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以海藻酸钙/壳聚糖微球为载体、用戊二醛共价交联固定于微球表面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合成水溶性导电聚苯胺。考察了酶的固定化效果、负载率、比活力、贮存稳定性及酶促聚合特性,并对酶促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价交联微球固定化HRP可有效地用于水溶性导电聚苯胺的模板导向合成。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青霉素G酰化酶(PGA)在含环氧活性基的多孔高聚物载体上的固定化及修饰,优化固定化条件为1 mol/L,pH 8.0的磷酸钾缓冲体系,每克载体(湿重)投酶量为500~550 U,30℃下150 r/min固定化36~48 h,得到的固定化酶表观酶活为每克载体(湿重)177 U,表观酶活回收率35%。固定化酶经巯基乙醇修饰后提高了热稳定性。固定化酶水解青霉素G的最适pH为9.0,最适温度为47℃,在pH 4~9,40℃以下稳定。固定化酶的各项性能均优于游离酶。  相似文献   

3.
研究磁性纳米载体的氨基化修饰及其固定化腈水解酶的条件,探讨固定化腈水解酶的酶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载体固定腈水解酶的最佳工艺为:腈水解酶与载体配比15mg/g、戊二醛浓度3%、固定化温度30℃、固定化时间60min.固定化腈水解酶的热稳定性及p H稳定性都比游离酶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离子交换法,以大孔径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D113为固定化载体,对可被农药抑制的鸡肝酶进行固定化.通过实验得到了最佳固定条件:离子浓度在0.25~0.375 mol/L 之间,固定时间为75 min,酶液活力为(6±2)U/mL.制备的固定化酶可在用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酶传感器中作为生物识别元件使用.同时,初步研究了液体酶和固定化酶的保存,对固定化酶的制备和使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探索了生物催化反应制备酯化葡甘聚糖(KGM)衍生物的可能性,并构建了酶催化天然高分子改性的新模式。利用KGM与乙酸乙烯酯在无溶剂体系中的酯交换反应,对8种脂肪酶和5种蛋白酶的催化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价,并考察了以固定化脂肪酶N ovozym 435作生物催化剂时,不同的非水介质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条件下,这些酶对该反应均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有机溶剂二甲基乙酰胺(DMA c)、甲苯(T o luene)和异辛烷(IOCT)以及其他非水相有机介质,如离子液体N-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HM im]+[BF4]-和丁二酸二辛基磺酸钠(AOT)/异辛烷反相胶束体系,均有利于脂肪酶N ovozym 435催化的KGM与乙酸乙烯酯的酯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共聚法制备壳聚糖磁性复合材料,以脱色率为主要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壳聚糖/改性四氧化三铁质量比、投加量、pH、沉淀剂的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影响最大.综合考虑,处理印染废水脱色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改性四氧化三铁质量比为1.0∶1.0,投加量为0.2500g,pH为3.00,温度为35.0℃,搅拌时间为30min.在该条件下处理后脱色率为98.82%,除浊率为94.51%,化学需氧量(CODCr)去除率为99.01%;重复六次后脱色率为93.92%,除浊率为89.43%,CODCr为93.81%;通过表征及分析表明壳聚糖复合材料处理印染废水效果明显、可循环利用、经济环保.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波合成制备Bi_2O_3/硅藻土复合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测定仪(BET)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微波条件对合成Bi_2O_3/硅藻土复合催化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铋成功负载在硅藻土上,复合材料比表面积相比单一材料有所增大,在微波条件为140℃、10 min、350 W,催化剂投加量为40 mg,氧化剂H_2O_2用量为6 m L时,对浓度为10mg/L的结晶紫去除率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纳米硅(Si)、天然石墨(NG)和蔗糖为前驱体通过球磨和裂解制备了具有壳核结构的碳硅复合材料(Si/NG/DC).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形貌结构.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表明,Si/NG/DC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它的最高可逆容量达730 mA·h·g-1,在测试的45个循环中,从第二个循环开始,容量没有出现明显衰退.交流阻抗(EIS)测试表明,Si/NG/DC导电性的提高和电极结构在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是其电化学性能改善的因为.  相似文献   

9.
采用卡拉胶包埋具有环氧琥珀酸水解酶活性的诺卡氏菌菌体用于生产酒石酸。固定化的最适卡拉胶浓度为20 g/L,菌体浓度为200 g/L,交联剂戊二醛浓度为5 g/L,固定化后的酶活回收率可以达到70%。高浓度的环氧琥珀酸对水解反应产生抑制作用,游离细胞的米氏常数(Km)为0.234 m o l/L,抑制常数(KI)为0.22 m o l/L,固定化细胞则分别为0.31 m o l/L和0.21 m o l/L。游离细胞和固定化细胞反应的最适pH分别为8.0和8.5。细胞固定化以后,耐热稳定性增强。30°C 0.2m o l/L的底物浓度下,摇瓶中连续转化25批,L(+)酒石酸的转化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以加碳焙烧法改性的膨润土作载体,用溶胶O凝胶法制备的新型TiO2OAg 复合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在阳光下对水样中苯酚的催化氧化降解条件、影响因素和降解率。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活性,在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对pH = 4. 0 ,浓度为5 mg/ L 的苯酚水样处理3 h ,其苯酚去除率可达98 %左右。该催化剂性能稳定,易于沉降分离,回收后经高温活化,可反复多次使用,为高效、经济地利用日光催化氧化含酚废水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原料丰富、成本低并且催化性能优异的析氢(HER)催化剂代替贵金属Pt基催化剂,并应用于电催化分解水具有重要意义.以仲钼酸铵((NH_4)_6Mo_7O_24·4H_2O)、硫脲(H_2NCSNH_2)、泡沫镍(Ni Foam)以及盐酸羟胺(NH_2OH·HCl)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花状MoS_2材料,并通过一步水热法在泡沫镍基底上垂直生长了层状及类花状结构的二硫化钼(MoS_2),合成了MoS_2/Ni Foam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分析.在1M KOH中对MoS_2/Ni Foam复合材料进行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结果显示:Ni Foam,MoS_2之间的协同催化作用、电耦合以及暴露于表面的丰富的边缘活性位点使得MoS_2/Ni Foam复合材料展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并明显优于单相MoS_2纳米材料,在电流密度10 mA·cm~(-2)下析氢过电位仅为118 mV,经过200 h连续电解仍能保持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氧化还原法以Bi纳米球和KMn O4为反应物制备BiOCl/MnO_x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手段对不同条件下所制备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表征,探究复合材料BiOCl/MnO_x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iOCl/MnO_x复合材料由纳米片组装的小球和不规则的片状物组成.随着KMnO_4用量的增加,BiOCl/MnO_x复合材料中不规则的片状物逐渐减少,规则的自组装小球状结构逐渐增多,形貌和尺寸变得比较均匀单一,复合材料的锂离子存储能力和循环稳定性变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CPTS)、乙二胺(EDA)和二乙烯三胺(DETA)为原料,制备两种单体B-DETA-m和B-EDA-m,然后将桥联单体与不同比例壳聚糖(CTS)反应,合成了EDA/CTS和DETA/桥联聚倍半硅氧烷(BPS)两个系列蛇-笼型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扫描电镜等表征,考察了复合材料对Au(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CTS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吸附性能,其中拥有较丰富孔隙度和较大比表面积的EDA/CTS-30和DETA/CTS-30对Au(Ⅲ)吸附能力最强。本研究为含CTS和BPS的新型吸附剂、色谱柱等材料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可应用于污水处理,对后续环境治理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连续相(基相),团状模塑料(DM C)为分散相(增强相)制备EPDM/DM C复合材料;测定了试样性能,并确定最佳配比。结果表明:EPDM与DM C相容性较好,可进行共硫化;mDM C/mEPDM=100/90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较好;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硫化剂,试样的耐热老化性能较好,硬度和扯断伸长率无明显变化,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硫化剂,试样的扯断伸长率和耐热老化性能有明显改善。改性后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兼有两种材料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以可生物降解性天然高分子壳聚糖(CS)为载体原料,牛血清蛋白(BSA)为印迹模板分子,三聚磷酸钠(TPP)为交联剂,通过共混包埋-滴加成球法制备对牛血清蛋白具有特异识别和选择性吸附性能的壳聚糖分子印迹微球。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板用量为壳聚糖用量的1%-8%,可制得对BSA的吸附容量(印迹容量)为59.6-94.5mg/g的CS-BSA分子印迹微球,且其最大静态吸附量是相同条件下制备的壳聚糖微球吸附量的3.06倍。CS-BSA分子印迹微球对单样BSA的吸附量为84.9mg/m L,而对单样BHB的吸附量为8.1mg/m L,选择因子达10.5。相同实验条件下,CS-BSA分子印迹微球对BSA和BHB混合溶液的吸附量分别为89.1mg/m L和3.9mg/m L,选择因子达22.8。研究结果显示制备的CS-BSA分子印迹微球对模板分子BSA有很好的吸附容量和识别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实验通过乙醇注入法制备壳聚糖包覆脂质体.以粒径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优化,确定关键工艺为:大豆卵磷脂浓度为10 mg/mL,壳聚糖浓度为150 mg/mL,剪切速度为7 000 r/min、剪切时间为2 min,超声时间为10 min,该工艺制备的脂质体粒径为711.38 nm.再考察酪蛋白酸钠、辛烯基酸琥珀酸酐、吐温20和吐温80 4种稳定剂(1%大豆卵磷脂质量比)对脂质体的影响表明,吐温80效果最佳.研究获得一种稳定性强,粒径较小的包覆脂质体.  相似文献   

17.
硅铝摩尔比(nSi/nAl)不同的HZSM-5(Hydrogen Zeolite Socony Mobile-Five)制备的催化剂在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中的性能不同。实验表明:nSi/nAl=40的Mo/HZSM-5在苯选择性、稳定性和苯生成速率等方面均优于其他硅铝摩尔比的催化剂;同时,对载体改性可以提高催化剂在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中的性能。对比不同的改性方法发现,先碱处理再酸处理改性的wMo=0.03的Mo/HZSM-5较其他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改性后的催化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以及使反应具有更高的苯选择性和苯生成速率。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钼具有高密度、高熔点、良好的储锂性能以及结构多样等特点,有望成为代替石墨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二氧化钼电导率低,在锂离子嵌入和脱出过程中体积效应大,面临着倍率性差、首次充放电库伦效率低等问题.碳基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极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提高二氧化钼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二氧化钼/碳基复合材料(MoO_2/C,MoO_2/碳纳米管和MoO_2/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以硅胶为载体,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Q-53)为偶联剂,哌啶和1,4-丁烷磺内酯为反应性功能基,p-CH3PhSO3H,CF3COOH,H2SO4和HBF4为质子酸,设计合成了4种新型硅胶固定化季铵SO3H型酸性离子液体.分别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TG分析测定了离子液体的功能基结构和稳定性,并用紫外光谱法测定了其Hamm ett酸度.初步探讨了H+促进下4种离子液体对合成乙酸异戊酯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酸性离子液体的Hamm ett酸度函数H0在0.67—0.82,酯化反应体系中若有少量无机酸的参与,可有效地提高乙酸异戊酯的收率,反应体系中加入1.0 g离子液体和1.0 mL浓盐酸,乙酸异戊酯的收率为67.7%,比采用盐酸或离子液体单组分催化时酯的产率提高了20%—40%.该合成方法操作简单,产物与离子液体容易分离,离子液体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20.
以价廉易得的钛铁矿为原料,采用溶液法制备Fe_3O_4/TiO_2复合物.对该复合物的晶型、带隙宽度、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等进行表征:产物为由面心立方结构Fe_3O_4和锐钛矿型TiO_2构筑的Fe_3O_4/TiO_2复合物,比表面积为29.26 m~2/g.以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研究了Fe_3O_4/TiO_2复合物的光催化性能及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复合物对罗丹明B有较好的催化降解效果,且优于纳米TiO_2;在外磁场作用下,可实现催化剂的分离、回收及再利用;通过磁性分离,催化剂重复利用5次后降解效果仍然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