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耕  孙璟涛 《学术界》2002,(4):7-11
1、从创立者的角度看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脱离了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 ,只能是打引号的马克思主义。可是 ,我们又不能把马克思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简单地等同起来。认为只有坚持马克思的所有观点才是马克思主义 ,同样是打引号的马克思主义 ,即一种教条主义。按照这种标准 ,就连列宁主义都不能称为马克思主义 ,因为列宁的确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突破了马克思的观点 ,并用一些新的观点代替了某些原有的观点。实际上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早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 ,马克思、恩格斯就以其远见卓…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值得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求。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发表的重要讲话、以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为基点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情况,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今天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勤 《齐鲁学刊》2006,1(6):116-120
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设。它作为一种伦理思想和社会蓝图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一样,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研究和解读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伦理理想的科学建构,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发展性,也才能更好地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一书中,洛克曼提出了还原马克思的研究策略,并将彻底区分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作为实现它的首要前提。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遮蔽、转换、扭曲了马克思的基本哲学洞见,因而与马克思的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并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证。洛克曼的论证是缺乏说服力的,而其笼统地将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割裂开来,不仅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而且对实践也是有害的。实际上,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也在不断增长,生态文明成为了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新追求。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生态观的一部分理论的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的生态形势,延续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视阈,为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内容充分体现了习近平非常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时,马克思生态观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习近平在对马克思生态观继承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时代性质的一个基本判断。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时代问题的基本思想并对时代问题的研究有着独特的理论见解。列宁根据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深刻地把握了时代变化的本质,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列宁对时代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主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金美 《江汉论坛》2005,4(8):61-64
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始创理论,恩格斯哲学、列宁哲学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它们既具有“个性”特征,又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相一致。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是批判创新精神、实践精神、科学求实精神和人本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要改革理论体系、关注时代性问题、加强“文本”研究、与当代西方哲学“对话”,但必须坚持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有了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理路,我们就能实现“返本”与“开新”的统一,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学者佩里,安德森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一书中指出,和马克思不断从哲学走向政治和经济学相反,西方马克思主义则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传统,不断从政治、经济学转向了哲学;“它注意的焦点是文化。在文化本身的领域内,耗费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智力和才华的,首先是艺术”~①,它注重对文化的研究和文化批评,最终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如何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理论转向?其文化哲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价值何在?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同情地理解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论题,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当代西方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9.
当前对马克思公平思想的研究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是通过解读和研究马克思公平思想来分析其内涵与构成,并指出马克思公平思想是在批判蒲鲁东和拉萨尔等人的思想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二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学者通过不断的交锋和论战展示出了马克思公平思想的丰富内涵.然而,现有文献并没有较好地阐释马克思公平思想和恩格斯公平思想之间的关系,没有系统地描述马克思公平思想的发展脉络,也没有清晰地揭示马克思公平思想在其思想体系当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性思维方式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催化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尤其是马克思、恩格斯,本身就是思维创新的典范.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思想,更是体现出鲜明的创新性思维特点.实践证明,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进步,正是因为秉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创新性思维方式,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发展与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时代背景中,进一步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晚年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创新性思维方式,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