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技术推动了网络社会道德的进步。由于网络社会的特点 ,网络道德建设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广大德育工作者应及时研究对策 ,防患于未然 ,肩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网络问题的伦理向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社会问题的出现及它对社会的严重负面影响 ,使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显露。网络道德建设必须处理好既有道德与网络道德、普适性道德和民族化信息、一元道德与多元道德、道德调控与法律调控四种关系。  相似文献   

3.
网络道德的发生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的本质发轫于生活的冲突和失序,网络道德伴随着网络技术的生成、应用和规制而引发社会生活的冲突和失序而产生。因特网架构内在特质不仅规定了网络空间向度,也是网络道德核心问题得以发生根由。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因特网价值负荷的多元化和因特网商业化渗透的加深必然导致网络社会道德问题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会生活的出现 ,既为人类展现了一种美好的“虚拟生存”空间 ,同时也导致了各种网络社会问题的出现 ,网络社会问题表现出不同于一般社会问题的特征。为维护网络社会运行秩序 ,保障网上群体和个人的利益 ,必须借助于技术、法律、道德等控制手段 ,构建网络社会问题控制运行机制。由于网络空间的特殊性 ,决定了道德控制在控制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时代网民数量增加以及网络社会变迁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频发,改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维护网络社会安全成为当务之急.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网络道德观念失范、网络道德认知失范以及网络道德行为失范三方面.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通过不同渠道进行干预,使大学生群体遵守网络道德,促进网络社会和谐发展."人在情境中"理论对于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等途径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缺位是衍生网络伦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当前社会的网络行为问题突出表现为推崇技术至上、忽视网络生活的人文需求,偏重情绪宣泄、忽视理性规约,行为主体的价值失落、人际情感纽带脆弱。主体性视野中社会网络伦理教育应当遵循价值认识的规律和道德教育的思维逻辑,培养真正具有理性的道德人。因此,凸显核心价值观,合理阐释和利用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以及倡导彼此间相互的道德责任是生成网络道德主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于万红 《北方论丛》2002,(4):122-124
网络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给网络社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道德问题.只有积极采取措施,完善网络信息环境,提高信息公布的真实度,削弱信息不对称,才能减少道德问题发生的风险,推动网络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网络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 ,网络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部分。针对网络对现实社会道德的巨大冲击 ,应当从理论层面、法律层面、技术层面和文化层面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网络化与网络道德问题,即网络的运用与道德的进步、联网对道德的负面影响、网络对传统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影响、网络社会面对的伦理困惑。  相似文献   

10.
网络道德是虚拟社会中的社会公德,体现高技术拥有者和在高技术条件下的人们的道德状况、道德观念、道德规律等,有其自身的特点。后现代主义是当代的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有其共同的思维特征。网络道德与后现代主义具有内在契合性,后现代主义对网络道德的重要影响导致了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应就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对后现代主义进行问责,也应看到后现代主义对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助益。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互联网在大学校园的迅猛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大,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大学生中日渐凸现。但由于网络运行规律的独特性,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问题可采取相应对策:即奠定网络道德建设的思想基础;营造网络道德建设的良好环境;健全网络道德建设的有效机制;规范网络道德建设的网上行为;造就网络道德建设的得力师资。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伦理不能独立于社会伦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毛勤勇 《人文杂志》2001,(6):138-141
网络道德是社会伦理道德的延伸和扩展,不存在独立的网络伦理道德.认清这点对促进社会稳定、网德网风建设,增进人的身心健康,道德地使用网络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网络交往与个体道德自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交往已成为现代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网络交往的飞速发展 ,一方面促进了道德的进步 ,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网络交往的规范发展亟需个体道德自律 ,要加强个体道德自律 ,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吸收传统道德的精华 ,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遵守一般网络道德规范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4.
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网络伦理不是与传统伦理迥异的伦理.网络伦理与传统伦理的基础不同,一个是虚拟社会,一个是现实社会.网络伦理的建设,是要利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网络道德的生成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魏荣 《学术界》2004,(6):191-193
青少年在成为网络社会主要成员的过程中暴露了明显的人格缺陷。我们要确立网络社会道德的主导性价值体系 ,紧扣学校教育环节 ,优化青少年的网络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学生在网络空间普遍存在的道德失范状况,文章采用自编问卷,对在校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存在网络道德知识匮乏、网络价值观念模糊、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网络空间知行不一、网络道德情感冷漠等问题.文章从社会、高校和家庭等角度对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的飞速发展,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其原因在于网络的特点决定了现实道德的无奈,建立在现实中的制度和规章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形同虚设。因此,应重视网德教育,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加强网络法律问题研究,完善网络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18.
网络社会的发展、网络环境的净化以及网络秩序的规范,亟需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意识,和谐网络的构建呼唤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网络主体要在遵循无害原则、尊重原则、适度原则以及诚信原则的基础上,把握道德自律的内容,建立牢固的精神屏障,做到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对网络资源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使网络真正成为宣传科学发展观、展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风采的重要载体,以虚拟网络世界的和谐来促进整个社会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道德的问题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使传媒更丰富,她以高效快捷传播速度,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的网民。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文化成了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然这是一种文化,那就要对人类产生影响,由此带来的问题,就不容忽视。本文具体分析了网络技术引起的道德问题,并对网络道德建设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网络道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道德是一种新的道德形态,是道德的组成部分。网络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与传统道德相比,网络道德具有多元性、开放性、自主性、自律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