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这一百年奋斗目标,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性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历程中的战略地位。充分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有利于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衔接。从理论维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与时俱进;从现实维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从世界维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加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2.
小康社会理论来源于我国古代、近代的小康社会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小 康社会由百姓向往的生活状态发展为治国的一种社会模式,中国共产党把小康社会由理想愿景付诸社会 实践。 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的奋斗实践中,实现了“建构小康社会”到“建立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 会”到“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飞跃并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胜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的理论宝库,为中国 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也为世界减贫治贫贡献了中国力量。 总结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百年 奋斗”的历程和经验,对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共享的目标追求发展成为“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一深刻发展顺应了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坚实地朝着共同富裕方向前进、进一步凝聚中国梦实现力量、适应与引领新常态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创新了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引领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引领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深刻发展还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这个宏伟目标的基本内涵包含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新形势下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从而把这个任务提高到了重大战略的高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其重要的思想指导和重要前提。当前,在全国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高潮中,进一步深入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搞清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对于整体把握和贯彻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整体把握和贯彻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宗平 《老友》2012,(12):4-5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启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崭新征程。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  相似文献   

6.
"小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我们的祖先把追求"小康"、"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邓小平借用"小康"这个概念,在现代化大潮中,赋予了它新的内容,使它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新的概念.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这个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先后提出了小康、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报告中,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我们党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7.
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当前的具体体现,充分体现了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当前的具体体现,充分体现了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关键时期,但我国部分山区、农村仍就贫困落后,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小康就不能称之为 全面的小康,因此,积极推动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解决欠发达地区的“三农”问 题,加快经济转型,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生态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康社会:社会发展的目标整合与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目标、一个阶段,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定模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是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农村税费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的税负不公,计征面积帐实不符,计税价格与市场价格存在差异.农业特产税据实征收难度大,乡村组织收入下降导致运转困难等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确定“费改税”的计税标准,公平税负.加快现行农业税制和农村教育体制的改革,建立有效的乡镇财政增长机制等对策,并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必须与财政体制改革、行政机构改革等配套进行,才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2.
试论唐代西域的可萨汗国--兼论其与犹太人入华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萨是西迁到高加索地区的一支突厥化部族,公元7至9世纪,可萨人在伏尔加河中下游建立了强大的可萨汗国,成为丝绷之路北道上的重要中转站,同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8世纪中叶,可萨人从萨满教的信奉者转而皈依犹太教。本文着重分析可萨人改信犹太教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并结合唐代文献证明可萨汗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同中国相连,由此提出这样的论点犹太人或可萨犹太教徒有可能从可萨汗国出发,经过从中国到拜占庭的北道入华。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7,(4):23-23
你会游泳、做饭或手工制作吗?想一想自己最拿手的一项本领是什么,然后写写自己学这项本领的过程、体会或趣事。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对胡大浚《唐代边塞诗选注》中369首诗歌的韵脚、韵式进行统计、分析、归类,并对其在从军报国的壮志豪情、战争带来的忧愤思怨、绝异中原的边塞风情等三类不同主题诗中的分布情况加以研究,从语用的角度较为全面地探讨作为语音手段之一的--韵,在形成唐代边塞诗语言风格中所起的作用,即韵脚的使用有助于构成唐代边塞诗“刚柔相济”的风格特征和韵式的使用有助于构成唐代边塞诗以简约为主、繁丰为辅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学者散文重新崛起 ,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学者散文以文化、哲学的参悟为底蕴 ,以知性、理性、悟性为其基本的美学特征 ,对历史、现实、世态人心 ,以及现代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生存困惑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考咀嚼 ,是极为严肃意义上的纯散文。  相似文献   

16.
东方的儒家文明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是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文明,二者对各自文化圈的政治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圣人观"和"上帝观"作为两个文明的核心观念,在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决定了东西方社会的政治思想行为,形成了双方各自的政治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一个民族的风情习俗最能体现其民族心理和民族审美情趣,不同民族的风情习俗又往往因地域性的差异而极富民族个性。本文通过考察青海藏族的几种重要礼俗及其文化内涵,从审美的视角来揭示这些民俗事象所蕴含的特殊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8.
明代的京东地区处于边防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这里的移民问题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出现了军籍移民类型。军籍移民是整个京东移民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同其他移民一样,共同开发了京东大地,为京东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13,(12):58-61
在一个宁静的傍晚,地处美国圣安东尼奥小城东南部的萨凡纳小镇遭到了吸血蝙蝠的疯狂袭击,游客乔恩被噬咬得满身血窟窿,命悬一线。而这惨忍睹的一幕,恰被前来观光旅游、专门研究哺乳动物听觉定向系统的在读博士詹妮拍摄下来。为揭开吸血蝙蝠裘人事件,詹妮不惜和男友闹翻,并冒着生命危险接近栖息有数千万只蝙蝠的布兰肯洞穴一探究竟。危险重重,是生是死,是阴谋还是奇迹,詹妮又会被露一个怎样的真相?  相似文献   

20.
宋代江西佛教发展迅猛,佛教寺院多,僧尼人数多。同时佛教的流布及影响又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