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代中国,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而后进入封建社会,这是中外史学家所公认的。但中国奴隶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如何,它与别的国家不同之点何在,则至今还是历史学界尚在探索的问题。我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有一些个人想法,现在写出来,请大家指教。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关于奴隶社会历史地位的讨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奴隶社会是不是继原始社会之后人类社会普遍必经的一个社会阶段,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议的问题。1957年,雷海宗、李鸿哲二同志,曾从生产力(生产工具)、奴隶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等方面,论证了奴隶社会并不是人类社会普遍必经的阶段,奴隶社会在历史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经历过。但在当时他们的观点被看作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以后流行于我国学术界的,几乎只有奴隶社会普遍必经  相似文献   

3.
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个人占有和个人劳动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式。这种经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也还有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它总是依附于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从来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由于受不同的生产方式的制约,个体经济又具  相似文献   

4.
债务奴隶制又称债务奴役制,是剥削因无力偿还借贷而被迫沦为奴隶的劳动者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产生于原始公社解体后的奴隶社会初期,影响着整个奴隶制城邦(又称城市国家)的发展进程,在奴隶制经济发展和政治斗争中产生过重大作用。奴隶社会灭亡后,还以变化了的形式不同程度地残存于以后的阶级社会中。本文仅从奴隶社会商品生产发展中探讨债务奴隶制的产生、废除及其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老子》说到中国古代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奴隶社会?本文提出:(一)在商、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公社农民而非奴隶,不能说商、周是奴隶社会;(二)不能千篇一律地认定原始社会的解体形式都是奴隶社会;(三)有奴隶制存在的社会不一定就是奴隶社会;(四)所谓奴隶殉葬也不能作为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证明;(五)说中国古代使用奴隶作战,不是事实。中国由于没有经过奴隶社会的阶段,长期存在着古代公社的残余影响,形成了后来历史文化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日本俳句促成了“小诗流行的时代”,形成了“汉俳”等诗歌形式.但由于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诗人不同的人生经历,最终使日本俳句与中国小诗、汉俳在情感内涵和表达方式上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呈现出不一样的诗坛风景.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遗传的选择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遗传是指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和能力的社会化(对象化)与个体化(内比)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形式。动物界不具有人类社会所具有的发展样式,动物只有生物个体遗传,后代继承的只是生物学属性和本能,其适应生活的能力只有经历个体生命的全过程才能达到前代所能达到的高度。因此,动物只有缓慢的进化而没有发展。人类具有思维和语言,思维使人突破了生物学的界限,使人得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把自然力转化为实践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大大扩充了人适应生活的能力。语言以及随后发展起来的其它人际交往手段,使人得以结合为社会,使思维活动和对象性活动的成果在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成为可能,并产生了社会文化。人类文明成果的存在和传播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再是个体发育史的简单重复,而是代的递进。动物界所具有的生物遗传发展形式为人类社会的社会遗传发展形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8.
论文精华     
社会主义是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首先,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的,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这种否定,一方面将经历一个两个阶级、两种制度之间的斗争过程,一方面社会主义要在历史的基础上继续创造否定资本主义的物质文化条件的过程。其次,它是社会主义通过改革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社会也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其逐步走向健全、完善和成熟。而且,由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条件、时代环境、国情状况的不同,各国的社会主义在形式和方法上不可能也不应当有统一的模式,这就需要依据各自  相似文献   

9.
不能如此比较用中外比较的方法研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史,我认为是可取的,通过中外比较,既可看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又可看到各自不同的特点.这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研究它的特点,有很大的好处.中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本应经资本主义社会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干扰,中国社会的发展偏离了正常发展的轨道,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除了这一阶段的社会发展不正常外,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纵向考察了政治参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化以及在各种社会形态的表现,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参与,由于人民权利的思想还没有产生发展,经济文化生活水平较低,其政治参与形式比较单一,且实质上并不是个人主义和个人权利本位下的政治参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有了人民权利的思想,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形式日益多样化,制度日益完善,但也出现了政党和利益集团的参与、媒体参与等新的情况,以及参与度较低等政治冷漠现象;社会主义社会是保证人民政治权利得到广泛、真实、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代表着民主的更高级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也对社会主义社会出现的政治参与与政治民主不同步现象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奴隶社会的特征我国奴隶社会与古代世界其它各国相比,其发展规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在具体道路上又呈现出它自己的特征。我们不同意把古代世界千篇一律化,更不赞成把各国历史纳入一个模式中的削足适履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不符合历史实际。承认这一点,乃是  相似文献   

12.
同人类社会曾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一样,人类两性间婚姻关系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是由原始的乱婚→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正象前一种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成就巨大。本文根据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曲折前进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进步恢复、稳步发展、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研究了邓小平在不同时期对新中国教育所做的指导及其教育思想的发展、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精神损害赔偿作为一项民事侵权赔偿制度,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立法扩大其适用范围,充分体现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上的人文关怀.但是,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对法人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目前仍不适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权保护的重视及世界各国立法的交流,维护民事主体的人身利益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精神损害赔偿在立法上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如果以殷商作为图书馆事业的萌芽,那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各个发展阶段上,图书馆都以不同的姿态出现于历史午台上,和政治、法权以及其他文化事业,构成为当代社会的上层建筑,直接的推动或延缓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图书馆事业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也一样经历着斗争,即进步与反动、科学与封建保守的、新的与旧的等等斗争,通过这些斗争,使图书馆事业较前一时期更发展了一步,这些斗争反映在各个时代,又以不同形式、不同内容表现于图书馆事业中,构成了各个阶段的特点出现于社会生活中。同时,还由于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学研究日趋深入,有必要加以系  相似文献   

16.
种姓歧视是印度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来源于奴隶社会的种族征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制度,在现代印度,尽管已经从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但由于印度教的深刻影响,种姓不平等仍广泛存在于印度社会,成为影响印度社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虽然<周易>是一部具有丰富的辩证思维、辩证思想的光辉著作,但辩证思维、辩证思想与辩证逻辑(科学)是根本不同的;<周易>中八卦、六十四卦的符号系统根本不是辩证逻辑形式演绎系统;在距今2500-3000年的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根本不具有创建辩证逻辑形式演绎系统的条件.因此,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只有辩证思维、辩证思想,没有辩证逻辑科学.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七年七月,唐兰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从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文字看我国最早文化的年代》一文,其中提到:“关于大汶口文化,有的同志认为是氏族社会末期,我认为这种提法似乎过于谨慎了,大汶口文化已经出现了阶级。”他还列举五点理由,来论证“大汶口文化已经是有文字可考的文明时代”,“从氏族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我们认为:唐兰同志这个论点是值得商榷的。对他所提出的理由,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只同意他所说大汶口文化是家长制家庭这一点,但家长制家庭正是父系氏族社会的家庭形式,正好推翻他所提出“进入了奴隶社会”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从夏朝(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开始便进入了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到了西周,奴隶社会便发展到了它的鼎盛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私田逐步扩大,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正在形成;而奴隶的革命斗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摧毁了奴隶社会的基础。从春秋到战国,是奴隶社会崩溃、封建制度确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生产关系的急剧变化,社会生活的激烈震荡,反映到思想领域,便出现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正> 会计是用以管理经济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较早,水平较高,不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世界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埃及、巴比伦、印度等三大文明古国在奴隶社会,都由于异族的入侵,遭亡国之祸,受到严重破坏。我国的经济文化,在商周和秦汉时,却得到巨大的发展。早在秦汉时代,钢铁“生产过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