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劳伦斯(1885——1930)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劳伦斯的出现,对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坛是一场强烈的地震”。在现代英国文学中,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作家能象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在读者和评论界中,引起那样大的争论、产生那么深远的影响了。尽管他的一些作品曾在英美等国遭到查禁,尽管评论家对他的评价一直是毁誉参半,尽管他是一位争议最多的作家;但是,劳伦斯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上的崇高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正日益俱增。鉴于此,由华东师大等单位发起,日前在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召开了我国首次国际“D、H、劳伦斯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中外  相似文献   

2.
戴·赫·劳伦斯说过:三百年内没有人会理解他的作品.这种悲观论调不是出之无因,不少人由于政治偏见或狭隘的道德观念,对他无情地责难或诽谤,过多地批判他的偏颇谬误,不适当地谴责他的天真幻想.高尔斯华绥称他的作品为“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作品”,“脆如玻璃,纵然有一点光彩.”①甚至连相当赞赏过他的默雷于1953年写给弗莉达的信中说:“呃,《虹》出版后,其中一半我都无从领会.”②他认为劳伦斯不是个伟大的作家,  相似文献   

3.
和其他现代主义作家相比,戴·赫·劳伦斯似乎更注意对女性人物的描写。他在小说中创造了若干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其中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可说是厄秀拉·布朗文。劳伦斯把厄秀拉写成了一个现代女性,写得真实,足以表现现代西方社会女性的重要特点。厄秀拉是劳伦斯一代的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劳伦斯的弗丽达的原型。所  相似文献   

4.
佛洛伊德主义作为现代文学和美学的一种思潮 ,对于西方现代作家特别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有着很大的影响。佛氏对人类的潜意识活动作了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并把它应用于文学创作中。其后 ,许多作家对佛氏主义进行研究 ,然后有意识的将其运用于创作实践 ,其中以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大亨·劳伦斯、詹姆斯·乔伊斯等为代表。这两位作家的出现及其作品的问世标志着英国现代主义小说高潮的到来。通过对大亨·劳伦斯作品的分析来阐述佛罗伊德主义对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创作于二十世纪初叶的《虹》,代表了英国现代文学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最高成就。在《虹》中,劳伦斯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从自然、社会、心理的不同层面表现主人公在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冲突中不断寻求完美的过程,显示了劳伦斯探索新的小说形式的实验精神。  相似文献   

6.
D·H·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独特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多才多艺;性格复杂,著述丰硕,颇具魅力。有人曾将其作品与印象派联系,也有人将其与野兽派、立体主义和未来派相提并论。可是很少有人将其作品与表现主义相比较。这当然有其原因:劳伦斯在其作品中从未提及表现主义、表现主义的任何代表人物或代表作,显然劳伦斯对表现主义的始末不甚了解。事实也正如布里翁·米切尔所指出的那样:“表现主义对英国戏剧、散文及小说的影响几乎等于零,表现主义在文学中甚至还未获得英国评论家的承认,更谈不上让英国小说家去仿效了……英国评论家于1924年前后开始讨论表现主义,而这时表现主义在德国已日渐消逝,因此可以推断表现主义对英国作家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7.
轻松的幽默深刻的反思──马克·吐温的艺术个性曾熹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曼斯,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作家,被认为是“第一流的美国作家”和“美国文学界的林肯”。作为讲笑话的能手,马克·吐温的作品常常令人捧腹...  相似文献   

8.
《儿子与情人》带有作家劳伦斯的自传体性质。保罗作为劳伦斯的精神自我形象,在其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多支持的是精神恋爱,而不是肉体性欲。劳伦斯认为女人是一所学校,她们以各种爱的“模式”来塑造男人的性格。米丽安的形象可以作为“精神恋爱”的象征来看。作家认为“精...  相似文献   

9.
《欢乐居》是 2 0世纪初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成名作。劳伦斯·塞尔顿是《欢乐居》中女主人公莉莉·巴特的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朋友 ,他那脱离实际的“精神共和国”的理想以及他对莉莉的苛刻与冷漠是毁灭莉莉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劳伦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交融徐智玲戴维·赫伯特·劳伦斯与詹姆斯·乔伊斯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坛上升起的两颗璀璨的明星.如果说乔伊斯对英国现代文学的突出贡献在于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彻底决裂即意识流手法的广泛运用上,那么,劳伦斯的贡献则是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之内容...  相似文献   

11.
张资平为自己恋爱小说中的主人公几乎全部设置了悲惨的命运与结局,他们要么身患疾病,要么走向死亡,要么是两者兼而有之。原因是张资平思想中的人本主义、自然主义恋爱观与基督教的罪感意识之间存在着内在矛盾,这种矛盾导致他对自己的人物采取了既放纵又控制的隐晦态度。  相似文献   

12.
艺术地阐释婚恋问题是老舍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老舍在其小说中描写了几种扭曲的婚恋模式 :发泄原始欲望型、追求金钱享受型、维护自身身份型、构建家庭模式型 ,并由此隐含着他的婚恋理想。在他看来 ,爱情与婚姻是割裂的 ,所谓理想的婚恋 ,就是要有一个贤淑宽容的女性 ,并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  相似文献   

13.
金庸小说中的情爱抒写大都借用中国古典小说及传统武侠小说常用的"一男数女,众星拱月"模式,主人公三妻四妾,拥有一个皆大欢喜的"大团圆"式结局是此类小说的通例,从形式上看,金庸没有超越这种模式,但他笔下的人物却有着强烈的现代心理意识,这种"旧瓶装新酒"的翻新既赋予了旧形式新的意义,更重要的,这种写情也使他笔下的情爱故事更能契合现代人的心理,而且,金庸的爱情故事绝大多数以悲剧收场也表现出不同于传统武侠类小说的情爱观.  相似文献   

14.
路遥在他的一系列小说中都始终不变的表现了悲剧这一主题。平凡世界里的爱情,总是充满了现实困顿的磕磕绊绊。真诚的爱情,往往要经受人们潜意识中的悲剧宿命的磨难,最后幸存的爱情几乎成了一种理想。短暂的美好和永恒的苦难相比,甜显得那么奢侈,正如沈从文先生说的,美丽的总留下忧伤。此文想讨论的正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的悲剧爱情。  相似文献   

15.
对金庸小说中众多美女围绕一个男性英雄的爱情模式,研究者多持批评态度。本文认为,金庸小说的这一模式乃是由其进步的女性崇拜情结决定的。这一模式使女性情怀、女性之美在金庸小说中成了与英雄胸襟、英雄侠义并驾齐驱的一个看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基.德.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一生》和短篇小说《保罗的夫人》中主人公的爱情遭遇来管窥莫泊桑本人的爱情观,继而得出莫泊桑宿命论的爱情观:他是幻想美好爱情的,但他对爱情所持的态度却又是悲观的;他是不相信爱情的,无论是否建立在婚姻上,因为在他眼里爱情就像一场虚无飘渺的游戏。  相似文献   

17.
福斯特在他的五部长篇小说中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经历,阐述了五种不同的爱情模式以及一种不变的友情模式——同性间的友情,进而指出爱情的短暂,友情的恒久。福斯特在作品中表达的对爱情和婚姻的思考和看法,对当今社会人们的爱情观、友情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石康情爱小说在世纪之交爱情主题流变中的屈从与挣扎,认为石康没有规避物质大潮对爱情的冲击,也没有让自己的爱情知觉被铺天盖地的商业化大潮所吞没。石康系列作品中的爱情之路虽然曲折,但他一直没有放弃为世纪之交的爱情主题增添几抹亮色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在陶然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中,"乐感文化"退隐而去,"悲剧色彩"彰显出来。细读其作品,会发现其中差不多所有男女互动的爱情故事当中,最终都是以中年男子的悲剧命运而告终的。  相似文献   

20.
俄国作家蒲宁爱情小说的主要思想艺术特点是社会现实内容淡化,在爱情中追求灵与肉的统一,爱情的悲剧性结局,不塑造典型人物等。其爱情小说要达到的目的,与其说是塑造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毋宁说是探讨爱情的法则,人物塑造描绘只是工具和手段,服务于他对爱情的研究。他的爱情小说继屠格涅夫之后开创了一代新文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