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是一个性格怪僻的老人,它总是在悲剧性的二律背反中蹒跚行进。当资产阶级利用市场经济这一强有力的经济发展手段“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的时候,它同时也带来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危机、思想的颓废、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横流。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能力的发展”要想“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就必须“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手段和必经阶段。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使得市场经济在“产生出个人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学术界似乎存在着一种勿庸置疑的看法。即认为“道”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的出现,理所当然地始自老子。但事实上,早在《左传》和《国语》中“道”就已经完成了由一个具体对象的名称——道路向哲学概念的上升和抽象(详见拙文《“道”的哲学抽象历程》,《文史哲》1992年第6期),而老子的贡献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道”由一个一般的哲学范畴明确地上升和抽象为一个统摄宇宙和人生的最高本原或本体概念。但是,老子为什么要选“道”来作他的最高哲学范畴,老子又是如何把“道”由一个一般的哲学范畴提升到自然和人的最高统摄物的位置?笔者试图就此进行初步的探究,并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南。研究和把握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科学体系,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不揣浅陋,从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向、我国教育事业的基...  相似文献   
4.
“仁”和“礼”到底谁高,这是孔子思想中一个久有争论的问题。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争论总是伴随着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就是:想把孔子向上抬一抬的人就大讲其“仁”,以“仁”为孔子思想之核心;想把孔子往下压一压的人则大讲其“礼”,把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归结为“礼”。“仁”和“礼”好象成了抬高和压低孔子的依据,这是极不应该的。我认为:“仁”与“礼”就其实质而言不存在谁统摄谁的问题。“仁”是属于孔子伦理学的范畴,而“礼”在通常情况下则属于政治学的范畴,我们知道,处在不同学科中的两个概念是不能比较谁高谁低的。然而“礼”在有些时候又同“仁”一样作为一伦理范畴出现,这就是“礼”作为外在的强制又可以化为内在的自觉,从而影响、控制个  相似文献   
5.
<正> 过去我对于孔子有时把“仁”放得很高、有时又把“礼”放得很高、有时似乎又是天命最高感到不解,对学界关于“仁”、“礼”关系的纠缠也有迷惑。近日偶读《论语》诸书,顿然有悟,深感孔子之言“仁”、言“礼”、言“性与天道”,皆落脚于一个“行”字。孔子颠沛一生、孜孜不倦,为的正是这个“行”,“行”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6.
“道”的哲学抽象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是中国哲学所独有的一个重要范畴。“道”之所以能由一个表示具体事物的概念抽象为一个哲学范畴,首先在于其自身的字形结构及特有蕴义。《诗经》中以“道”喻理,开始与其本义分离。《尚书》中的“道”则渗入了好恶、正直、法则、理义等含义。《左传》、《国语》中社会规律、人伦法则、自然规律逐渐向“道”融合,“道”向哲学范畴的升华和抽象可以说已经完成。老子的贡献则是在此基础上把“道”由一个哲学范畴明确地上升和抽象为一个统摄宇宙和人生的最高本源或本体概念。  相似文献   
7.
近读邹化政教授的新著《先秦儒家哲学新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新探》),感到作者在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清理和研究上,展示了独到的视角。诚如张岱年先生在该书序中所评价的,本书“对于儒家思想探赜索隐、辨微勾玄,确有独到之处”。通读全书,有这样几个鲜明特色: 一、以总体性哲学的标准剖判儒家哲学,重新确立了其在世界哲坛中的地位。《新探》是从阐述其与众不同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8.
物质和精神概念的形成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最初进行哲学思考的先哲那里,还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因此,既不会有纯粹的物质一般的概念,也不会有纯粹的精神一般的概念。这就是围绕老子的“道”出现唯物、唯心之争的基本原因。考察中外哲学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在古代哲学中大量存在着物质和精神的互渗现象,而且这种互渗现象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历程中还隐约可见。要想真正掌握人类思维和认识的发展规律,必须克服削足适履的研究方法,以全新的视野和方法还古代哲学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9.
《易经》是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可是,我们的祖先究竟为什么要建构这样一个繁密的体系呢?如果我们能从《易经》的思维模式和心态追求方面予以考虑,就不但可以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而且还能够发现《易经》在中国哲坛和思维发展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同时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其中的优秀成分更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高度契合,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只有充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作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完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战略任务,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