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浩然  孟醒 《统计研究》2014,31(9):44-50
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以及人口老龄化引起了人们对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激烈讨论。作者根据全国27个地区1980~2011年的面板数据,在横截面存在相关性的情形下,运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方法,定量考察了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城镇职工工资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尽管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仍然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2)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对于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会刺激人口出生率的提高,但后者会降低人口出生率,且影响程度比前者大。3)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根据以上结论,作者认为放松计划生育政策不会引起我国人口数量猛增,反而会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人口规模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下和特定地域的人口总量。人口规模的大小不但影响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影响就业等其他社会经济问题。研究适度的人口规模是研究就业等社会经济问题的前提。特定区域内人口规模的形成是由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共同决定的。人口出生率取决于人们的收入水平、风欲习惯、社会整体福利状况、伦理、道德等因素;人口死亡率取决于科学技术进步状态、医疗卫生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生活习惯等;而人口的迁移取决于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及迁移成本等。  相似文献   

3.
但是,调查结果还显示我区人口发展和人口统计工作还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人口出生率水平仍较高。全区人口出生率尽管由1990年24.34‰降到2003年的15.68‰,但和全国各省、区、市相比仍处在较高水平。2002年人口出生率按高低排序,我区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仅排在西藏、青海、贵州和云南之后位居第5位。宁夏仍是生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地  相似文献   

4.
吴航 《浙江统计》2003,(11):10-11
家庭是一种以婚姻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它不仅是人口再生产的单位,许多家庭还是一个经济实体,在社会生产、经营、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家庭还担负着教育家庭成员、培养下一代的任务。因此,家庭户数的多少、家庭规模的增减以及家庭构成的变化都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互相影响,彼此促进。浙江省作为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与大多数东部地区的省市一样,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浙江省总人口4677万,人口出生率为10.3‰,人口自然增长率…  相似文献   

5.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7):108-114
以贝克尔生育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人口实际发展情况,认为家庭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在较低和较高的情况下,都会选择多生子女,以达到人口的效用最大化。将其扩展到宏观层面,受教育水平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不应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基于2003—2017年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发现人均受教育年限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呈"U"型关系,并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同时还发现高等教育普及率对本区域和周边地区人口出生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教育进步不仅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更能起到人口数量调整的作用,教育事业的进步对人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苏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江苏省统计局单干银自1991年以来,江苏人口出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20.5‰下降到1994年13.78‰,4年下降了6.76个千分点,是全国同期下降幅度(3.36个千分点)的两倍多.江苏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人口老龄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充分认识天津市人口老化的严重性、紧迫性当前世界人口正处在由过去的高出生率向低出生率转化的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已完成了这一转化)。天津市和全国一样,正在由高出生向低出生急剧转化。人口学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和地区既然严格控制生育,由高出生转向低出生,那么它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必然要趋向老化。降低出生率成效越大,人口老龄化速度越是加剧。鉴于天津市当前的人口年龄构成  相似文献   

8.
浙江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未来劳动力供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因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建国后,我省人口转变经过了三个阶段:1950—1967年,死亡率下降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也是人口转变的开始阶段。死亡率从15‰下降到7‰,而出生率则从34‰下降到29‰,死亡率下降的幅度大于出生率的下降幅度。1968—1988年,人口转变的加速阶段,是出生率下降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  相似文献   

9.
1990年以来,随着国家计生政策的深入贯彻实施,邢台市在控制人口数量、降低出生率与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伴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却持续升高,已成为邢台市人口结构变化最突出的问题.性别比长期居高不下,违反男女平衡的自然法则,将导致一系列严重的人口、家庭和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人口、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石嘴山市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基本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出生水平低于全国、全区水平1.06个千分点和4.32个千分点。人口过快增长的有效控制,为石嘴山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但是,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育龄妇女、劳动适龄人口、老龄人口将相继进入高峰期,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深刻认识我市人口现状,认真分析我市人口特征,正确把握人口发展趋势,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生人口为1200万,生育率1.3,我国总和生育率已经有三十年低于世代更替水平。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062万,人口净增仅48万人,出生率继2020年首次跌破10‰(8.52‰)后,再次下降至7.52‰,无论出生人口总量还是出生率,都创下1950年以来的新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0.34‰,自然增长率逼近零增长时代,中国是否陷入了"低生育率陷阱"呢?其实,低生育率不仅是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也已经成为全球现象。  相似文献   

12.
陈晶  张真 《统计研究》2015,32(5):70-75
近年来我国家庭生活领域碳排放增长迅速,其中电力消费增长是导致家庭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本文利用在上海地区开展的居民生活碳消费调查中的居住用电数据,分析了上海市常住居民家庭用电的特征和影响机理。样本中,上海户均年用电量为2184.6kWh,标准差为1398.5kWh,用电基尼系数为0.32,此外生活用电量呈现冬夏高、春秋低,且冬夏两季用电量的离散程度高于春秋两季的现象。回归模型显示上海居民生活用电受到人口规模、收入水平、居住面积、低碳态度和用能习惯的显著影响,且不同用电量家庭的用电影响因素种类和作用效果都存在变化:低用电家庭的生活用电受到人口规模、低碳态度和用能行为的影响,中等用电家庭的生活用电显著影响因素为人口规模、收入水平、低碳态度和用能行为,高用电家庭的生活用电受到人口规模、用能习惯和居住面积的影响;并且随着用电分布从低向高移动,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或增高或降低,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不同用电量家庭用电影响因素的变化,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群体生活用电影响因素和完善生活领域电力消费的约束措施。  相似文献   

13.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的直接目的是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最终目的是通过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发展教育谋求人们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控制人口数量是以提高人口素质为目的的,而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又有助于人口数量的控制。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出生率逐年下降,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人口总量得到有效的控制一九九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以来,由于计划生育部门加强了工作力度,致使全区人口出生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IV-2SLS方法实证分析房价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结果显示:收入水平与人口流动推动了过去的房价上涨,但收入水平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弱,而人口流动的影响最显著;预期收益增加会引发房价上涨,对东部、西部和中部的影响依次下降;土地财政依赖对东部、西部地区房价的影响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少年抚养比的下降和老年抚养比的提高是导致房价持续上涨的人口结构因素,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老年抚养比增加对房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从婚姻状况看,未婚率能够部分解释房价上升,东部沿海地区离婚率增加使房价飙高;房地产交易环节税对房价上涨的贡献率大于房地产持有环节税,即引导房价理性波动更需要从调整交易环节税着手。  相似文献   

15.
人口红利与广东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很多学者强调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往往忽视人口因素.即使是长期关注于人口规模以及数量增长的学者,也常忽略一个至关重要的人口变量:人口的年龄结构(即人口按照不同的年龄组进行分类).大多数经济学家将"人口"、"人口变化"误认为与"人口增长"一致,忽视了人口转变现象--社会由拥有大量需要抚养的人口(0~14岁、65岁以上的人口)转向较高比例的工作年龄人口(15~64岁人口).在人口转变的早期,死亡率下降,随后又出现出生率下降,二者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结果将有大量的年轻一代进入工作年龄.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农村地域广、人口多,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极度不平衡。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在统筹全市城乡发展、加快全面小康进程、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农民收入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一、农民收入特点  相似文献   

17.
近30多年来,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广泛实施,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户县小学在校学生数量呈逐年下降之势,尤其是近十年下降幅度较大。小学在校学生大幅度下降有何影响?如何应对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调查队派员深入到县内的5所小学及相关部门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8.
一、西部人口自然增长过快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经济发展和人口自然增长是密切相关的,一般而言,在工业化开始后,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特征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陕西、重庆、云南、广西、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贵州、青海、西藏)经济发展滞后的状态,和西部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有着直接的联系.2001年西部地区人口出生率为14.8‰,死亡率为6.37‰,自然增长率为8.42‰.这一人口增长速度,较1991年出生率高达21.02‰,自然增长率高达13.84%‰,虽然有了显著的降低,但依然偏高.与东部地区(这里的东部指除西部12各省市区的其他省市区)同期相比较,出生率高出4.26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高出3.82个千分点.  相似文献   

19.
杨再贵 《统计研究》2009,26(5):77-81
 在具有内生增长的交叠世代模型框架内,本文考察中国的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对人口出生率、经济增长和家庭养老保障的影响。假设个人为拥有孩子和老年期得到孩子的物质支持而感到满足,子女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默契总起作用。证明了提高企业缴费率会导致人口出生率和代际转移率下降、经济增长率上升,而个人缴费对这三者没有影响。进而求解了能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促进经济适度增长并鼓励适当家庭养老保障的理想的企业缴费率区间。  相似文献   

20.
江苏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1993年比1990年少出生41万人江苏省统计局徐国春“八五”以来,江苏在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人口增长速度得到进一步控制。1993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3.97%。,出生人口96.94万人.与1990年相比,人D出生率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