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俗学高等教育是民俗学的核心事业.在全球化时期,它的内涵、教育对象和知识传授方式都有所变化.新一代民俗学者需要适应这些变化,继承创新,并提升民俗学高等教育的质量.北师大民俗学科在这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还就现代民俗传承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现代民俗学理论构建强调两点:一是谋求其在民族革命、社会改良、教育等领域中参与国家建设的话语权,二是寻求民俗学作为现代学术的独立地位,译介外国民俗学理论为其实现的助力之一。1927年民俗学会成立后,外国民俗学理论译介由个人发展到团体制订译介计划,译介对象主要是以英国为主的欧西的民俗学理论,对各国民俗学理论的接受和评价表现出一定的学术考量和国家意识。  相似文献   

3.
早在20世纪30年代,钟敬文先生就十分重视民俗文化的实用功能;到了90年代末,钟敬文先生更是把应用民俗学作为民俗文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置之于与理论民俗学、资料民俗学和历史民俗学并重的位置.进入新世纪,加强民俗的应用研究,对发展中国民俗学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4.
钟敬文与中山大学民俗学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2 7年始 ,钟敬文与顾颉刚等一批早期民俗学者在中山大学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俗学会。他们大量印行书刊 ,进行民俗调查 ,设立风俗博物馆 ,开设民俗学传习班 ,广造声势 ,使民俗学作为一门学科得以确立。本文力求通过对钟敬文当时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复述 ,重现一个执着于民俗学事业的青年学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钟敬文先生所主编的高校文科统编民俗学系列教材,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史上民俗学教材的首例样本,也是新时期30年我国民俗学高等教育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总结它的学术价值、社会作用和未来意义,对于我国民俗学高等教育和中国民俗学事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钟敬文先生创建了中国民俗学高等教育,这与他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大学运动,将中国人的身份,精英阶层和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的价值观紧密结合在一起,建立了民俗学高等教育观。与当时世界环境中的先进民俗学教育相联系,中国民俗学者的很多研究都与当时世界知名高校的前沿研究同步,以研究推动教育;打通大学与民众的通道,开辟了"到民间去"的现代社会改革之路。民俗学高等教育,落脚点是建设中国优秀整体文化。在社会主义高校体制下,我国民俗学高等教育已发展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地方普及教育、民族民俗学教育、社会公众教育和留学生国际教育五个分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钟敬文先生在这一宏观视角下,强调国民素质教育,对现代文化建设和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双重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西部一所民族高校民俗学/民间文学教学与教学体制改革的实践为例,结合西部地区大开发阐述了目前民俗学/民间文学在我国某些高校中文系的教学现状与我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8.
现代民俗学国际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芬兰民俗学巨匠劳里·航克开拓,北欧诸国的民俗学者追随之并继续推进。他们将印度作为国际化研究基地,研究全球化语境中富有文化差异性的民俗。这种国际化有两个目标,一是建立国际民俗学者的合作机构,二是建立民俗学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基地。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对文化差异性的研究在不同国家高校之间合作进行,它主要与印度高校合作。这种国际化的研究方式能拓宽各国民俗学者的眼界,使民俗学者在全球化环境中放眼世界,打破"本土性"的边界,了解当今的活态民俗。不同国家的民俗学高校师生在一起工作,还能促进彼此认识对方的学术传统,互相学习,然后发展本土的民俗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民俗学是研究民众生活层面文化的学问,与文化人类学关系最为密切.民俗学强调要把民俗事象作为活态文化来研究,当前民俗学研究更应结合田野调查不断升发一些新的问题,然后展开讨论,从而丰富民俗学的理论.民俗志不仅要记录、描述民俗事象,而且要说明和解释民俗事象.民俗志是一种文化自觉的书写,地方民俗志的编写应以标志性文化提领.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民俗学拥有大量与移民—族裔及其民俗传统有关的研究成果。在移民研究的早期阶段,美国民俗学者主要以关注遗留物与口头传统为主,而在美国民俗学成为独立学科前后,逐渐形成了以"经验"、"过程"与"认同"为关键词,以及以"什么是美国的民俗"为核心问题意识的研究传统。本文通过对美国民俗学移民研究成果的梳理,一方面肯定了民俗学在移民研究方面具备较强的解释力,另一方面也提醒中国民俗学应加强对包括美国民俗学在内的世界民俗学界的移民研究的借鉴与反思。  相似文献   

11.
随着藏学研究的蓬勃发展,藏文历史文献汉译版陆续出版、发行,这不仅方便了国内外藏学研究者,而且对继承和发扬藏民族的优秀文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对增进各民族间的了解、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译者们付出的艰辛劳动值得敬重。但是由于译者对原著理解上的偏差及出版界的校对、排版上的失误,有些译文中出现的错别字、语句不通顺、曲解原文等问题值得深思并需要梳理。文章主要以《青史》为例,分析、归类了藏文文献汉译本中地名译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文献翻译中地名翻译的统一和规范化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12.
宗教和迷信都是对自然的演说,二者无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理性与非理性的本源和转化。此外,宗教与迷信在具体的表现形式、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以及对社会历史文化的作用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本文仅从宗教与迷信的二元素入手,对其理性抽象和具体形式两方面作一区分性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汉藏文化交流是汉藏关系发展与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概览当今学术界汉藏文化交流史研究,主要是以宗教、经济、文学艺术等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以朝代的更迭和政局的演变为维度,认识彼此在交流中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互补的过程。唐、元、明、清时期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呈现出时间上的阶段性以及特殊性。当今藏学界更多地是以断代史的角度探究汉藏文化交流,归纳历史特征,探析推进因素。民国时期汉藏文化交流过程中,非政府行为有所增加。当今学术界对此研究则相对薄弱,且侧重于关注政治文化在双方交流中的操作与演变。与此同时,佛教界之间的交流研究也逐步引起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Updating our earlier work on Brussels as the paradigm of a multi-level, multi-cultural, multi-national city, and in the context of Brussels’s recent troubled emergence as the epicentre of violent conflict between radical political Islam and the West, this paper sets out the paradoxical intersection of national (i.e. Flemish and Francophone), non-national and ethnic minority politics in a city placed as a multi-cultural and multi-national ‘urban anomaly’ at the heart of linguistic struggle of the two dominant Belgian communities. Brussels is one of the three Regions of the Belgian federal model alongside Flanders and Wallonia. It is also an extraordinarily diverse and cosmopolitan city, in which a mixed language Belgian population lives alongside very high numbers of resident non-nationals, including European elites, other European immigrant workers, and immigrants from Africa and Asia. After laying out the complex distribution of power and competences within the Belgian federal structure, we explore whether these structures have worked over the years to include or exclude disadvantaged ethnic group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se processes, we introduce our view of the multi-level governance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5.
契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在不同时代而称谓不同。契约是当事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关系的一种具有凭证性质的法律文书,也是契约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设定。西夏在学习借鉴和吸收中原王朝契约精华之后,制定了比较严密的契约制度,在规范西夏商品交换和市场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本文结合目前已经考释公布的西夏汉夏文契约实物和《天盛律令》的有关条款规定,从西夏契约成立的要素和西夏契约的法律规定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探讨,为学界研究西夏契约提供了一些素材。  相似文献   

16.
景怀斌 《民族学刊》2021,12(1):57-65, 90
人独特的脑生理机制带来了人的终极需求,这只能通过文化的情感价值系统,尤其是终极情感价值满足并形构人的意义系统。终极情感价值作为文明共同体的根基性理念或轴心,在共同体意识培育中发挥巨大的精神作用。中华文化在独特的地理和历史时空中形成自然精神崇拜,表现出"生生""人仁""和合"的终极情感价值及其价值系统。这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具有重要启示:以终极情感价值统领共同体意识培育与传播,文化的层次性决定着传播的分层性。  相似文献   

17.
和平解放前,受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的影响,西藏城镇贫困人口主要来源于农奴,西藏城镇社会救助多为简单零星行为,无法建立完备的社会救济和保障制度。和平解放后,西藏城镇救济和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开展,各项赈济和救助城镇乞丐、贫民及老弱病残等人群的举措在大范围实施,流浪街头的乞丐和流民过上新生活,长期失业的贫民获得工作就业机会并组建家庭,无人照顾的未成年孤儿被送进学校,孤老残疾人在福利院安享幸福晚年,城镇底层居民的基本生存生活和发展权益得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彰显,过去那种混乱不整、肮脏不洁的城镇面貌得到改变,西藏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8.
试论民族文化保护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式微、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商业化和庸俗化、民众价值观的退化和遗失等现象普遍存在.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问题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关系到民族文化生存和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本文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民族文化旅游的辩证关系入手,分析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提出了民族文化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王杰  王允武 《民族学刊》2023,14(1):95-102, 150
民族地区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者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密切相关。民族地区的市场性、区域性与传承性,使得其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需要经济伦理和法治机制双重保障。经济伦理是经济活动传承性的写照,从内部支持和保障民族地区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法治则是其外部保障。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下,唯有重视伦理传承与法治推进双重保障的互补与统一,才能有效构建民族地区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Special Issue Introduction critically reflects on the interdisciplinary working project on ethnicity, inequality and place undertaken by the ESRC Centre on Dynamics of Ethnicity. We argue that CoDE is uniquely placed to undertake this interdisciplinary work and discus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project pushed thinking beyond that of our disciplinary homes to provide innovative insights into the significance of place for understanding ethnic inequalities and identities. From the six papers in the Special Issue, this Introduction identifies four cross-cutting themes on ethnicity and place: processes of exclusion, the importance of temporal context and change, tensions of scale in the way ethnicity and place together shape experiences and inequalities, and the conceptualisation of ethnicity as dynamic, multi-faceted and socially constructed. We argue that the project has succeeded in terms of cross fertilisation of ideas, challenging ontolog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divisions, and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adaptation and appreciation. We also identify difficulties that were experienced. We suggest that interdisciplinary ideas flourish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y can fail and conflict, but where failure and conflict does not disrupt the underlying momentum of the work. We conclude in favour of interdisciplinary, democratic and co-produced research as a tool for social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