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个体家庭 个体家庭即一夫一妻制家庭,是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团体,又被称之为核心家庭。 在母系大家庭后期,逐渐发现了对偶婚制,即在众多的互为夫妻的男女中,出现了一些个别男女经常同居的现象,各自以对方为主夫或主妻,同时又各自保持与其他男女的一般夫妻关系,那时就已经产生了一夫一妻制的萌芽。到了父系大家庭时期,经过长期发展,对偶婚就逐渐演变成比较稳定的一夫一妻制了。在一个父系大家庭内,包括若干个一夫一妻的小家  相似文献   

2.
: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中普遍盛行的一种原始宗教 ,曾对当时乃至后世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文章结合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演进的历史 ,就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信仰崇拜作了介绍和剖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和两种生产的社会结构原理,运用古文献及考古学、民族学的大量资料,第一次全面地论述了孝观念的产生年代问题。孝观念的形成当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亲亲之情;二是个体婚制的确立。首先论述了孝观念形成的前提条件具备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其次论述了中国父系氏族公社的年代范围。以下重点阐述了孝观念形成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文献证据,并认为当时的孝观念只是一种敬亲爱亲的自然情感,并未超出自然之性。  相似文献   

4.
城头山遗址从大溪文化到石家河文化,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根据城头山遗址的最新考古资料,从墓葬习俗和生产工具等方面加以分析判断,初步证明了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住民,经历了从母系氏族繁荣末期向父系氏族的过渡,并在大溪文化后期率先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这对大溪文化属于母系氏族公社的传统观点是个冲击.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同世界各民族相似,都经历过由氏族公社到农村公社的阶段。我国古代存在农村公社,这一点,近年来已为多数学者所承认。但是,农村公社存在多久,却有分歧。有的认为仅西周时期存在过,有的认为只有春秋战国之际存在过,还有一位外国学者说什么:中国从古到今都存在农村公社。笔者认为我国只在夏商周三代存在过农村公社,井田制就是农村公社的份地制。这个问题,本人已有专文论及,不赘述。我国古代的农村公社有其发展、演变过程,大约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到夏代是村社  相似文献   

6.
再论大溪文化时期城头山住民所处之社会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我国北方、南方母系氏族文化遗址房屋建筑的特征与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遗址房屋建筑的特征相比,后者在房屋的面积、形状、墙面、地面、基槽、柱洞、建筑构件以及灰沟等方面,与前者均有明显不同,而且生产力水平高于前者.父系氏族特征显著.由此表明:大溪文化一期时城头山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末期,二期时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三期时开始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地区.已经早于我国史前任何文化遗址率先进入父系氏族公社.  相似文献   

7.
原始社会的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很简单,没有学校和什么高等教育。远在五千年以前,居住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人群一我们的祖先,已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三个阶段。尽管当时的生产力极其低下,社会非常简单,但它也需要用教育来推动人类物质生产和人的再生产。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原始社会的教育还没有从生产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活动,它是围绕着生产劳动实践进行的。为了解决人们的物质生活问题,他们最迫切的任务,是要把制造  相似文献   

8.
产生在原始社会野蛮时代中级阶段的农村公社,具有公有和私有两种因素,是从公有制社会到私有制社会的过渡。奴隶制社会的两种形式:劳动奴隶制和家庭奴隶制与农村公社的大体消灭和大量存在有关。在奴隶制社会里仍然存在大量的农村公社,战败的农村公社沦为集体奴隶,并有中央专制政府居于其上,这就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罗马奴隶社会本身没有出路,取代它的封建社会所以充满生机,是由于灭亡罗马的日耳曼人处于农村公社阶段,他们将农村公社的精神带到封建国家里。农村中的公有因素,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他们的技术的条件下,可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马克思的理想社会是建立新型的农村公社。  相似文献   

9.
西周时期,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公社。周族灭商以后,为了控制广大占领区,它不仅保持着甚至发展了家庭公社;在商朝原来的统治区里还存在着农村公社;因各族社会发展不平衡,边远地区各族如“戎狄濮蛮”等,还停留在原始氏族公社阶段。(本文对边远地区各族的  相似文献   

10.
大约距今 3 0 0 - 40 0万年前 ,地球上出现了人类。而人又是从古猿的进化系统中分化出来的。作为真正的人的主要特征是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 ,这是从猿到人的分水岭。人类历史的第一个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阶段 ,又称人类历史的史前时期。从生产工具的发展来看 ,原始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属于旧石器时代 ,人类在这一历史时期中经历了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等阶段 ,最后完成了原始人向现代人的转换。在社会组织形式方面 ,原始人经历了从血缘家族到氏族公社 (前期母系氏族公社 ,后期父系氏族公社 )的演变过程。原始人从采集植物果实和猎…  相似文献   

11.
印度社会发展的一个特点是村社制度的长期存在。印度的村社制度,也和在其他国家一样,是在原始氏族公社解体向私有制过渡时期产生的一种农村组织形式。印度的特点在于它的长期存在,经历了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至今在大部分农村还顽强地残留着。但它并不是没有发生变化,马克思说过:“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小小的公社身上带着种姓划分和奴隶制度的标记。”不仅如此,印度村社的内部结构也不同于一般说的农村公社,并且已产生了封建的剥削关系,因此它成为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人口一百四十二万(一九八二年数).她同世界上其它民族一样,都经历了没有阶级的原始社会发展阶段,在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中,又经历了由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公社向以地域关系所组成的农村公社过渡的阶段.一九五八年至现在,我们在湖南、贵州和广西、湖北四省(区)交界的侗族地区调查时,发现侗族地区还保留许多原始社会的遗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16世纪海路大通时,东方在社会发展阶段上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在自身。东方的农村公社在奴隶社会时仍大量存在。东方较早地进入土地可以买卖、农民可以离开土地的地主经济封建社会,这反而不利于资本主义产生。产业革命使西方成为工业国,东方成为农业国,两类商品交换,在生产价格相等的背后价值不等,这是东方经济落后于西方的最根本的外因。战后,落后国家获得独立,但民族独立国家的经济发展,除了少数例外,普遍遇到困难。这是内因仍起作用所致。出路在于消灭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拓国内市场,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母系制度向父系制度过渡,氏族内部的母系大家庭转变为父系家族公社(或称父系大家庭)。父系家族公社是一种基层的社会亲族集团。它一般由三、四代或更多世代的同一个男性祖先的后裔组成,其中包括他们的妻子儿女,人数可由二三十人到上百人。它实行生产资料集体共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体现着原始公社的民主平等原则。一个家族公社由于人口的增加,到一定限度就可能分裂为几个部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社是一种古老的宗法制机构 ,曾是俄国农村的基本组织细胞 ,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俄国农村公社的名称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公社与村社是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 ;村社只是公社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维尔福、维吉、米尔、公社、农村协会均被俄国农民用作农村公社的名称 ,但它们的内涵和使用范围却存在差别。不同的名称反映了农村公社发展的不同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即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在远古时代——至迟在夏代就已经出现了。历史记载:“禹传子,家天下”。在《史记·夏本纪》中还保存了他们这一家的世系: 禹—启—太康  相似文献   

17.
法国的社区及其公共服务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农村公社传统的国家。而作为最基础的行政单位的市镇,沿袭了法国传统的社区划分,成为最基本的社区和公共服务机构。城市共同体、聚居区共同体和村镇共同体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具有法国特色的行政层面的公共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8.
综观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史,我们可以明晰看出: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封建生产关系、以及国家政权、皇权主义、伦理观念等上层建筑,无不贯穿着一条铁的法则:家国一体化,亦即“以天下为家”。本文拟就它的形成,谈点看法。一大约五千年前,龙山文化时期黄河流域各氏族部落陆续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农业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生产部类,铁器还未出现,生产工具以石器、木器、骨器为主,产品已有部分剩余,但生产力仍十分低下。这就决定了氏族公社必须重视集体耕作和加强对劳动的组织管理,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早期满族婚姻家庭形态发生了巨大变革,从一夫一妻制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一、历史前提与社会基础女真社会在明代已进入了父系氏族制的后期,跨阶段地向封建社会急剧变革。酋长在男系,即子孙中传承,因为男性在一切社会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待后来八旗制度以及后金、清政权的建立,确立了以男性为单位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生产资料占有制度、社会责任和权力制度。由此,妇女不仅被排除在社会政治、军事与经济活动之外,退居家庭小圈之中,而且,在家庭里也不占有财产,居于附属丈夫、被驱使的地位。而男性在社会与家庭中则居于主导地位,这是该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研究婚姻家庭形态的历史前提。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俄国传统的农村公社制约和延缓了俄国农奴制度的形成,迫使俄国封建主阶级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造成了独具特点的俄国农奴制度;但在俄国农奴制度16世纪末确立之后,农村公社本身也为封建主义所改造,反过来它又成为维护和加强俄国农奴制度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