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采用CGE模型,得到的结果是在碳关税收取40美元/吨、50美元/吨和60美元/吨情况下,碳关税税率已经接近甚至超过部分出口产品遭遇的反倾销税。其中,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行业遭受增加的关税最大。政府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应对征收碳关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分析了广东省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GDP和就业情况,借用三大产业间的比较方法,通过比较劳动生产率考察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的比例结构,对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发展是否合理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差异指数V,用以测度各行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偏离l的变动趋势。最后对广东省第三产业结构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带头提出的征收"碳关税"的政策,在环境保护的大幌子下限制我国的各项出口。"碳关税"的开征必然对占据我国出口市场一半以上的高碳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因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应主动采取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技术等措施应对"碳关税"壁垒。  相似文献   

4.
全球环境的恶化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碳排放问题,发达国家正在考虑通过对不实施减排的国家征收碳关税。从碳关税提出的背景出发,阐述低碳经济背景下碳关税壁垒的相关特征,运用局部均衡法分析碳关税对我国整体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碳关税的征收将对我国经济和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建议我国企业要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加快研究和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欧美发达国家提出的征收碳关税的背景下,对碳关税的实质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出口产品的碳排放量,分析碳关税的征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提出我国可以通过利用WTO规则进行合理申诉,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参与国际碳排放规则的制定等途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出口农产品征收碳关税所产生的影响,短期会有抑制效应,长期则有促进作用。中国政府和相关农产品企业应理性看待征收碳关税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引发的经济后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碳关税背景下中国主动减排策略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连标  朱磊  范英 《管理科学》2013,26(1):101-111
针对中国能否主动减排以应对美国碳关税的威胁,提出一种基于成本公平性原则的差异化碳税政策,在该政策下碳税给不同国家带来的成本压力几乎相当,中美两国间总的竞争优势在碳税政策实施前后变化不大.通过设置美国对国内征收碳税、美国对国内征收碳税并对中国征收碳关税以及中美两国差异化碳税3种政策情景,运用环境版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探讨中国基于成本公平性原则主动减排是否可以成为一种应对美国碳关税威胁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碳关税不是一个有效的减排政策,其促进减少碳排放和防止碳泄漏的作用非常有限;居民福利和碳排放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表明,中国基于成本公平性原则自主减排优于被美国征收碳关税,并可以应对美国碳关税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戴觅  张轶凡  黄炜 《管理世界》2019,35(6):56-69
本文采用2002~2007年城镇住户调查(UHS)微观数据,研究中国加入WTO后的进口关税削减如何影响各城市工资的相对增长,从而从区域劳动力市场角度考察了贸易自由化的收入分配效应。利用各行业关税削减幅度的差异以及各城市"入世"前产业结构的差异,本文构建了地区层面的关税削减指标并对贸易自由化的效果进行识别。研究表明:(1)受关税冲击较大的城市工资增长相对较慢。关税下降一个百分点,工资的相对增长率下降约1%。(2)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可贸易品部门,不可贸易品部门受影响相对较小。(3)低技能工人工资受到冲击较大。关税下降一个百分点,低技能工人和高技能工人的工资增长率分别下降1.2%和0.4%。因此技能溢价在关税削减程度大的城市出现更快的增长。本文结论意味着中国"入世"的过程伴随着不可忽视的调整成本和分配效应。居住在受关税冲击较大的城市,并受雇于可贸易部门的低技能劳动力,是受关税削减冲击最明显的群体。因此,在进一步开放进口,降低关税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零售商为Stackelberg领导者的跨境供应链博弈模型,通过引入关税、国际运输成本等因素并分析关税变动对跨国供应链产品定价和各成员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产品关税的增加,国内制造商产品A批发价格会增加、产品A直销价格和境外制造商产品B批发价格会减少,而关税变动对零售商定价决策的影响与消费者价格敏感系数有关;本国加征关税会使得国内制造商利润增加、境外制造商利润减少,而关税增加对零售商利润影响与消费者价格敏感系数有关:只有当消费者价格敏感系数较大时,本国关税上调才会使得国内零售商利润增加;随着境外产品B国际运输成本的增加,产品A、B批发价格会减少,而产品A、B零售价格都会增加,供应链中各成员利润都会减少。  相似文献   

10.
周光凡 《决策》2010,(1):62-63
为什么美国政府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大做文章?奥巴马政府如果推行“碳关税”,中国经济将受到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11.
借鉴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构建建筑业碳关联效应结构分解模型,测算并分析2007—2017年我国建筑业与其他产业部门间的碳关联效应并对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建筑业与其他产业的碳排放关联效应呈现下降趋势,碳排放溢出效应是主导建筑业碳排放总效应的关键,其他产业的碳排放总效应受碳排放乘数效应的影响较大,其他产业对建筑业碳排放的溢出性影响较小;建筑业对工业的碳排放溢出效应最大,其次为服务业、第一产业;建筑业对煤炭开采和洗选、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8个行业的碳排放溢出效应远超其他行业。  相似文献   

12.
碳关税,成为全球议题,引发各个国家、学者的关注和争议,其中涉及到法律、经济、环保等多方内容。本文从环境法的视角,结合国环境法浅议碳关税的提出背景、合理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全球价值链分工和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对有效保护率的测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框架,通过构建新的有效保护率测度方法,整理双边产业关税数据库,揭示了中国关税有效保护率的新发展趋势,并就中美贸易摩擦及其可能的应对情景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表明:2000年~2014年,中国的总体有效保护率从22.25%下降至12.56%,中国国内生产者面临的国际竞争正日益增强.产业的有效保护率水平与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关税的资源配置效应明显.但有效保护率的产业间差异呈缩小趋势,借助关税政策引导产业间资源配置的政策空间在缩窄.中美贸易摩擦会提升中国化学原料及其制品业的有效保护率,为供给侧改革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会降低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的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业的有效保护率,从而对就业造成冲击.不论中国加入CPTPP还是RECP,均可以一定程度上平抑中美贸易摩擦在一些产业引起的有效保护率变化,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三次产业的灰关联矩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勇  曹丽莉 《管理科学》2005,18(6):82-87
灰色系统理论是研究部分信息己知、部分信息未知的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的理论方法.利用灰关联理论中的灰关联矩阵方法对三次产业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三次产业间的关联程度沿着二三产业→一三产业→一二产业的轨迹依次递减,第三产业表现出枢纽地位,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生重要影响;在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中,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构成影响第二产业发展的最强因子,邮电通信业形成影响第一产业发展的最弱因子;与第一产业相比,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各行业的依赖性更为普遍也更显著,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所代表的商贸流通业在三次产业中有着影响全局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履行关税减让义务后的产业有效保护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计算了1997年和2000年中国的加权平均关税税率 ,并根据中国加入WTO正式协议中的关税减让表 ,计算了加入WTO后第8年的加权平均关税税率 ,认为中国的名义关税税率分布将趋于集中和扁平化;根据199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 ,对比了加入WTO前后对83个产业部门的有效保护率 ,除个别产业外 ,有效保护率结构趋于改善。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 ,中国已与世界贸易组织(WTO)各成员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 ,中国正式成为WTO的一员。按照WTO的要求 ,我国将进行一系列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改革 ,削减关税是其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16.
孙文远 《管理工程学报》2006,20(4):125-129,134
本文通过校正模型的方法,利用不变替代弹性效用函数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对中国轿车行业最佳贸易和产业政策进行经验分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轿车行业竞争比Bertrand竞争激烈,并且,外国厂商之间竞争又比本国厂商竞争激烈,但是政府仍然可以通过适当的贸易和产业政策提高本国的整体福利,同时本文研究表明,中国政府实际关税水平比理论模拟值高很多,说明中国对轿车产业保护程度过高.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进一步地降低关税提高本国的整体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7.
构建包含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的碳配额分配及交易减排供应链,其中消费者基于自身低碳偏好进行产品选购,政府基于行业社会福利最优进行企业配额分配和碳指导价设定,企业基于利润最优进行生产和销售。通过建立混合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考虑企业和消费者双重异质性的配额分配及交易机制对政府、企业最优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减排机制能在保持社会福利最优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消费者和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对异质企业的双向和持续性减排激励。消费者低碳偏好和单位碳排差异度是影响减排机制实施方案和实施绩效的关键因素,其中,消费者低碳偏好决定了行业最优碳价和配额分配规则,且在主动和被动两个层面影响企业决策和产品价格;单位碳排差异度是影响企业利润、消费者主动支付倾向和减排绩效的重要因素,严格的差异度划分有利于形成正向激励;差异化的配额率易于形成减排激励,其与自主配额率间的差异是造成碳价波动的原因之一;研究也表明,过低的单位碳排差异度不适合进行企业异质性划分,在减排机制设计中应弱化“碳收益激励”目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工业基本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点离不开我国对汽车工业的保护政策,其中包括严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保护等。关于我国对汽车工业的保护政策,关税是重要的内容,为了尽快完成汽车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本文将从关税的角度分析汽车工业所受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汽车工业的投资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肖德云  胡树华  戴勇 《管理学报》2010,7(7):1008-1014
在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理论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维度和指标体系.通过对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数据的维度特征评价、维度结构评价和综合决策评价,发现我国制造业整体上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创新转化的产出贡献度低、制造业各行业间创新能力不均、外资企业研发和产学研合作没有培育产业的创新转化能力4个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考虑市场势力的两期碳市场模型,揭示了市场势力仅存在碳市场和同时存在碳市场和产品市场两种情形下,无存贷机制和存贷机制的配额初始分配和跨期贴现对碳价变动及跨期市场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市场势力情形下跨期碳市场碳价随边缘企业初始碳配额分配量增加而减小.相比碳配额跨期1∶1贴现,跨期碳配额贴现率调整下市场势力会压低碳价.仅碳市场存在市场势力时,跨期碳市场有效性条件为各期各企业贴现边际碳要素收益相等.双市场均存在市场势力时,实现跨期碳市场有效性需同时满足各期各企业贴现边际碳要素收益与碳要素收益效应之差相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市场势力损害跨期碳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若干建议,促使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