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湄 《学习与探索》2007,(4):216-219
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史学没有理论,相对于西方史学的解释性特征而言,中国古代史学只是以叙事见长。显然,这是并不十分了解和熟悉中国史学遗产所致。事实上,仅在历史理论方面,如天人关系、大一统思想、古今之变、历代兴亡之论、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认识、英雄与时势关系等诸多方面,中国古代史学都有着丰富的理论遗产。因此,研究和总结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中国史学的思想内涵和历史底蕴,而且可以使中国史学从不同的方面更多地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从中国历史发展演变进程这一维度,阐释和揭示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基本问题,期望能对进一步提高中国史学的自身品格有所启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史学没有理论,相对于西方史学的解释性特征而言,中国古代史学只是以叙事见长。显然,这是并不十分了解和熟悉中国史学遗产所致。事实上,仅在历史理论方面,如天人关系、大一统思想、古今之变、历代兴亡之论、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认识、英雄与时势关系等诸多方面,中国古代史学都有着丰富的理论遗产。因此,研究和总结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中国史学的思想内涵和历史底蕴,而且可以使中国史学从不同的方面更多地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从中国历史发展演变进程这一维度,阐释和揭示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基本问题,期望能对进一步提高中国史学的自身品格有所启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李珍 《学习与探索》2007,(4):213-216
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史学没有理论,相对于西方史学的解释性特征而言,中国古代史学只是以叙事见长。显然,这是并不十分了解和熟悉中国史学遗产所致。事实上,仅在历史理论方面,如天人关系、大一统思想、古今之变、历代兴亡之论、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认识、英雄与时势关系等诸多方面,中国古代史学都有着丰富的理论遗产。因此,研究和总结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中国史学的思想内涵和历史底蕴,而且可以使中国史学从不同的方面更多地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从中国历史发展演变进程这一维度,阐释和揭示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基本问题,期望能对进一步提高中国史学的自身品格有所启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史学没有理论,相对于西方史学的解释性特征而言,中国古代史学只是以叙事见长。显然,这是并不十分了解和熟悉中国史学遗产所致。事实上,仅在历史理论方面,如天人关系、大一统思想、古今之变、历代兴亡之论、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认识、英雄与时势关系等诸多方面,中国古代史学都有着丰富的理论遗产。因此,研究和总结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中国史学的思想内涵和历史底蕴,而且可以使中国史学从不同的方面更多地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从中国历史发展演变进程这一维度,阐释和揭示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基本问题,期望能对进一步提高中国史学的自身品格有所启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史学没有理论,相对于西方史学的解释性特征而言,中国古代史学只是以叙事见长。显然,这是并不十分了解和熟悉中国史学遗产所致。事实上,仅在历史理论方面,如天人关系、大一统思想、古今之变、历代兴亡之论、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认识、英雄与时势关系等诸多方面,中国古代史学都有着丰富的理论遗产。因此,研究和总结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中国史学的思想内涵和历史底蕴,而且可以使中国史学从不同的方面更多地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从中国历史发展演变进程这一维度,阐释和揭示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基本问题,期望能对进一步提高中国史学的自身品格有所启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西方史学中中世纪概念的产生,代表了人文学者与过去决裂的决心。有西方学者批判中国传统史学缺乏"对过去的感觉",尽管这种观察看到了中西史学的明显不同,却存在严重的误解。中国古代正史中确有表述历史分期的词语,却没有与"中世纪"相对应的强烈否定过去的概念。封建与郡县之别被中国古人赋予丰富的政治道德意义,并由此在先秦和秦以后划分了一条古今有别的鸿沟,秦及秦以后的历史被视作是同质的。西方历史观念东渐,秦至清的漫长时段自然地被比拟为中国的"中世纪"。  相似文献   

7.
<正>在专注于书写精英男性的古代史学中,女性群体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地方,女性群体被称为是"失语"的群体。而见于正史中的女性形象,又大多是男性用于对女性的教化而记录,因而她们的历史,也往往被认为是由男性构建出的历史。由此,中国古代的女子在历史上的真实样貌,被盖上了层层神秘的面纱。20世纪初,由于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增强和西方史学由传统史学向新史学的转变,历史  相似文献   

8.
刘爽 《学习与探索》2003,(3):127-132
20世纪中叶 ,伴随着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 ,西方史学出现了重要转折 ,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历史学的多元走向。在当代西方史学的演进中 ,这一趋势直接表现为历史研究领域的扩大、新的史学分支学科的纷纷建立、史学理论的更新和历史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等等。这是建立在当代历史思维基础上历史科学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 ,对于批判地继承传统史学 ,确立 2 1世纪史学发展新方向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中国与西方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差异。认为:中国史学从萌芽时起就是以“王官之学”的面目出现的,编纂史书、撰写实录几乎一直受到朝廷的严密控制;在西方,史学则萌芽于古希腊的民间诗人和纪事家,基本上可称为“私学”。这种不同的萌芽与开端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中西方古代史学的发展模式及其价值取向。由于中国史学完全是为巩固封建王朝的挽治秩序服务的,因此具有明显的褒眨惩劝、资治垂训的封建伦理化倾向,过分强调“直书”和“实录”而缺少理性的思索和分析。而西方史学则更多地表现出“求真”和“探索”精神,注意对历史事件本质的揭示和规律性的认识,从而使古老的历史学有可能发展成为历史科学。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文化史观及其所受西方史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很重视对文化史的研究,并由此形成其文化史观。其文化史现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他借鉴西方史学思想的结果。在这方面对他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是西方19世纪后半叶以来的文化史现派以及19世纪以来的民族主义史学思想。他重视对国民全体史的研究,倡导从社会文化的全方位考察历史以及始终致力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整理发扬等,都同这种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1.
《学问》2010,(2)
辽金史学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辽金史学的研究,近六十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综合研究还是某一具体方面,如修史制度、史书与历史文献、史官和史家、历史思想和史学思想等,都有可观的成就。这些对学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认识辽金史学和辽金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年鉴学派是享誉当代西方乃至世界史学领域的重要史学流派,在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总体历史理论。这一理论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从而成为年鉴学派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3.
日本古代的史学,主要受中国史学影响。其中,儒家的修史观对日本古代史学的影响,尤显深广。其影响主要表现为鉴戒史观和正统论。一以历史为治者鉴戒,将伦理道德作为历史评价的主要基准,这是中国儒家修史宗旨与历史价值判断的特色。孔子说自己“信而好古”(《论语·述...  相似文献   

14.
陈雪阳  李桂芹 《社科纵横》2005,20(1):123-124
元末明初 ,横空出世的《三国演义》可谓中国古代历史演义中的一朵奇葩。其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也称《三国志演义》 ,是元末明初的历史小说家罗贯中在参照正史的基础上 ,对长期流行在民间的历史传说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 ,其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价值论述者极多 ,成绩斐然 ,但终究是将其作为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鉴于此 ,我们大胆地将其列为我国古代历史通俗化的典范模本 ,尝试从史学角度出发 ,大量运用史料虚实上的统计数据 ,并结合史学的通俗化、普及化和大众化问题 ,去挖掘它内在的史学价值 ,以求探索出一条新的且行之有效的历史普及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试论南宋浙东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东是中国史学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史家辈出,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对南宋浙东史学的研究,尚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试论南宋浙东史学》一文,系统论述了浙东史学的历史渊源及南宋浙东史学的分支、特色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史料翔实,立论也有新意。  相似文献   

16.
柯林武德在《历史的观念》一书中提出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理论,是当代西方批判的历史哲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本文将这一史学思想放在近现代西方史学发展的坐标轴上进行此照性剖析,并揭示了这一思想所蕴含着的深刻意义,既历史学家所研究的过去在某种意义上是目前依然活着的过去;历史学或历史思维的确切对象就是思想;历史学家研究的方法在于主体与对象沟通,是一种过程性的思想对话等等。由于柯林武德这一历史哲学体系对于史学认识论作了系统、深刻的研究,因此这一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建构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史书编撰与1980年以来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二战以后西方史学编撰的两大支柱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历史研究两大支柱的批判.通过这些批判,西方史学界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关注群体到关注个体,从宏观史学到微观史学的转向以及对历史事件研究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论西方古代文化从希腊多神教向基督教的转化·赵林·基督教作为一种高级宗教虽然产生于公元之初,但是构成其核心和灵魂的彼岸意识与唯灵主义,却早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就在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土壤中孕育滋生。尽管基督教的圣教历史、律法道德部分来自于犹太教,但是它的基...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贡献叶建华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毛泽东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一生阅读和研究过大量的历史典籍,他更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论作出过深刻的阐述,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中国古代近代社会历史、革命史和中共党史...  相似文献   

20.
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主体.中国古代史家认识到历史人物的多样性,在史书中设置了专传、合传、类传等传记形式,用以反映历史人物的这一多样性特点,并从不同侧面认识到他们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进而阐述了评论历史人物的社会意义.这些构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