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美国华人基督教会的族裔特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有相当数量的华人适应主流的宗教信仰体系,皈依成为基督徒.不过,与此同时,他们并未完全抛弃其族裔特性.他们多组建了独立于主流宗派之外的华人教会,用中文服务于华人信徒,并开设免费的中文学校,教授土生华裔子弟学中文、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华人教会还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一些中国传统风俗,比如节日庆祝活动;并有选择地继承了某些中华传统价值观,特别是儒家道德伦理.华人基督教会带有族裔特色的教育和文化活动有助于维系华人信众的中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2.
华人基督徒是近代以来中西文明对话的产物,北美华人基督徒依托华人教会,保留了华人特色,具有较强的社团影响力和很大的包容性,借助现代传媒,也具备了发达的组织传播能力.北美华人基督徒是华人移民在海外进行“中国价值观”探索与实践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通过一种新的方式传承并更新了中国文化,凝聚了软性的中华力量,并通过基督信仰彰显了华人力量的全球性影响力,对中国软权力建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部崛起规划的出台,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中部崛起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种要素的高效运作。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地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资本、技术与劳动力三大要素。而实现这三大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有效途径就是引进区域性战略投资者。作为本课题组提出的创新性概念,其具有不同于一般意义招商投资的显著特点,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在崛起进程中面临资本瓶颈、技术创新缓慢和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等诸多因素制约的中部地区,作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1823年在巴达维亚出版的<三字经>是新教传教士麦都思撰写的第一种布道手册.作者虽然在创作形式上套用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的文体结构,但并不是简单地将欲要传达的基督教教义构建在一种有韵有序的中文三字结构中,其创作过程内含了一个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转化过程,是对当时既有的问答体布道手册的一个形式上的突破.同中国传统<三字经>带给华人蒙学教育的影响一样,基督教<三字经>仿照中国传统<三字经>的文体形式并因袭其文本的社会功用,成为一种适合在学校使用的宗教启蒙读物,并给新教在南洋地区所面临的文化竞争提供了有利的一面.麦都思的<三字经>不单在形式上有效缓和了中文口授与识字水平之间的对立,在内容主旨上也充分体现出新教传教士对异文化的一种观察视角,以及在与异文化对话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1939年冬,抗战烽烟已弥漫大半个中国之时,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以下简称"边部")在四川成都正式宣告成立,一场旨在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从事社会服务及福音传播的边疆服务运动由此拉开序幕.边疆服务运动历时约16年,贯穿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及新中国建立之后的社会转型时期,先后建立川西、西康和云南三个服务区,在广大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诸如生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调查及布道等各方面工作,卓有成效,受益人数众多,其辛苦遭逢、惨淡经营之状可以想见.时隔境迁,曾经轰轰烈烈的边疆服务运动的历史痕迹已被"雨打风吹去",以至于时人对其的了解多为只鳞片爪,停留在一知半解之上.  相似文献   

6.
部分大学生对基督教表示兴趣和关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章使用观察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发现信仰环境的神圣、和谐友好对大学生基督徒具有强大吸引力,以情布道的方法有利于大学生基督徒的信仰认知。基督教对部分大学生的上述影响引发我们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引子当今世界,华人企业和华人企业家可以说是遍布全球。作为一个古老民族的传入、当代世界经济的弄潮儿,华人企业家这一群体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什么呢,或者换句话说.华人企业家的内在追求应该是什么呢?本文提出“现代儒商”的概念。“儒商”古已有之,从孔子的大弟子子贡到明清的徽商,他们既是虔诚的儒家信徒.又是精明的商业奇才,在中华的大地上留下了许多生动的故事。例如,子贡货殖,臆则屡中.与国君分庭抗礼,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就是一个流芳千古的佳话。当今世界的商场竞争,其地理范围要厂阔得多,经济内容要丰富得多,文…  相似文献   

8.
"教案"——反基督教事件语境下基督教信仰与近代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剖面。19世纪后半叶,中国基督徒和非信徒之间的对立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基督教信仰和中国传统信仰之间的对立;第二,围绕祖先崇拜和丧葬等日常问题发生的对立;第三,民间秘密宗教与基督教会之间的对立。但是,这种对立并不是绝对的,在地方情景下,当宗教感情的龃龉和日常生活的矛盾消解后,被称为"洋教"的基督教已然成为中国混合宗教大家庭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9.
早期道教在其形成和发展中,采取四"以"的传播方式:一以符水和药物治病传道;二以教民思过和抗争播道;三以教团组织行道;四以壮大神威布道,各种独特而有效的传播方式,使早期道教得到迅速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1922年开始,绥远地区相继出现了当地人办的教会.其中,对绥远地区影响较深的有神召会、自立会、耶稣家庭、基督徒聚会处.根据神召会、自立会、耶稣家庭、基督徒聚会处的不同特点,对绥远地区自立教会的界定亦有不同观点.其中既有认为神召会是本土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自立教会,也有持自立会开创了绥远地区自立教会的先河,亦有将基督徒聚会处视为名副其实的自立教会的观点.实际上,耶稣家庭才是绥远地区真正的自立教会.  相似文献   

11.
周玲  唐靖 《学术探索》2012,(7):136-140
为了在中国社会开展有成效的传教工作,基督教传教士经过长期的摸索认定,必须在各地建立医院和开设学校。因此,公益慈善事业成为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助推器。从晚清以来,柏格理及其所属的循道会会在昭通及附近地区做了大量的公益事业,涉及教育、卫生和社会改良等多个方面,客观上促进了滇东北地区社会的发展。但这些事业毕竟属于外国教会管辖,其动机常不可避免地招致中国官民的共同质疑。因而在南京政府建立后,开始逐步采取措施对包括昭通在内的中国西南部外国教会事业进行抵制。不过从事后的成果来看,由于战乱频仍,这些政府事业的有效性并不太高,其最初的目的实际上也并未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2.
18 4 0年鸦片战争后 ,帝国主义以宗教作为侵略的工具 ,兴办各类教会学校 ,广州作为当时对外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是传教士居多 ,教会学校办得较早、较多的地区。教会学校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的产物 ,它的创办对广东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教育主权 ,造成中国民族心理的创伤 ,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广州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务杂志》是在华基督教会办刊时间最长的英文期刊,代表了主流教会和传教士的思想和见识.其刊载的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评论,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近代来华新教传教士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态度和看法.新教传教士主要把中国小说当作中国人道德观念的样本,并籍此来了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同时,他们对中国小说的态度带有很实际的传教的意义,他们比天主教传教士采取了更为灵活主动的策略来适应中国本土文化,对中国小说的这种态度正体现了他们为传播宗教而采取的文化适应政策.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西方传教士通过创办慈善救助事业以实现其传教之目的。传教士在华创办的医疗、慈幼、灾荒赈济等慈善救助事业广泛地践行了西方社会先进的施救理念与模式,为中国社会救助实践树立了新的榜样。在中西救助实践的比照下,中国社会救助事业逐渐开启了学习西方,扬弃传统的近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中国,男女平等思想的最早输入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基督教会和传教士进行的。传教士对男女平等思想的介绍与传播,影响了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妇女风俗的改良和妇女地位的提高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基督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妇女的处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蒙学西化教育模式构想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蒙学西化教育模式源于鸦片战争前来华传教士的构想,但国内学术界对其有关中国蒙学教育改革思路的探索至今未进行过研究.本文以来华传教士创办的英文期刊<中国丛报>为中心就此课题进行论述,分析这一时期传教士对中国传统蒙学教育的观点与由此开始的改革之路探索及其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代来华新教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外创办了一些中外文报纸期刊 ,作为其传教的手段 ,《印支搜闻》即是新教传教士在马六甲创办的最早的外文期刊。这些报刊开我国近代报业之先河 ,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创办、出版机构的建立以及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均起到重要作用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传教士东来与西学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大正 《齐鲁学刊》2004,1(6):43-47
从唐朝初年到清朝灭亡千余年间,中西社会历史背景的差异和中国封建统治者对外来传教士执行不同的政策,决定了传教士进入中国的逆顺难易有所不同,在中国所处地位和作为也不尽相同。传教士东来经过了从时断时续发展到持续不断,从以个人来华、在上层中间活动为主发展为以团体来华、深入民间活动为主的历史过程。传教士东来中国不仅手捧圣经,同时也负载着西方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在较高层次上从事文化交流的某种素质和条件,除了传播"福音"之外,还参与了众多的科学文化活动,扮演着传播"西学"的重要角色,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晚明西方传教士将基督教伦理学关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以爱上帝之心爱人、要爱你的仇敌等观念带到中国,促进了有新思想的中国哲人对尊卑贵贱等级名分是否合理、等差之爱局限性何在、为什么对恶人也要宽容甚至还要爱仇敌等问题的思考,并就这三个问题与传教士展开了深入的对话。对话使中西伦理学的异同得以呈现,显示出两者在相通之处的微妙区别,在表面上的相异之处又有某种深层次的相通,从而促进了相互理解。中国哲人以多元开放的眼光看待中西文化,借鉴西学,汲取墨学,改造儒学,综合创新,从而推进了中国伦理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一种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到清代以后,已完全腐朽。自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来华新教传教士以《万国公报》为主要阵地,围绕考试内容、文体、目的、后果对科举制度进行批判。批判的官辞激烈程度、系统性、深刻性超过了当时中国开明士大夫;批判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国推行西方文化教育及其新式学校教育制度。但是,西教士很少有人明确提出废除八股文及其整个科举制度,在这点上,则只能由中国开明官员和思想家提出并完成。当科举制度废除后,西教士既非常赞成,又批评新学堂与科举制度藕断丝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