家庭。十二岁赴唐留学,十八岁及第宾贡科,二十岁任漂水县尉。二十五岁时为诸道兵马都统高骈的巡官。之后,由唐僖宗受承务郎侍御使内供奉职并紫金鱼袋。在中国的十六年间,曾出《中山覆匮集》(五卷)、《桂苑笔耕集》(二十卷)等著述,并写出很多诗和各种体裁的散文,而名传晚唐文坛。885年(二十八岁)回国后,历任侍读兼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等职,积极主张施政改革,并从事创作和著述活动。但目睹新罗社会已处于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就脱离政界,长期过隐遁生活。  相似文献   

10.
金朝奎原来是在满朝鲜诗人,解放后成为朝鲜的著名诗人。延边曾经是其文学创作活动地区.因此,他在中国朝鲜族文学史上应受到应有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11.
李奎报对中国唐代诗歌创作的文学成就论邹志远一、序论李奎报是朝鲜12世纪最重要的诗人,被当时文坛称为“唐李白”,名振海外,独步三韩。他不仅是高丽文坛的杰出诗人,同时又是高丽时代最著名的诗论家,其诗论主张中的“诗以意为主”,“意以气为主”,“诗贵新意”,...  相似文献   

12.
(一) 任晓远是当代有影响的朝鲜族诗人。三十五年来,他用沛然莫之能御的激情和独特的风格从事诗歌创作,已有五百多篇诗作问世。他的诗,特别是抒情诗,在朝鲜族读者中影响较大。广大的朝鲜族读者尊敬地称他为情思绵邈的抒情诗人。的确,凡是读过他的诗、特别是抒情诗的人都有共同的感觉:他,长于抒情。他的抒情诗,情真意切,雄桀伟美,感人良深。  相似文献   

13.
统一新罗时期的宾唐进士崔致远在淮南幕府期间代上司高骈所写的3篇应天节斋词,表达了对唐僖宗生日的祝福以及叛乱得以平息、天下归于安定的祈愿,反映了唐代淮南地区崇道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风气,也体现了崔致远较为深厚的道教修养和忠君报国情怀.同时,这3篇斋词又具有骈俪工整、语言典雅、善用典故等特点,文学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据唐代文学家杜牧《张保皋郑年传》一文,曾记载两位新罗青年来徐从军的故事。现在的韩国,当年称新罗,亦称斯罗鸡林,居朝鲜南部三  相似文献   

15.
金哲是蜚声当代诗坛的朝鲜族优秀诗人。他的诗始终关心着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敏锐地感受着时代脉搏的跳动,又大量地溶入了朝鲜族特有的情感、思维个性、审美情趣和精神气质,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为新诗反映朝鲜族的民族生活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充满着对国家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然而现其一生,却又极其不幸。他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二年应博学宏词试登科,改授记水尉。二十五年秋获罪被摘岭南。二十七年通赦北返。二十八年归至长安,被任命为江宁丞。后于天宝六年又以所谓“不护细行”的罪名再贬为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直至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中,他离开龙标,避乱至江淮,不知因何触讲演州刺史间丘晓,竟被其所杀。惜乎史书中对于王昌龄的记载寥寥,我们很难明了他屡次遭贬、终身落魄的真实原因。幸而他的许多交…  相似文献   

17.
朝鲜新罗时期诗人崔致远及其作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崔致远所处的时代崔致远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新罗逐渐趋于崩溃终于在半个世纪后为高丽王朝所替代的时期。新罗当时的社会特征是: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加速进行,对农民土地的掠夺日益疯狂,商业和高利贷的进一步发展,加深了对农民的剥削,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削弱。急剧贫困、挣扎于饥饿线上的广大农民纷纷举起了义旗。八九一年,弓裔联合了北原梁吉的起义军,以铁原一带为中心,起来反抗封建新罗政府,并于九○四年建立了摩震国(即后来的泰封国),建都铁原。此外,八九二年甄萱在完山起义,并于九○○年建立了后百济。在这种情况下,新罗统治阶级根本不顾生灵涂炭、哀鸿遍野,仍然沉  相似文献   

18.
试论朴齐家对清代文学的批评金哲著德铭译朴齐家(号楚亭,1750———1805年)是朝鲜18世纪后期著名的实学派思想家和诗人。他曾4次赴燕京(北京)。在滞留中国期间和回国后,曾同清代文人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人数达100多人),其中有翁方纲、罗聘等著...  相似文献   

19.
“南永前图腾诗与图腾文化的重构”研讨会于6月22日在我校举行。南永前是我国著名的朝鲜族诗人,已出版诗集13种,文集4种,译作3种,多次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奖。他用了10多年的时间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研究中华各民族特别是朝鲜民族的原始文化,并以诗人的感觉对种种图腾文化加以形象的把握,写成了别具一格的42首图腾诗,即将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他在20世纪90  相似文献   

20.
崔致远,晚唐时新罗人,以“仰慕西学”,12岁只身如唐。在唐遍求名师,中进士第,任宣州溧水尉,又为淮南节度高骈巡官。后归国。致远留唐凡17年,著述颇丰,对中国传统儒学和文学具有深刻研习和理解,是唐与新罗学术文化交流中第一人。崔氏著作,除《桂苑笔耕集》外,多已佚,故不为世人留意。本文据韩国近年影印之《崔文昌侯全集》,对崔致远生平经历作了备细考述,并对崔氏《桂苑笔耕集》版本源流、佚文、佚诗情况,作了大致考察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