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古典文学名著。 传说古代有个国王,他每天娶一个女人,第二天就把她杀死。勇敢的女孩山鲁佐德为了救女人们,自愿嫁给国王。晚上她给国王讲故事,天亮时讲到关键处就中断了。国王为了听完故事,舍不得杀她。这样,  相似文献   

2.
追着幸福跑     
芭芭啦 《可乐》2008,(10):29-29
她已经是天津曲艺界的腕儿时,他还在"北漂"。那些日子里,他说一场相声五元钱,舍不得坐车,走大半夜才能到家,脚磨出泡。他爱上了满是光环的她。对她的爱慕成了他灰色生活里的闪光点。他大胆地要了她的  相似文献   

3.
谈恋爱时,他和她还贫寒。她去做家教,他不放心,去找她。路上,他买了一盒冰淇淋,是她喜欢的口味。可是,如何把冰淇淋送给她呢?他只知道她做家教的大致位置,不知具体在哪家,也没有别的联系方式,怎么才能找到她?  相似文献   

4.
慈母手中线     
薛弢 《山西老年》2008,(8):23-23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开始是不会做针线活的。她出身于地主家庭,外祖父是个开明地主,不但让儿子读书,还送两个女儿进男女混开学堂就读;因为舍不得痛  相似文献   

5.
从小,他就觉得母亲特庸俗,特土。家里算是有钱的,她却从来都舍不得买好衣服穿。平常去买菜,常常为了一角钱和人家争得面红耳赤。记忆中,母亲只有遇见  相似文献   

6.
内在美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名叫哀骀它的人,他的容貌虽然很丑陋,可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非常喜欢和他交往,相处亲近随和,舍不得离去。有一些女人甚至说:"与其做别人的妻子,还不如做他的小妾。"  相似文献   

7.
无耻的种类很多,埋怨便是其中的一种。 我小时候有一个邻居玩伴叫立立,他三岁的时候,爸爸得癌症去世了,是他妈妈一个人守寡靠着在街道小厂做工养活他,妈妈怕孩子受苦,自己舍不得吃,给孩子吃,舍不得穿,给孩子穿。可立立总是跟他妈妈埋怨,自己怎么就没有一个当官挣大钱的爸爸。  相似文献   

8.
2008年冬,长宁区仙霞社区学校的日籍“外教”老师北泽麻子女士面临—个两难的选择:丈夫奉调回国,按例她必须随同一起回日本,可是她在仙霞社区学校任教的课程尚未结束,她舍不得社区教育中的那份师生情。  相似文献   

9.
《可乐》2006,(2)
她是知道他有了外遇的。她一直忍着,因为说了半天,还是舍不得,十年恩爱,怎么能说断就断?何况,她了解他,他只是一时迷惑,她知道,他放不下孩子和家,他心里应该装着她,生生死死都经历过,他不会轻易放下她的。那年,她患乳腺癌,提出了离婚,他抱紧她:"不,我要你,生生死死在一起。"她扑入他怀中,从此发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她都要永远和他在一起……即使他有了外遇,即使她知道他在骗她。那天,她回家,看到他的车,车中,坐着那年轻美丽的女子,他们下了车,一前一后进了自己的楼道。她躲在树后泪流满面。她可以上去捉奸,但她知道她上去就全完了,甚至他和她都要崩溃!她掏出电话打给他:"亲爱的,来接我啊,我们一起接孩子。"她听得出他电话里的慌张,这是  相似文献   

10.
她和他的相识没有任何浪漫色彩。他在一所大学门口的一家小吃部里当厨师,她高中毕业后,从乡下来到城里,在他做厨师的那家小吃部做了服务员,三个月后,他们便在老板娘的撮合下订了婚。  相似文献   

11.
她回家,把36号的衣服都打包寄给了她的表妹,她知道她再也不会穿了。做胡杨的女朋友他一定要把她喂得饱饱的。这是他所理解的爱情,踏实、温暖、充满人间烟火味。  相似文献   

12.
那时的爱情     
杜伟伟 《可乐》2010,(8):46-46
那年,在街道举办的一次舞会上,他轻声问她:“可不可以做个朋友?”没等她回应,他的脸已红到耳根。出于少女的矜持,她拒绝了,眉目含情的回眸,也被他在失落的情绪里忽略。  相似文献   

13.
她摆的不过是一个分手的姿态,她想要他说别离开我。可他却说,我能给你的,只有身体和爱,我们做情人吧!  相似文献   

14.
母亲种菜     
《社区》2007,(2)
我接母亲进城跟我们一起生活,离开乡下时,母亲最舍不得的就是菜地。能带走的都带走了,望着她的菜地,母亲一脸的舍不得。  相似文献   

15.
不做情人     
8年后,在曾经一起生活的城市,她又遇见了他。彼时,她刚刚结束了漂泊在外的生活和一段短暂的婚姻。而他,却刚刚做了父亲。  相似文献   

16.
一 他辍学那年还未满十七岁。没有办法,实在念不下去了,几乎每日都央求着她,不要再逼他去读那些甲骨文,做那些天文算术题。他说,自己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她是他的母亲。起初,她会愤恨地骂他不争气。后来,再不骂了,大抵是绝望了,便由着他,爱怎样就怎样。  相似文献   

17.
吴镕 《老友》2013,(9):19-19
我外婆去世50年了。她一辈子未能享到福。小时候,因我过早丧父,在无锡的一段时期,外婆做针线活养我。她没日没夜地为人家缝补。不仅如此,她还为我纳鞋底,补衣裳。她是合肥人,喜欢将我们几个出生于苏南的兄妹称为"小蛮子",嘱咐我们好好读书,将来好自立。有时人家送来一两个咸蛋,她都舍不得吃,要留给我,说是"小孩子要补脑子的"。她妹妹也就是我的姨婆婆,也在无锡做散工,就是为人家倒马桶、搞卫生,类似今天家政服务的钟点工。姐妹俩年轻时据说是合肥的美  相似文献   

18.
何日君再来     
午餐时,他在人群里看到了那个瘦小的女孩。那女孩子看上去不过是个高中生的样子,他问身边的人:她是谁?身边的人答,她是渔,二十四岁,刚到这家企业做人事助理。渔,他在心中轻念一遍,埋头吃饭。以后偶尔在电梯间相遇,他都会格外留心那个女孩子,是的,她的名字叫渔。  相似文献   

19.
二姐哭哭啼啼地跑回娘家向母亲诉苦,要和二姐夫离婚。她说二姐夫工作不上进,爱乱花钱,不做家务。不带孩子,种种罪状听得我替二姐不值:这世上那么多的好男人,怎么偏偏她就遇上一个不好的呢?于是我也忿忿地说:“和他离!以二姐你的条件,完全可以找到比他更好的!”  相似文献   

20.
温暖的地铁     
那年,他和她,因爱情留在了北京。如果不是她,他可以回家乡做一个公务员;如果不是他,她可以回老家做一名中学教师,但为了爱情,他们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