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以来,我国社会保险征缴体制历经4个改革阶段,结合政策调整背景,在回顾社会保险征缴体制改革历程的基础上,从社会保险征收主体转变和参保缴费两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社会保险征缴体制改革的政策效果发现:首先,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后面临着相关法规不完善、征收优势不够显著和政策弹性不足的难题;其次,社会保险缴费比例仍然偏高且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可持续性压力呈上升趋势;最后,面对劳动力市场多元化发展态势以及接踵而来的政策变革,企业在社会保险政策认知与管理上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从加强税务部门统征效果、设计社会保险缴费综合改革方案和提升企业社会保险综合管理质量三个维度为我国社会保险征缴体制的完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徐志初 《天府新论》2007,(Z1):36-37
成都市已初步构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但仍然面临诸如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医疗待遇差异大、社会保险覆盖率不高和基金征缴困难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现行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存在着管办不分、管理分散、统筹层次偏低、基金管理体制未定型等弊端。在进一步推进养老保险改革过程中,应努力推进养老保险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构建适度集中、权责一致的养老保险监督体制,选择低成本、易衔接的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体制,明确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与其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服务机构的合理分工,并对个人账户基金适度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4.
陈正光  王平 《理论界》2003,(4):34-35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始于1986年,经过10多年的摸索,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模式。但是,这一制度仅运行一年多,就出现了当期收不抵资的局面,养老金出现缺口,且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养老基金的缺口不仅影响现有养老金制度的正常运转,而且会使公众丧失对养老金制度信心,因此,分析形成基金缺口的原因并寻找相应的对策,对于完善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缺口形成的原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涉及到国…  相似文献   

5.
刘军 《学术探索》2001,(2):69-72
针对云南省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现状,笔者认为云南省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完善调整①拓宽基金筹集渠道,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②各部门协同合作,使"欠费"和"扩面"一起抓;③发展"个人帐户"的作用,增强透明度;④精简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⑤加快完善省级统筹制度,确保养老金的发放;⑥建立三个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⑦最终实现五险合一,以税代费;⑧加强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目前中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保险制度创新进入一个重要阶段;与此同时,许多重要问题亟待解决。文章指出,要完善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就要改造现行社会保险管理体制、逐步放松对社会保险基金特别是养老金基金投资营运的政府管制、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实施确立起恰当的政策框架、通过多种方式偿还中央政府的隐性年金债务、合理确定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以及加快社会保险制度的立法进程等  相似文献   

7.
平衡各统筹区间养老基金是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实施的目的之一。然而,从理论分析来看,这一政策对平衡各统筹区间养老基金收支平衡所起的作用依然非常有限。从基金测算来看,这一政策依然导致劳动力转出地统筹区的养老金压力增大,并没有根本改变之前的养老金支付压力的趋势,即"穷者"越穷、"富者"越富。为此,在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尚未改革的情况下,这一政策在平衡统筹区间的养老金压力方面,还需要采取诸如转移全部统筹基金、做实个人账户、设立基本养老全国调剂基金等一些"修补"式措施。  相似文献   

8.
工伤保险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之一,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启动时间不长,相关制度设计及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基金统筹层级问题一直困扰着工伤保险制度的管理。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工伤保险基金也要逐步实行省级统筹。但是,由于工伤保险制度自身的特殊性,工伤保险基金的统筹管理层级并非越高越好。除了基金的共济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外,政府和企业主体的责任意识、制度保障的公平性等问题也应重点考虑。适度的工伤保险统筹层次应当与政府的管理主体责任、企业的工伤事故防控能力相适应。可考虑在"市级统筹+省级调剂金"的基础上,通过发挥"行业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机制的调节作用,强化基层政府的  相似文献   

9.
养老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为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金只是一个统称,实际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企业和个人缴纳的费用,称之为养老保险费;二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征缴的资金存人银行专户,形成养老保险基金;三是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待遇,通常称之为基本养老金。  相似文献   

10.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者们对我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已成为推动我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的力量.已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省市,在制度运行中遇到诸如市县(区)政府责任弱化、税务部门征缴养老保险费与经办机构工作不协调以及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缺失等问题.要实现真正的省级统筹,应坚持"六统一",合理划定各级政府部门的权责,对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垂直管理,建立高效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并加强管理社会化、服务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运动"形式自上而下所形成的强制性政策动员方式与建国初期的国内外复杂环境、民众心理特点等因素共同构造了当代中国的政策认同.人们之间以及人们与制度之间的信任相当普遍,信任政治建立在以人事档案为代表的"信任替代物"上.反过来,这种"自上而下"开展的政策动员与"自下而上"形成的政策认同所建构的普遍信任有助于建立大规模的、复杂的和相互依存的社会网络和制度,从而实现了由人际关系凝聚的经验信任走向集体规划化的制度信任.  相似文献   

12.
政策网络:政策科学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网络是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后现代政策科学的主流话语和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它主要研究政策过程中相互依赖的行动者的稳定社会关系模式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在政策网络中,行动者在网络中的地位、政策参与者关系的强弱以及网络的开放程度都会影响政策后果.政策网络理论在发达国家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后果与政策变迁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作为后现代政策分析的新框架,政策网络是对传统政策分析理论的超越,它对中国政策科学的深入研究以及中国当前政策问题的有效解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以来,我国政府迅速推开了一系列针对贫困人群的社会救助制度,这些措施无疑会对改善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和权益做出贡献,也为社会发展提供机遇.然而,中国的社会政策发展仍面临多方挑战.一方面,一些传统的应对市场经济风险的社会政策工具,在我国的使用效果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基础性的社会制度的缺陷或缺乏,诸如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的法制环境以及基于民主政治的公共和私人利益的表达和实现机制等,这使我国社会政策的作用和效果也受到了制约.为此,文章认为,中国的社会政策要从基础制度的建立和改善入手,在此基础上从中长期战略的视角出发,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中的政策空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凡是存在公共政策的地方,就存在着政策空间和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互动是本文阐述的中心。本文认为政策空间是由“政策企业家”参与其中,通过“溢出效应”等逐步渗入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之中;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的定位则是在一定的规则体系指导下,经过不同的政策价值层面由政策空间的渐进拓展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政策结果的多面向:寻访新政策网络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策网络理论在欧美国家盛行至今.该理论围绕着政策过程中国家与社会因政策资源相互依赖而形成的不同关系模式来描述、解释或预测政策过程及其后果.本文从结构主义、行为主义视角梳理了该理论关于政策网络对政策结果影响的观点,无论是"结构一后果"逻辑观,还是"行为一后果"逻辑观,片面强调结构或行为的局限性不言而喻.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的偏执,使得学者们在检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能统合结构与行为于一体的新制度主义分析视角,以进一步增强政策网络对政策结果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以洛伊(Lowi)的政策分类框架为基础,运用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对中国背景下政策执行问题进行的研究表明:分配政策的执行偏差往往是由政策本身的因素造成的;构成性政策执行的关键在于不同执行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规制政策执行难度大,影响其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一是规制对象的特点,二是能否有效控制规制者与被规制者之间建立在权钱交易基础上的合谋;再分配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生产商和公众等利害相关者会围绕其所蕴含的巨大利益空间展开复杂的利益博弈。在现有的制度背景下其必然结果是地方政府、生产商和社会中上阶层在博弈中获胜,共同瓜分再分配政策中所蕴含的巨大利益,导致政策执行失效。  相似文献   

17.
政策预期与政策认同及其对于社会公正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正问题,既是社会政策的问题,也是人民心理认同的问题。在这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政策预期和政策认同的问题。如果人们对于正在施行特别是未来将要施行的政策所能给自己的利益带来受益或受损的情况有所准确判断,那么就说明社会具有较高的政策预期值,反之政策预期值就低。而由于政策的调整过程同时也就是人们利益关系的调整,所以任何一项政策的施行都将在实际上导致一些人的受益和另一些人的受损,这就产生了人们对于政策的认同倾向问题。这种政策认同程度的高低与政策预期值的高低一样,都将影响到社会成员对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体认。  相似文献   

18.
政策否决指政策过程中政治主体行使否决权,促使决策者放弃或改变议题、决定的现象.政策否决是现代政治生活的一种常态政治形式,逻辑上构成共识政治过程的一个环节.我国政策否决现象可分为历时性政策否决、共时性政策否决两种基本类型.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否决出现了重大变化,显示了公共政策过程朝向民主化的进步.但是,政策否决的非正式性较为突出,现有制度缺少把体制外否决纳入到体制内否决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别论述了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与微观经济规制政策的内容、有效性及存在理由.从实施依据、目标、主客体、手段、调节对象、调节特征等方面比较了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与微观经济规制政策的差异,并且指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认为两者之间具有互补性,有互动关系,互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社会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社会政策和公共政策并行不悖共同发展。下一步,社会政策的发展重点在于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不公平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也就是向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