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政府采购(GPA)的效应对于地方经济十分重要.购买性支出也称为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主要反映在数量的绝对值和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的增加上.政府对于公共品的消费性支出是一种常态,会有无效益或者市场失灵的嫌疑.凯恩斯对于有效需求理论的分析和乘数效应模型的研究表明,如果严格按着规则进行政府采购,会产生较大的乘数效应,这个效应会带来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2.
谢舜  魏万青  周少君 《社会》2012,32(6):86-107
本文利用CGSS2006数据库,对政府转型下的宏观税负、民生财政支出和地区收入差距等与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1)宏观税负对居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负影响;(2)总体而言,政府公共支出增进了居民的主观幸福感;(3)从公共支出结构看,地方政府基建投资对于城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负效应,政府用于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的支出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效应;(4)科教文卫支出与社会保障支出对市民与外来人员幸福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中国县级决策者主要对上级负责,追求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率,而非居民福利最大化,导致其财政决策偏向生产性支出。基于2067个县(市)2001-2005年财政经济数据的实证检验,为县级财政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生产性支出偏向严重地妨碍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和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逐步增强县级政府满足本地居民需求的激励。  相似文献   

4.
朱殊洋  徐跃华 《探求》2014,(5):105-107
如果就业增长率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那么劳动密集度为逻辑函数,这意味着分工所带来的就业会趋于饱和,从长期看会出现失业,但是在拐点之前是就业均衡的。如果就业增长率受到就业空间的约束,则在就业高弹性情况下就业增长率会高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因而会出现就业均衡;反之,如果就业是低弹性的,则就业增长率会低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但是从长期看趋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密集度的提高未必导致就业的增加,即两者的正向关系是存在条件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从政府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划分来看,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上政府消费支出对居民消费均是挤出的;政府投资支出则是挤入的。从政府支出的功能性质划分来看,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上经济建设支出对居民消费都是挤出的,而教育文化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则是挤入的;只有其他项目支出在长期上对居民消费是挤出的,在短期上是挤入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提出一个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的公共债务模型,并采用80个国家2001-2018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在多因素交互作用下,公共债务率如何作用于生产性政府支出,进而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不是一种简单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和异质性的交互关系.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受到税负大小的影响,而且也受债务率的影响,这些因素会交叠在一起产生作用.面对新冠疫情冲击,建议政府在充分发挥公共债务积极作用的同时,严控债务增量和结构,警惕债务上升所引发的财政和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的供给主要受到总人口规模变动、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以及劳动参与率三个因素的决定。本文在系统分析了北京市劳动力供给以及三个主要决定因素历史变动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解方法,定量计算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述三个因素在北京市劳动力供给量变动上影响的重要程度。结果发现,在整个90年代,北京市总人口规模增长对劳动力供给变动的影响很大,但从90年代中期以来,劳动参与率变化的影响逐渐增大,成了近年来北京市劳动力供给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变化的影响始终存在,但相对影响程度不太明显。今后劳动力供给的变化,不仅取决于这三个因素各自的变动趋势与大小,更取决于它们作用的相互耦合程度。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失业保险金支出与公共就业服务联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北京市失业保险金在公共就业服务上的支出为主题,以失业人员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失业保险金促进就业的作用及公共就业服务效果进行深入调研,客观分析与评价了北京市失业保险金在公共就业服务上的支出效果,旨在找出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保障公共支出省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借鉴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的经典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依据中国31个省份的年度截面数据对影响各省社会保障公共支出水平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模型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各省级政府的社会保障公共支出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政府力量是造成各省社会保障公共支出水平差异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单位体制因素,再次是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相似文献   

10.
袁端端  唐悦 《东西南北》2014,(13):35-37
企业认为,公布中药有毒成分是政府规避责任,将用药风险转嫁给了医务人员和消费者;学界则认为,中药品种保护不仅让企业丧失进取心,"出海"受阻,更带来诸多不良反应风险。解"毒"风波一个守了26年的秘密,终要大白于天下。2014年4月,云南白药修改了药品说明书,正式宣布配方中含有"草乌",草乌中含有乌头碱等生物碱,其块根有大毒,但入药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相似文献   

11.
农业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增长拉动了农业生产值的增长;农业生产值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基本建设支出将以一定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增长对农业生产的增长表现为负冲击,也就是说农业生产的增长量在减少,这是符合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业生产的短期效果没有长期效果明显稳定,即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业生产总值有稳定的推动作用,这一研究结论与相关文献研究的结论相一致。当前,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改革公共产品二元供给制度,利用法律手段与创新方式,建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农业基础设施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12.
对2014年湖北省农村老人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农村老人领取的养老金平均可以应对其21.5%的生活消费总支出和37.3%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如果以当前70元/月的标准计算,基础养老金平均来说可以应对农村老人27.2%的生活消费总支出和47.0%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虽然农村老人认为当前的社会养老保险对其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却普遍认为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待遇偏低,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障能力不足.可以满足农村老人基本生活需要的养老金均值为267元/月.对基本生活资料的消耗能力或生活质量、 养老风险感知状况均显著影响了农村老人对养老金的需求数量,农村老人对基本生活资料的消耗能力越强或生活质量越高,对养老风险的感知越强烈,则其对养老金需求的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13.
政府影响经济增长机制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主要是一个制度问题政府界定产权、实施产权,以提供一种生产性的制度;政府制定生产计划和宏观政策以弥补制度的非生产性;通过国有企业使得制度更有生产性.这样便将政府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融入了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内.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会对人口流动和规模、经济增长、教育、生活环境产生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而间接地影响到公共卫生的支出.基于中国287个地级以上的城市1999-2011年期的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工具变量法和两步系统GMM的计量方法进行经验分析,发现无论城市化数量还是城市化质量都显著地促进了公共卫生支出,并且城市化质量的促进作用要远远大于城市化数量的作用.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质量的不断提升,政府应该加强公共卫生支出以满足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 当前,在整顿改革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过程中,对实行什么样核算形式的问题产生了争议。有的仍然认为“大集体”就比“小集体”先进,共负盈亏就比自负盈亏优越。因而把由共负盈亏变回到自负盈亏视为“倒退”。而实践证明它不仅不是“倒退”,恰恰是前进。 众所周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乃是商品经济的经营原则。它是指生产者的收入和分配完全取决于生产者自己的经营成果,生产成果与收入分配直接挂勾。如果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就盈了,盈余完全归他自己占有;如果他的商品所支出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  相似文献   

16.
政府不合理支出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萌  许叶萍 《唐都学刊》2008,24(2):125-128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乱建楼堂馆所的现象严重且屡禁不止,该现象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本文以公共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为立足点,分析了政府不合理支出的来源及其难以控制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及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贾娜  吴丹丹 《求是学刊》2013,40(2):52-59
根据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在控制了企业的创新倾向后,研发支出对企业申请专利的影响仍显著为正;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无论采用何种指标,人力资本对自主创新成果都具有显著、稳健的促进作用。当以人力资本与研发支出的交叉项作为解释变量时,没有显著证据证明人力资本能够提高企业研发支出的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8.
童玉芬 《求是学刊》2007,34(5):49-54
劳动力的需求状况是决定和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而它本身的变化也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本文使用最新统计数据,采用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对北京过去20余年劳动力需求变动过程分析的基础上,从北京的经济增长规模、产业结构的变动以及经济增长方式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北京劳动力过去若干年来劳动力需求变动的影响,得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最后从战略高度提出了相应的增加就业需求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问题银行是正常银行的对称,在激烈竞争的金融市场条件下,即使存在良好的银行监管机制,也不能避免银行经营出现问题而成为问题银行.对问题银行的识别一般是建立在银行评级系统之上的,即先评定银行风险等级,再根据等级确定问题银行.问题银行形成有内外原因,宏观因素基本上属于外在原因,而微观因素则属于银行的自身原因,如果内外因素结合则可能形成系统性的银行危机.由于问题银行具有强烈的负外部性,政府为促进银行业的的健康发展必须对其进行干预并且采取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因此,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以及银行接管制度是政府为问题银行摆脱困境而作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对股价指数变动影响因素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证券市场股价指数的变动是受多因素影响的.股价指数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其波动与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同步.货币政策包括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央行政策操作改变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影响利率,利率与股票价格成反向关系.扩容是迅速扩大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就资金面的变化而言,扩容对股价指数的影响属于利空题材.加入WTO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会加速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有利于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有利于中国证券市场主流热点及板块的产生,有利于激发中国各行业的竞争意识,加速企业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加速重组、联合、兼并的进程,提高综合竞争力.同时,加入WTO,外资必然以各种面目染指中国股市,国际游资或炒家会乘机而入,给中国股市带来更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