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话语体系,是国家软实力的显著标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逻辑运演与实践运行上体现出密不可分、水乳交融的内在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实现现实联动。只有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静态支撑、动态联缀,才能更好构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价值向度,强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全球东西方文化交织渗透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树立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自觉与自信,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深入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内涵、本质和时代价值,提出增强价值观自信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益实践范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与超越,体现了传统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机统一。通过理论灌输、营造氛围、榜样模范和实践养成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对形成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常态和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渊源关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值得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进行认真全面的探究.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内容对应、历史实践等要素进行赋值,再用SPSS客观解读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建构新时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1.从传统文化中寻"根"铸"魂";2.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3.规范教材的编著和榜样教师的示范;4.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渊源关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值得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进行认真全面的探究.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内容对应、历史实践等要素进行赋值,再用SPSS客观解读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建构新时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1.从传统文化中寻"根"铸"魂";2.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3.规范教材的编著和榜样教师的示范;4.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同时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其中的优秀成分更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高度契合,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只有充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作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完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战略任务,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多元思想和文化的挑战,应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借助新媒体技术传播、打造优秀校园文化活动等举措,引导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科学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辩证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的升华与超越。  相似文献   

9.
全球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产生的冲击波,被传播迅速的互联网放大,对各民族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多元价值共存的背景下,要形成全社会的价值共识难度加大。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和与礼、德与责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资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跳出西方话语体系,又要展现人类现代文明思想成果,就需要充分唤醒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的自觉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适宜的气候、土壤生根发芽,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弘扬和现代转换,可以事半功倍,有效整合社会意识,增强民众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和思想源泉.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要想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就必须对其进行现代转换.进行现代转换需要明确转换的前提、重点和关键.转换的前提是坚持客观性原则,反对两种极端思想主张;转换的重点是坚持创新性原则,勇于创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转换的关键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公民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相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于其多元共构、多族一统。因此,在这种认知上必须要有求同的意向,而不该人为地显异,更不能因为排异而导致分歧、彼此生分离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然也有宗教的内容,对这一内容,不能完全排拒、彻底否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与今天中国宗教的爱国、爱教、爱人,以及其所体现的真善美圣、忠诚贞爱,都可以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2.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友善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并不是传统文化的友善思想的简单复制,而要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弘扬友善价值观,需要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入手,使四者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培育具有强大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思想保障,而且本来就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今世界激烈的思想文化交锋、西方社会与非西方社会实现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共同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民族复兴与国家崛起必不可少的精神保障。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中,应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多样性与主导性的三个辩证统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濡染和塑造青年大学生的心灵与人格,引导其自觉守护民族精神命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厘清三个基本问题,一是核心价值观的存在状态,二是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过程,三是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我国每个公民的日用常行中,具有鲜活性、大众性、日常性和崇高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众的习与性成中孕育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依照社会成训我们可以从口头语言、社会活动、大众传媒三维来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土壤和文化基因。其中,中华"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念、元素、功能以及效力等方面具有多维"契合性",特别是中华"孝"文化在宣传教化、文化熏陶、榜样示范以及实践养成等方面的经验和启示,对于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儒家“修身”思想强调个人提升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人格上的自我完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旨不谋而合。借鉴儒家“修身”思想,有助于拓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破解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困境。  相似文献   

18.
儒家思想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治国理政、立德树人等丰富的价值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儒家思想文化精华,结合时代风貌,延续了其中的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内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人民发展需求的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滋养的基础上,其时代价值必然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9.
古代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超越语言文字本身的德育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是塑造优秀品德的文化沃土.大学的传统语言文化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头脑;认真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习、传承、传播三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以生为本,以德为先,全过程、全方位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源与流、破与立、血脉与灵魂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和法家文化的精髓,并赋予其时代特色和当代价值。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坚持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平台,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和而不同,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