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传统舆情相比,网络舆情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的实践中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应该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完善网络舆情工作制度,建全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创新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网络法律体系等方面着手,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白月 《领导科学》2020,(8):32-35
当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舆情处置和舆论引导方面存在认识不到位、回应发声"时度效"欠佳、舆情应对处置不得力、舆论引导效果不够好、治理能力有短板等问题。领导干部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思想观念要从被动应对变为主动作为,工作方式从单打独斗变为协同作战,风险化解从应对在后变为防范在先,回应关切从瞻前顾后、遮遮掩掩变为抢占先机、应回尽回,舆情应对从查删封堵变为疏导化解,舆论引导从应景式的点到为止变为侵入式的掌握话语权,正面宣传要点面结合、精准有效,舆论环境要增强向心力、形成同心圆。  相似文献   

3.
当前,网络舆情已成为整个社会舆情中反应异常灵敏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一些重要的社会事件发生后,借助于网络迅速演变成为产生巨大影响的社会公共事件。在一段时间内,围绕这些事件形成的网络舆论及其舆情底蕴,都得到了充分的表露,并成为不可忽视的无形力量。尤其是监狱所发生的一些事件诸如“躲猫猫”、“冲凉死”等事件通过网络媒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社会公众也将视线集中到监狱以及相关的监管场所,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监狱工作应对网络舆情所采取的积极、合理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4.
孙轶 《决策与信息》2013,(11):70-71
网络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巨大。公权机关网络舆情应对中存在对舆情苗头反应迟缓、对信息公开遮遮掩掩、对舆情信息删除堵封、时危机处置忙乱无序等问题。因此,要在坚持及时、坦诚、第三方、柔性引导与外在规制相结合的原则上,结合网络舆情舆论潜伏、网络围观、争辩聚合.影响消退讶个阶段的变化规律,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构建科学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拓展了高校网络舆论传播空间,给传统的高校网络舆情格局带来了革命性变化,高等教育舆论环境纷繁复杂,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相关话题造成一定的冲击。在新的网络舆论环境下,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管理高校网络舆情,已成为大数据视域下考验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和管理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主要类型和主要特征,指出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社会,无论是网络推手炒作谣言,还是官方微博积极应对,都可视作舆论领袖在舆情演化过程中发挥传播影响力。本文将舆情演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分别应用不同的仿真模型对不同作用舆论领袖的传播影响力进行分析。第一个阶段是舆情危机爆发阶段,即舆情危机"从无到有",分析网络推手在该阶段的扩散影响力,以SIR经典传染病模型为基础,构建包含有网络推手作用的扩散影响力模型;第二个阶段是舆情危机平息阶段,即舆情危机"从有到无",分析官方微博在该阶段的证伪影响力,以Lotka-Volterra竞争关系模型为基础,研究官方微博如何发挥证伪影响力与网络推手进行博弈。结合具体舆情实例对阶段式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并提出如何根据舆论领袖不同传播作用应对舆情危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帮助决策者打击网络谣言、平息舆情危机。  相似文献   

7.
杜芸 《经营管理者》2013,(29):267-26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民人数的集聚膨胀,网络舆情在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越发明显,完善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有助于政府有效的引导事态发展。本文对当前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引导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基层政府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存在理念偏差、信息公开不健全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层政府应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畅通群众舆情表达机制等网络舆情引导策略,以提高基层政府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对网络舆论日益关注和重视,在日常工作中也越来越多地注意利用网络征集民意、收集舆情,有重点地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但网络虚拟性、开放性的技术特点造成了网络舆论的分散性、冲突性和难控制性。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课题,地方政府在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加强舆情发布和新闻处理,做好舆论引导,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新考验和新课题。不断提高突发性事件的新闻和舆论处理能力,为事件的妥善处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最大限度降低和消除因突发事件引起的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微博的异军突起,官方和公众话语权的整体格局正在悄悄发生变化。政务微博的兴起与繁盛是党政机关适应时代潮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面对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危机多发的社会现实,党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必须把握微博舆论的传播规律,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以政务微博为武器,抵制不实消息,掌握舆论的主导权,将舆情危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本文对当前政务微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即时性和突发性特点,内容多元且分散,互动性强,影响广泛。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学生的思想动向,同时也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新挑战。在新时期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不仅要建立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处理与反馈工作机制,还要积极构建校园网络主流文化;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以自律的方式引导网络舆论,还要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培养一批活跃的舆论领袖。  相似文献   

12.
身处网络信息时代,突发事件频发,随着网络媒介的深度介入,一些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事件方面,往往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应对体制机制不健全、应对时效滞后、综合应对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偏差。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就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事件应对的体制机制建设、应急预案制定、网络舆情引导、网络技术监控、网络舆情应对的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完善网上网下综合防控体系,提升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身处网络信息时代,突发事件频发,随着网络媒介的深度介入,一些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事件方面,往往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应对体制机制不健全、应对时效滞后、综合应对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偏差。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就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事件应对的体制机制建设、应急预案制定、网络舆情引导、网络技术监控、网络舆情应对的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完善网上网下综合防控体系,提升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沧源佤族自治县地处中缅边界中段,是临沧市唯一的革命老区县,也是一越千年的"边疆民族直过区"和反渗透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全县不断加快媒体建设,在应对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舆论引导上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也存在着机构及编制、队伍建设、思想认识、舆情收集、思想教育与舆论引导工作的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同时,面临发展带来问题不断增加、开放带来新情况新问题、网络带来舆论难以驾驭的形势,对抓好热点难点问题舆论引导工作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覆盖不同群体、横跨不同领域、超越传统媒体的全新平台,并且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对我们加强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重大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不断提升快速应对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及时有效处理网络舆论危机的能力,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的新任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张珂 《领导科学》2012,(14):40-4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民群体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于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网络已经改变了我国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并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场,网络舆情也随之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风向标之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学会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严峻挑战。为此,必须认真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形成方式、传播路径和发展趋势,科学应对,使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成为实现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政府汲取民间智慧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7.
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必须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一要确立政府部门主体地位,明确各级政府网络舆情管理职责;二要把握网络舆情管理原则,建立完善各级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三要明确网络舆情管理分工,科学制定舆情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四要持续监测网上舆情活动,实时掌握网络舆情热点动向与动态;五要统一指挥部署应对预案,有效掌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变化;六要建立网络舆情评估制度,切实做好舆情统计分析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8.
当前网络已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池塘",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舆论格局.开放、理性、稳定的声音构成了"池塘"的正常生态,但网络舆论燃点低、噪音大、可信度差等负面特点也带来了语言暴力、群体极化、网络围攻等不良行为,破坏了"舆论池塘"生态,侵犯公众知情权,出现此起彼伏的舆情危机,我们称之为"水葫芦"现象.  相似文献   

19.
刘静  沈阳 《决策》2012,(6):74-76
“自媒体”时代促成了传播到互播的转变。地方政府一再因为“树”而卷入舆论场,考验的不仅仅是地方政府如何有效应对并引导网络舆情。 从舆情关键词看“青岛种树” “种树风波”将青岛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是继“南京梧桐移植事件”、“合肥芜湖路梧桐移植事件”后,地方政府再一次因为“树”而卷入舆论场。  相似文献   

20.
徐斌 《决策与信息》2010,(8):101-101
近几年来中小学在突发事件面前受到公众和媒体高度关注。中小学如何在网络时代提高在突发事件面前的舆论应对能力,是新形势下对中小学执政能力与管理水平一项重要考验。由于学校在突发事件面前缺乏相应的应对机制和经验,信息公布不及时,致使谣言伴随着网络超时空和地域无限传播,让学校陷入舆论的被动中。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技术保障制度、网络“把关人”制度等措施是落实中小学网络舆情处置机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