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中心任务的转移和市场经济的推进 ,我国农村村落权力结构正在快速分化。村落体制性、内生性正式权力和非治理精英、家族等非正式权力在村落权力平台上竞相表演 ,形成互动 :体制性权力威力犹存 ,内生性权力内含生机和活力 ,非正式权力经常地向外张扬 ,干涉正式权力。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农民流动的不彻底性浅议卢福营1农民流动是指农民的社会位置变动。在社会层面上,它表现为农民在不同的行业、地域和单位间的流动,其实质是社会结构的变动。现代化过程中的农民流动,主要地是指农民由农业向非农业的职业流动和由农村向城市的区域流动,以及相伴发...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可是,许多城市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倾向于实行阻碍农民进城打工的"抑制政策".这种抑制政策具有很强的违规性、片面性、狭隘性和盲目性,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所以,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的关键角色--政府,应努力消除一切阻碍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因素,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引人注目的社会经济问题,学术界对此进行了专门论述,本文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现状和对策分析。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呈现了一派新气象,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开始从土地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并逐步向城市流动。这些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流动,是一种水平的社会流动,即广大农民在不改变社会地位的前提下,变更了自己的居住地点或职业。我国  相似文献   

5.
黄天弘 《南都学坛》2008,28(5):114-116
实现农村现代化,关键性的问题是人的问题。没有农民"人"的现代化,就没有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制约培养新型农民的因素,使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处于一个艰难的历程。解决新型农民问题,要从社会大环境出发,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出发,从不同地区出发,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实际目标。只要长期不懈地推进新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农民"人"的全面发展,农村现代化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民工潮”现象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工潮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改革深化的过程发展起来的农民和农村人口的临时性的机械迁移,是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新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机制运行引发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从另一种视觉来看,民工潮包含的两个社会流动过程涨潮(农民从农村向城市流动)是一个下降的社会流动过程,而落潮(民工回乡)是一个向上的社会流动过程.民工潮是增强我国农村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对我国城乡的稳定发展也有特殊的积极意义.对民工潮的疏导是长期性工作,除了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乡镇经济发展,让农业剩余劳动力尽量就近转移外,政府的服务工作和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大量农民以非户籍迁移的方式进入城市务工。这种大规模的非户籍迁移性质的人口流动给留在农村的农民和外出务工的农民的政治权力行使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首先分析了农村人口流动给农民政治权力行使造成的挑战,进而提出农民政治权力保障应遵循的实效性原则、便利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最后从农村村民自治制度调整、农民行使政治权力的方式和外出务工农民在务工地政治权力的保障三个方面探讨了农民政治权力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区外部权力结构:演进与现代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农村外部权力结构的发展经历了“二元——一元——二元”阶段的演变,文章以农村社区外部权力结构为视角,以国家行政权力和农村社会权力为分析工具,探讨了我国农村权力结构的这一演变历程及其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合理重塑农村社区权力结构的关键环节:政府治理理念和职能的转变,农民自治意识和自组织能力的提升,以及制度建设的完善和权力的制衡。  相似文献   

9.
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农民进城务工,更是我国现阶段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民工经济"一头连着农村经济,一头连着城市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战略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所以,外来农村务工人员的生存和发展对社会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和转移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变革之一。伴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在城市与农村之间频繁流动,农民的生活空间、社会交往面不断扩大。受社会环境、客观现实、主观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原本处于常态的婚姻家庭状况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的出现,实质上是中国农村社会婚姻家庭问题的一个缩影。我们在关注农村经济问题的同时,也要妥善处理好农民在城乡生活方式对撞下的婚姻家庭问题,以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安定与秩序,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建立正常的农村社会秩序不仅是我国经济活动和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有效的社会控制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农村社会秩序实现控制的主要途径是人民公社制度强有力地政治控制并辅以社会道德规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发展模式,人为地把城市与农村分开,不准农民进城,没有城乡间的人口流动。甚至不准农民发展非农产业,连养鸡、养羊都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尾巴”而割掉了。在乡村管理上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的体制。那时的农村没有职业分化,当然,也没有阶层的分化,大家一律是种地的社员。在人…  相似文献   

12.
户籍管理将走向人口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主要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作用,使中国社会形成了一种被社会学家称之为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结构形态,它把整个社会一分为二:城市和农村,工人立农民,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他们分别被纳入到不同的制度和体制之中:工人和城市人被纳入到国家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之中,亭受着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的一切方面的优惠待遇;而农民和农村入则被排除在这个社会保障制度之外,自己负责自己的劳动和生活。这就从根本上使工人和农民,城市人和农村人具有不同的身份和待遇,从而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经济发生…  相似文献   

13.
农村现代化中的社会转型和农民观念转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农民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权力崇拜意识、平均主义、家族观念还有一定影响,从而制约着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创造性发挥。因而,必须引导农民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法制观念、科学观念,使农民实现从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运用行政权力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分配而人为形成的一种"准身份"制度性安排。受户籍制度的制约,社会成员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规模庞大的农工两栖人。徘徊在城乡之间、职业工人、身份农民是农工两栖人的显著特征。在城市化进程中,根据城市类型和区域差异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改革附着于户籍上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构建城乡统一的新型资源配置体系,同时适时调整政策输出,保护弱势群体,不失为推进农工两栖人由农民向城市产业工人身份转换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农村养老问题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由于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农民的思想观念及组织程度等多方面与城市存在着差距,这客观上决定了农村和城市养老模式的不同.通过对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概念的区分及结合对我国农村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实考察,文章认为双元养老模式是我国农村养老的最优选择,现阶段应着重提高家庭养老的保障能力,同时积极采取措施促使向社会养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正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孙宪忠:《中国农民"带地入城"的理论思考和实践调查》指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其附属使用权,是我国农民的重要财产。在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今天,如何处理好"进城农民"的"地权"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传统的由国家征收农民土地,同时转换农民身份为城市人身份,并给予城市社会保障的"三费一补"做法  相似文献   

17.
《民工》完全是站在农村、农民、农民工的立场看待、研究农村、农民、城市、城市人,以农村、农民、农民工的感受演绎故事。电视剧采取追踪的手法,从农村到城市,全景式地展示了农民在黄土地上的原生态、从农村移居城市成为农民工的再生态。《民工》从农民工的视角表现农民工,以农民工的思维思考、表达农民工问题,是让人能够进入故事中心的关键,也是电视剧震撼灵魂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参与能力,就需要改变农民的思想意识,提高他们的素质,因此就迫切需要对他们实施补偿性教育。对农民实施补偿性教育,要着眼于农村成人职业教育以促进农村产业的技术升级,促进农民向具有从事现代农业生产能力的新式农民转化,并不断提高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吸附力;使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实现结构性社会流动,促使进城的农村劳动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提升其就业层次,帮助他们最终实现身份改变和人格转换,成为真正的城市人。  相似文献   

19.
赋权扶贫:农民贫困问题解决的新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农民贫困问题依然存在是由于我国农村基本建设能力、社会政策、社会发展战略等客观条件造成,这些客观条件最终是对农民权力的压制或剥夺.因而必须赋权于农民,让农民有更多的自我发展与自我管理的权力.我国目前在部分地区试点开展的以赋权为核心的扶贫模式是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新出路之一,这种新模式是体制调整、制度改革、社会环境改善和农民自身增权的复合体.在探索这一模式时要注意形成制度化与做到真正的分权化.  相似文献   

20.
“民工潮”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高峰时期的一种指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市和乡村的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业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