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欧.亨利式的结尾"作为"欧.亨利笔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享誉世界文坛。从文学接受的视角,对"欧.亨利式的结尾"的艺术功效做一些初步探索有利于深刻而准确地把握欧氏笔法。  相似文献   

2.
欧·亨利(1862—1910)是本世纪初崛起的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他的声望及之作品之影响,远远超出了美国本土,在现当代欧美文坛,欧·亨利的崇拜者和模仿者数不胜数。至今,在我国还有不少读者和评论者对他们作品推崇备至。欧·亨利所以被称为“现当代美国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主要是因为他的小说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性,对资本主义社会揭露得淋漓尽致,并且有力地鞭挞了美国社会的弊病;在艺术手法上,他的小说构思巧妙,语言幽默诙谐,结尾犹如电光一闪,瞬间就把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展现在读者眼前,使人们在惊愕之余,还久久沉浸在对作品的回味之中。他的作品琳琅满目,人物众多,涉及的社会生活画面较为广阔,对于观察和研究本世纪的美国社会,着  相似文献   

3.
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中,他用幽默风趣、轻松活泼的语言刻画了很多女性人物,她们身处金钱万能的时代,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和贫穷的困扰,仍顽强、积极、乐观地坚持着.她们对待爱情的执著和奉献令人感动,尤其值得当代读者深思.但她们往往缺乏反抗精神,一味地忍耐,无法摆脱堕落或毁灭的命运,这也正是欧·亨利作品的局限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个性是创作的生命。尽管莫泊桑和欧·亨利同是短篇小说大师,都以布局的精致巧妙而著称,但他们在创作上却是各自发挥他们独有的艺术魅力,显示出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风格,两人的创作,无论是从情节的设置、结尾艺术,还是叙述方式等方面,在有着外在相似性的同时,还有着内在的相通与相异。  相似文献   

5.
"欧·亨利式的结尾"来源于其匠心独具的限知视角。其一,"选择性全知"模式:叙述者选择性地限制自己的"观察之眼",从而不露痕迹地造成特定情节的"叙述空白",为骤然突转的故事结局预设下至关重要的伏笔;其二,"人物有限视角"模式:叙述者时常用人物的眼光替代自己的眼光来聚焦,增强故事的悬念感和戏剧性。限知视角所营造的文体效果促成了"欧·亨利式的结尾"艺术。  相似文献   

6.
语用预设根据言语和语境可分为规约性预设和非规约性预设。小说交际主要通过人物语言和描述性语言实现。在小说中,规约性预设主要由人物语言触发,而非规约性语言主要由叙述性语言触发。本文从语用预设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的人物语言和叙述性语言,揭示了欧.亨利娴熟的预设使用技巧对其作品"欧.亨利式结尾"的贡献及其对读者成功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享誉世界文坛。他的短篇小说一个非常明显的艺术特色 ,就是很善于运用反衬手法 ,产生非常突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论欧·亨利短篇小说艺术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欧·亨利部分代表性作品的分析,阐述了其构思艺术的三大特征:短篇小说传统构思方式的富于独创性的继承;戏剧性表现手法的借鉴与应用;文艺美学原则的鲜明体现。指出欧·亨利短篇小说艺术构思的本质特征就是对“新、奇、巧”的刻意追求。  相似文献   

9.
欧@亨利,美国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其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其短篇小说巧妙的构思、夸张和幽默的文笔、生动的人物形象的赏析,意在领略他的艺术特色和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0.
欧·亨利短篇小说以人性作为主题,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欧·亨利小说一方面歌颂人性美,一方面批判违反人性的假丑恶。在这些表现人性主题的篇章中,作家把二者巧妙地揉和在一起,两者映衬,强烈对照,使作品显示出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从《爱的牺牲》和《麦琪的礼物》评欧·亨利的艺术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亨利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正是美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走上帝国主义阶段的时期,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腐朽的社会制度、残酷无情的竞争和贪得无厌的榨取,扼杀、扭曲了人类的情感。欧·亨利早年丧母,一生多舛,饱经风霜。来自社会低层的欧·亨利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其独具特色的创作手法写出大量优秀作品,作家笔锋直指资本主义的缩影——美国大城市。因为“在大城市里人性丧失得最快”。大城市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在这个美圆世界,集中了人间一切丑恶,它所暴露的一切,莫不是违反人性的观点。城市的舞台,使作家目睹了美圆世界…  相似文献   

12.
同契科夫、莫泊桑齐名的美国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幽默的语言、深刻的人性刻画及画龙点睛式的结尾均迥不犹人,特别是其小说结尾往往能出人意料而又令人折服。文章从拨云见月、柳暗花明、曲径通幽三个主要方面概括其结尾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亨利·米勒是备受争议的美国当代作家.他在绝大多数作品中向人们展示的都是他的一个侧面铁齿铜牙的"文化暴徒".但在<大瑟尔>中,他却让读者看到了他的另一个鲜为人知的侧面"爱心慈父".从"文化暴徒"和"爱心慈父"两个不同的侧面解读亨利·米勒会使人们对这位文学巨匠有一个更客观、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乔治·H·W 布什政府执政时期,恰值冷战行将结束进入欧盟时期.美国把对“欧洲战略”中的欧洲一体化政策进行了调整,这样美国对欧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试从政治、经济及货币等几方面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15.
曾诣 《肇庆学院学报》2010,31(6):43-46,72
欧·亨利在其短篇小说《二十年后》中运用巧妙的艺术构思和表达技巧,描述了一对好友鲍勃与杰米,一个是有着人性真的一面却又是可恨的罪犯;一个是徘徊在正义与友情之间难以抉择的警察。欧.亨利借着鲍勃和杰米所代表的人物形象及人性矛盾,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社会文明中人性的扭曲提出了控诉。  相似文献   

16.
欧·亨利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他写作和生活的时代正是美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高速发 展的上升期。经济领域的变革深刻地影响到了文学艺术领域。个人化的文艺创作被挟裹进了社会商品生产的滚 滚洪流中,转变为流水线式的艺术生产。文艺作品在大众传媒的传播交流中成为商品,表现出强烈的商品性。而 作家一改传统的生存和写作状态,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了艺术生产的流水作业中,成为以写作谋生的职业作家。 美国作家欧·亨利一生正处于这场意义深远的变革之中。他的创作、生活非常典型地说明了:作家、作品是艺术生 产体制、文化工业和大众传媒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创造作家、作品的是经济文化体制而非人自身。  相似文献   

17.
美籍印裔女作家约帕·拉西里是美国小说界的一颗新星.她的小说构思巧妙,结构精致,描写细腻生动.通过讲述印裔移民的生活,她揭示了众多小人物身上普遍存在的"病":沟通障碍.  相似文献   

18.
欧·亨利是美国二十世纪初期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有趣而又意味深长 ,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现实。作者以其独特的写作方法而在美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欧·亨利(1862—1910)以他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的作品,独树一帜,脍炙人口,成为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之一。近二十年来,日本作家星新一(1926年出生)从事短篇小说创作,(其中大量是超短篇小说)以他“短小、新奇”的作品大大开拓了日本文坛超短篇小说的新领域。欧·亨利与星新一,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东方,他们所处的时代、生活的经历、创作的内容、运用的技巧各自不同,而他们的作品为什么能产生同样巨大的艺术魅力,震憾无数读  相似文献   

20.
《梅西知道什么》是亨利·詹姆斯于创造生涯中后期完成的一部以儿童心理成长为题材的小说,由于这部小说是亨利·詹姆斯探索人物心理描绘的实验性作品,其写作风格较之以前的以现实主义为主的代表作有着明显的不一样.该小说曾被研究亨利·詹姆斯的学者看作是开启了其后期写作风格的转折之作.本文主要从作品的表现主题和创作技巧两个方面对《梅西知道什么》所体现的现代主义特征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