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亮  田强 《南方论刊》2008,(10):103-104
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语码转换一直受到诸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高校学生语码转换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语码本身的交际功能、交际环境和交际心理是导致语码转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区语码转换的语境和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码转换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语码转换受交谈话题、交谈对象、交际场合、角色关系以及交谈者身份、文化程度、社会经历等因素影响,反映出言语交际者心理、感情以及对某种语言或变体所持的态度.研讨少数民族地区语码转换对于正确理解方言和共同语关系.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各种社会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其中,体现人际关系的社会距离和身份,与语码转换之间的内在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三个不同研究角度探讨语码转换与社会距离和身份的内在联系:情景、隐喻语码转换与社会距离和身份;"域"与社会距离和身份;有标记语码转换与社会距离和身份。文中阐明了社会距离和身份既是语码转换的重要内在动机之一,又是语码转换的主要目的之一,从而使之成为体现和鉴定社会距离和身份的一个隐性标志。  相似文献   

4.
语码转换及其社会功能——以《围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成为语言学的前沿课题。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有很多语码转换的实例。以此为例对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与社会功能进行分析,可以为人们交际用语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作为人际关系中的指示计,在动态交际过程中,称呼语的用法随语境和交际意图灵活多变。说话人会故意违反一定社会集团人际关系规约,以表达特殊交际意图。本文拟从语码转换的视角探究动态语境中称呼语的会话含义。  相似文献   

6.
言语交际中,对同一对象的称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场合、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话题、心理等因素转换。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对话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从广义上讲,称呼语的转换属于语码转换的一种。以《红楼梦》为语料,选取其中称呼语语码转换的例子,立足语域理论的语场、语旨及语式探析称呼语这一语码转换的现象, 以期在日常言语交际中灵活运用称呼语,获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的、普遍的但又复杂的社会语言现象,受到来自社会、语言本身以及交际双方心理的制约。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语用学等视角探讨语言使用者在进行语码转换时所体现的社会动机和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英语的广泛使用,网络交际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愈演愈烈。从网络交际平台中选取一些实例来分析网络交际中的句内汉英语码转换和句间汉英语码转换的具体类型,并进一步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析其所实施的方便快捷、填补词汇空缺、体现文化认同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 ,探讨语码转换过程及其理据 ,认为语码转换是言语主体传递意图的一种交际策略 ,语码转换生成和理解的过程是交际主体在认知环境和认知能力协同配合又互相制约的结果 :认知环境有助于言语主体认知能力的形成 ,通过认知能力激活调用认知环境可取得足够的认知效果 ,两者保证了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胜利油田工业区因其独特的移民城市背景而呈现普通话和众多方言夹杂的语言使用特点。我们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调查了胜利油田主体社区东营市西城区的语码选择和语码转换情况,了解到:普通话是胜利油田的通用语码,而方言的使用人群、使用场合则相对有限;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语码转换主要出现在家庭域等私人场合,并呈现不同的类型、动因。胜利油田主体社区体现了中国新兴工业区语言使用情况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李世琴  王宇 《云梦学刊》2006,27(5):136-138
教师语码转换是教师根据具体语境下的语言现实、学生的受话能力和心理动机等三个主要因素进行语言选择和使用的动态顺应过程。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有计划有原则地进行语码转换是顺利完成全部课程内容所必需的一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大学生在社会中的特定层次和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思想活跃、感情丰富,社会交往的动机极为强烈和复杂,主要表现为物质利益与生存竞争动机、情感与归属动机、人格价值动机和社会化动机,那么针对大学生社会交往中的障碍,有意识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交往动机,对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思维对领导工作的成效具有重要影响,而制约领导者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自信心、情绪和情感、兴趣、意志、想像力和灵感、需要和动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对政治合法性问题的研究,社会心理科学关注政治合法性的来源及其形成过程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公众对政权体系的合法性预期,建立在国家特有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领袖人格、意识形态、政府绩效、制度规范等基础上,内在地反映了政府行动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政府绩效对社会公众心理预期的迎合程度。了解社会公众的合法性预期,对于获取政治合法性资源,民众的合法性支持,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蔷  马继红  张瑜 《河北学刊》2007,27(3):253-255
拉波夫的经典语言变异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使用标准语体。此后,这一论断得到了包括特鲁吉尔和米尔罗伊在内的众多社会语言学家的证实。本文着重介绍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阐释,以便为进一步探索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和心理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成人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与引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对成人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概括了四个特点,继而从外部和内部学习动机两个层面,剖析学生学习动机产生的思想基础和社会根源.全面阐述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其形成有效的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潜道德是隐藏在大学生正式道德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它的产生,既有大学生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利益心理和认知偏差等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与社会不良风气、学校道德教育缺陷、家庭教育出现偏差和大学生对自身要求降低等客观因素有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民族自决论、仅有补救权论等民族分离运动规范性政治学理论和霍尔维兹的民族和区域相对地位理论、巴特科斯的理论、现代化理论、内部殖民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以及社会心理理论等民族分离运动实证性政治学理论进行了总结、介绍和评价。论文认为上述实证性理论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主观因素类、客观因素类和行动者因素类。不同理论之间往往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综合起来才能对某类社会现象作出接近全面而正确的解释。最后论文在前文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多民族国家治理民族分离主义的战略设想:廓清其理论依据,促进各民族经济的相互依存和均衡发展,参考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借鉴协和式民主模式,主权国家通过协商否定民族分离对国家主权进行挑战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心理成长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人际环境因素等,在其成长过程中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针对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包括:培养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课堂教育与日常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个性培养与思想升华相融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