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30年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学科体系,科研工作取得累累硕果,理论和方法多有建树,田野调查成果显著,国际学术交流不断扩大。本文重点回顾了民族学人类学界围绕学科建设和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及现实问题所展开的研究。作者认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学科体系目前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完善,田野调查的科学性以及科学研究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三位一体的学者,林耀华十分重视民族学的学科建设,也在不同的历史场合提出了民族学学科性质和特点、中国民族学的发展方向、学科人才培养、学术素养和学风、田野工作方法等学科建设的思想。这在宏观上关乎中国民族学体系的完善,微观上具体考虑了学科发展的众多环节和细节,对学科发展显然起到了战略性的指导作用。本文在陈述其学科建设思想的同时,明确指出这些学科建设思想得益于吴文藻关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国民族学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讨论了民族学学术规范化和学科本土化的关系。学术规范化和本土化是相辅相成的。在中国民族学发展过程中,许多民族学家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探讨、民族学田野调查、翻译介绍国外学术著作与动态、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的实践,都具有学术规范化和本土化两个方面的意义。民族学学科在中国繁荣发展的阶段,正是学术规范形成和确立、本土化实践取得成效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王建民 《民族学刊》2010,1(1):1-4,161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对于学术刊物的创办一向非常关注,自20世纪30年代老一辈人类学家创办中国民族学会之时,就一直力求创办民族学期刊作为中国民族学会的会刊。几经波折,幸有中山文化教育馆《民族学研究集刊》作为补充,成为20世纪前半期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主要专业学术刊物。50年代之后,两岸学术界仍在学术出版方面进行了不少努力,台湾学术界创办了《中国民族学报》作为在台湾复建的"中国民族学会"的刊物。其后大陆则历经运动,学科重建后也未能接续先前的传统。本文在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刊》创刊之际,以民国时期民族学期刊的创始经过为先导,考辑人类学民族学专业学术刊物出版历程,以求激励学术界从新的高度关注学术出版。  相似文献   

5.
民族学自西方传入已一百多年,至今中国民族学界的研究成果仍未站到国际民族学人类学舞台的中央,主要原因是缺乏在学科理论上的中国特色与创新。解决之道就是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从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建民族学的中国学派。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吉林省民族研究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委联合发起的“中国民族学学会学科建设研讨会”于1991年7月5日至9日在延吉市举行。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共60余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各地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中国民族学学会顾问、民族学界老前辈费孝通教授,国家民委副主任李德洙。吉林省民委主任金涛,以及延边州委书记张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民族学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的中国民族学会2017年会“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学派·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7月14日至16日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民族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全国21个省区市及5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100余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学派·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从历史、语言、艺术、经济、文化、民俗、宗教、社会、哲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70余篇.参会者多是来自民族学与民族理论研究领域有影响的专家和中青年学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学的百年回顾与新时代的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学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了.这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旧中国时代的民族学、新中国前期的民族学和新时期(1978~2008)以来的民族学.在旧中国时代,中国的民族学界主要依托于西方各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在几十所大学开设了民族学人类学课程.到了新中国前期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民族学界又成为苏维埃民族学派的一支,曾为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作出卓越贡献,并为新中国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新时期以来,在与西方学术界完全断绝来往30年之后,中国民族学界再次融入国际学术界,成为国际民族学界的一员.经过近30年的努力,它已全面开放,不再自囿于某一学派或观点,并已初步自立门户,在学术上已形成了自己的本土化特点,一个中国民族学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历史功能学派已初现端倪.新时期以前,民族学曾先后被称为"资产阶级学科"和"修正主义学科"而被撤销.近30年,是中国民族学学科发展最迅速,也是成果最丰富的时期.这30年的学科发展可以再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恢复与重建时期;20世纪90年代的初步发展与研究领域的拓展时期;2000年以后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9.
当前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新时期以来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界在研究中和学科建设中存在的四个方面,即学科界线与学科规范问题,客观性的问题,汉民族研究问题,后现代与学术创新的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下,公安学理论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警务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借鉴相关学科成熟的理论方法与学科智慧是完善和提升的有效途径。从人才发展的角度而言,将公安学与民族学进行学科交叉培养符合我国多民族基本国情,符合公安教育宗旨。将民族学引入公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行之有效的系统教育、学员短训、轮训、函授等途径全面提高警务人才的民族学素养,进而引导整个公安队伍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维护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安全和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从研究现状来看,我国民族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相当令人担忧.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各种研究方法之间因缺乏理论整合而导致体系化的缺失.民族学研究方法的体系缺陷无论是对于指导经验研究,抑或是进行研究方法的教学科研工作都是非常不利的.本文首先总结了民族学方法体系的研究现状,然后在整理民族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厘清我国民族学研究方法在系统性与体系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初步构建了民族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杨圣敏 《民族研究》2004,(4):102-105
由宋蜀华和满都尔图两位民族学界领军人物担任主编的《中国民族学五十年 :1 94 9-1 999》 ,历经四年的精心撰写与修订 ,已于 2 0 0 4年 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全书约 4 3万字。该书由中国民族学学会组织 7位资深学者执笔 ,2 1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学者担任编委。这无疑是近半个  相似文献   

13.
曾少聪 《民族研究》2003,(5):93-101
明中叶以降,中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活动,这些移民在国外生存和发展,形成了海外华人族群.海外华人是中华民族在国外的发展.除了新加坡华人之外,其他地方的海外华人均处于少数民族的地位,成为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中国两岸三地民族学的海外华人研究,并从民族学的视角提出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亲属制度研究的另一路径——姻亲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亲属制度研究的不足出发,指出姻亲关系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对姻亲关系研究史进行简要述评。目前学界对姻亲关系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对姻亲关系社会层面的研究,侧重于姻亲之间的社会交往方面,特别考察姻亲交往的仪式层面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往来。但是,如果要全面研究姻亲之间的社会性往来,通婚圈就必然是一个具有限定意义的前提,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文化网络的黏合方式。对通婚圈的研究集中在其定义、范围、变迁以及功能几个方面,由于更多偏重于地理范围,因而对内部家庭之间、家族甚至村落之间的互动涉足较少,忽略了人们在其中的主动建构与文化选择。对于姻亲关系的某一方面的偏重,为学界再研究留下了大量的空白和机会。  相似文献   

15.
人类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应该是不直接表明的.人类学的诠释过程是民族志实践中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阐释也必须关照科学的传统,不能任由模糊的直觉来指引:运用认知科学,人们对于知识、对于行动的动机、对于研究对象的行动,都可以从一个明确与深思后的假设来分析;同时会让人们注意到田野中可能忽略的现象,或者至少可以做出不同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1978年以来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回顾,文章分为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两部分.第一部分,对目前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界在研究中存在的五点问题与不足和学科界限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讨论,包括学科规范问题、封闭与盲从的倾向、创新性成果较少、客观性问题、界限模糊的现状、学科的开放性特点、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关系、汉民族研究等.第二部分,对中国学派的展望和研究内容及学科的前景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讨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历史功能论和中国民族学界目前研究的一些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吴景山 《西北民族研究》2012,(3):154-171,153
谷苞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本文对他的生平进行了简要而系统的介绍和论述,同时也高度地评价了他对西北地区民族学的调查研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