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在四川乐山召开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和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0月16日至20日在四川乐山举行。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伍精华、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刘先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民族学者,多擅长于做具体的民族学研究,比较民族学研究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特别是有关文化民族学的研究,基本是一个有待开拓的领域。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5月出版的宋兆麟先生的新著——《巫与巫术》一书不仅是建国以来我国在文化民族学领域  相似文献   

3.
《民族学刊》被“四川社会科学在线(SichuanSocialScienceOnline)”全文收录。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学学会与吉首大学联合举办的以“民族学研究与西部大开发”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 10月 12日至 15日在湖南省吉首市举行。来自湖南、北京、辽宁、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等省、市、自治区的 5 0多位民族学家和民族工作者出席了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 2 0余篇。吉首大学副校长游俊主持开幕式 ,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宋蜀华教授致开幕词 ,吉首大学党委书记、代校长马本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郝时远教授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副县长龙保荣在开幕会上作了讲话。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翁家烈教授作了研讨会总结发…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民族学学会、湖北民族学院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七届全国民族学学术研讨会,7月16日至18日在湖北省恩施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终身教授宋蜀华,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杭生,中国社科院民研所所长郝时远等109名代表,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湖北、湖南、宁夏、甘肃、上海、内蒙古、广东、新疆、辽宁等15个省市自治区的汉、蒙古、土家、达斡尔、彝、朝鲜、  相似文献   

6.
民族学是随着社会需要产生和发展的,现代社会促进了民族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理论和方法均进行了变革。传统民族学向现代民族学发展是时代的需要;我们应充分认识现代民族学的基本特征;开展现代民族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推进现代民族学在中国和世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坚尚、刘芳贤同志合著的《珞巴族的社会和文化》一书已由四川民族出版社于1992年2月出版。该书以大量而生动的民族学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图文并茂地对珞巴族的自然生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大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系统的论述,从而填补了国内民族学研究领域无专门论述珞巴族的著作的缺门;而作者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和突破,更使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现试作如下评价。 第一,几度深入村寨对珞巴族的田野调查,充分体现了作者脚踏实地的严谨学风和不畏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9月21-25日,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西北民族大学承办、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民族研究所协办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2年年会在兰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的人类学、民族学代表550余人参加了本届年会。年会开幕式由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景军教授主持,西北民族大学校长赵德安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词,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宣读了2012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优秀论文表彰名单,文化部民族民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民族学学科发展史为线索,对民族学传入中国后90年来的学科定义与学科设置展开讨论,辨析了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相当"或"等同"的普遍认知,就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关系及其在中外科学领域的各种学科分类进行比较,针对民族学研究对象的局限性和学科母体萎缩等问题,对建设中国特色民族学必须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坚持民族学学科母体地位的问题给予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根据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对当代中国特色民族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理论、分支学科设置及其内涵作出了示例性解释,其中也包括人类学学科地位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民族学学科发展史为线索,对民族学传入中国后90年来的学科定义与学科设置展开讨论,辨析了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相当"或"等同"的普遍认知,就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关系及其在中外科学领域的各种学科分类进行比较,针对民族学研究对象的局限性和学科母体萎缩等问题,对建设中国特色民族学必须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坚持民族学学科母体地位的问题给予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根据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精神,对当代中国特色民族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理论、分支学科设置及其内涵作出了示例性解释,其中也包括人类学学科地位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在211工程建设中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成为全国一流的学科.高教授一边当领导,一边做学问,不仅以大魄力整合了云南大学的民族学学科,而且用大手笔领导了"跨世纪云南民族调查",出了成果,出了人才.在民族学的发展方向上,主张民族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用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传统民族学不能解决的某些难题,使民族学显得更有包容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申旭 《西藏研究》2000,(2):71-79
藏彝民族走廊是费孝通先生根据民族学界多年来的研究提出的一个新的民族学概念 ,其大体包括北自甘肃南部、青海东部 ,向南经过四川西部、西藏东部、云南西部以及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这一狭长地带。① 无论是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 ,还是从民族、语言的视角来看 ,藏彝民族走廊的情况都相当复杂。直到现在 ,这一地区对许多研究民族史、民族学、民族语言的人来说仍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开的谜。“对民族走廊的研究 ,不仅对于民族学、民族史上的许多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 ,而且对于该民族当前的发展亦有现实的意义。”②除了中亚及我国北方草原文化以外 …  相似文献   

13.
近十多年来,我国民族学研究工作有了很大发展。新中国民族学发展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解放初至“文化大革命”前)主要进行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是大量收集民族学资料阶段。自1978年开始的第二阶段,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体系的理论建设阶段。在这个阶段,成立了民族学研究会,出版了《民族学研究》刊物,并出版了一批民  相似文献   

14.
创办民族学专业性学术期刊是西南民族大学多年来的愿望。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西南民族大学校党委的积极努力,以及相关部门的配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2010年《民族学刊》正式创刊了。我们在查询民族学期刊的发展历程,寻找历史上的民族学期刊时,发现了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学专业学术期刊——《民族学研究集刊》。1936年辑刊出版了第一辑,发表工黄文山、卫惠林、凌纯声、杨堃、吴文藻、马长寿等著名民族学家的13篇大作,代表了当时中国民族学领域最高水准,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中第一辑的封面题字骨力刚劲、清秀凝练、气韵天成,颇具中国文化的内涵,深深吸引了我们。《民族学刊》  相似文献   

15.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此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1980年10月25日,在贵阳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族学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民族学研究会宣告成立。1984年10月,改为中国民族学学会。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民族学学会在民族学界拨乱反正、学科重建、人才培养、学术体系建构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后来中国民族学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民族学学会的学术活动日益增多,学术年会的主题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等时代主题和民族学如何进步等学科建设的前沿议题。2018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40周年,40年来,以中国民族学学会为代表的民族研究学术团体和学界同仁为中国民族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和学科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中国民族学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要继往开来,把民族学学科的繁荣发展推进到新时代,发表和出版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以助力中国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民族机构科研人员、民族数字信息资源集成的需要,对民族学学科信息门户资源组织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从元数据选择、民族信息分类和民族学本体等方式实现民族学学科信息门户的资源组织,并探讨了民族学学科信息门户资源组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应用:中国民族学的现实目标陈烨关于民族学的应用已不是民族学研究的新课题,可以说从民族学产生的那天起,民族学的应用已与其如影随形了。具体说来,它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民族学应用研究;二、对应用研究的实际操作。出于目前中国民族学的现状,这里主要侧重于...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民族学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1958—1978年的20年间,民族学被视为资产阶级伪科学,受到批判。改革开放后,中国民族学恢复了名誉,并得到迅速发展。学者们为了建立和完善学科体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对中国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西南民族大学主办的民族学人类学专业性学术期刊《民族学刊》(创刊号)出版发行后,在全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20.
民族学作为独立学科是19世纪后半期才正式形成的。20世纪初,西方民族学各流派结合社会学学说陆续传入我国。初期主要是介绍各流派的著作和观点。三十年代以后,我国民族学者开始结合西方民族学理论着重研究我国的少数民族。西方民族学通过翻译,早在1903年就传入我国。但当时是以“民种学”、“人种学”、“人类学”之名出现的。直到1926年,蔡元培发表了《说民族学》一文,才第一次使用“民族学”一词。以后蔡氏又写了《社会学与民族学之关系》、《民族学上之进化观》,逐渐引起我国学术界的重视。《说民族学》一文较系统地介绍了民族学的字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