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卓 《北方论丛》2015,(6):122-126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借助黑格尔的总体性范畴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彰显为关于历史的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奇的这一总体性辩证法集中展现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结构的批判,以此不仅真实地揭示了人的物化存在,而且通过诉诸无产阶级意识把总体性辩证法最终绽露为摧毁物化和实现人类解放的革命武器。这深刻表明卢卡奇的辩证法已经触及到了存在论的根基,《历史与阶级意识》切实开显了隐藏在方法形式下的辩证法实乃作为存在论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青年卢卡奇深刻批判了近代形式理性的物化结构.卢卡奇认为,近代形式理性是一种反思的、历史的和总体的理性,它是以认识论表现出来的本体论.思维遇到既定性的、非理性的事实,使近代哲学陷进主客体二律背反的理论困境.德国古典哲学乃至后来的人本主义思潮试图通过实践、艺术、历史、文化等路径解决这个问题,但都是在更高层次上说明了它的不可解决性.卢卡奇利用总体性辩证法,揭示了具体历史的内部结构.他把"主体-客体"的认识模式从空间结构维度推及时间历史维度,以主体性原则完成了对历史的重新构建,从而超越了形式理性的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3.
梅洛-庞蒂在历史问题中见证了现象学和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二者在人类关系的地基上相互关联,共同以理性危机为反思对象。他借鉴胡塞尔在生活世界分析中引出的历史问题,却发现胡塞尔的先验历史观包含着矛盾。他肯定卢卡奇在意识形态理论中提出的历史维度,认为历史进程为历史理论摆脱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和胡塞尔的先验主义提供了可能。然而,这使他深陷相对主义的质疑,为了摆脱争议,他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现象学还原中转向肉身。肉身在历史性概念的深度关联中被阐明,它作为人类关系的起源揭示了历史性的生成。因此,历史生成论是历史唯物主义深度还原的结果,它使梅洛-庞蒂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转向肉身本体论,并为历史哲学的更新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4.
卢卡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辩证法,是黑格尔辩证法的革命改造,体现了本体论内在逻辑的展开和揭示。他恢复黑格尔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根基处的作用,其根本目的在于纠正对辩证法进行扭曲的经验主义、修正主义传统。卢卡奇所做的工作亦是将黑格尔与马克思放在一个发展的平台上进行对话,其实质仍是独立自主地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从黑格尔哲学立场出发,对马克思哲学之价值加以描述,其初衷是为了摆脱韦伯对责任伦理的呼唤与其所描述的形式理性脱钩的困境。这也回应了卢卡奇对经由康德主义立场来主导并审视这个问题的早期社会学-文学研究。卢卡奇的问题意识表明,在韦伯的形式理性的世界中,如何通过激进的黑格尔辩证法,在寻求将社会的客观形式结构和能动者的两个对立的极端结合中提供有效的行动,并且在哲学上和政治上超越形而上学的二元论。  相似文献   

6.
德里达从"发生"概念出发去解构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德里达指出,胡塞尔的现象学存在着一个心理学主义与逻辑主义的平行性观念,由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立场,使其无法解决这一根本性矛盾.德里达为发生与结构找到了一个共源,这种源初的统一性是作为一种奠基性事实存在的.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握意识的历史产物的这一先验本源,即重新激活发生.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的深刻揭露──卢卡奇的物化概念评析张翼星《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匈牙利著名思想家卢卡奇青年时间的代表作,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特别引人目的一部著作。全书哲学探讨的重心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围绕辩证法,人们通常认为,卢卡奇着重阐述的三...  相似文献   

8.
《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辩证法明显带有现象学方法的描述性、解释性的思想元素,现象学的方法或许可看成对辩证法的一种补充,能够深刻地揭示主体意识之内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但本身却不能承载辩证法的真实内容和根基。卢卡奇的中后期思想开始转入对辩证法与经济学关系(《青年黑格尔》的主题)的探究,这是对其前期辩证法思想的拓展和完善还是其思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如果存在根本性转变,那么应当如何准确地把握这种转变的起源和内涵。卢卡奇在《青年黑格尔》中所阐释的辩证法究竟是一种包含了生命概念的真实内容还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科学方法论,它的真实根基是什么。上述交互联系的问题既涉及对卢卡奇历史总体性辩证法的理解,也牵涉当今对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质性理解。  相似文献   

9.
<正>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个意义重大而又反复引起争议的问题.国际上关于卢卡奇的评论,也首先注视卢卡奇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思想的关系.凡是把《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基本观点看作“理论上的修正主义”或“开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人,大都认为《历史与阶级意识》曲解马克思主义,在把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方面开了先例.本文拟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入手进行认真的考察.一的确,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表明,要恢复被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所歪曲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就必然与恢复黑格尔的辩证法传统相联系,因此,他力图揭示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辩证法根源.  相似文献   

10.
卢卡奇在改造德国古典哲学并发挥马克思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历史概念.在他的哲学视域中,总体性概念实际上指的就是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而他对历史概念的论述实际上是他论述物化和阶级意识的直接前提,历史在物化和阶级意识概念中成为必要的环节.卢卡奇历史概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维护和发挥,但他用历史辩证法排斥自然辩证法,没有科学地论述实践范畴,从而没有能够正确地阐明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1.
青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这部著作中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历史辩证法。卢卡奇试图把黑格尔的头足倒置的辩证法颠倒过来。为此,卢卡奇选择了历史领域来实现他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彻底革命。但是由于黑格尔主义的影响,青年卢卡奇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所做的历史辩证法的解读,没有使他最终彻底回到马克思。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2016,(4)
在《青年黑格尔》中,卢卡奇认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核心范畴在于异化,并把黑格尔的异化概念区分了"三个阶段"。在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对比中,卢卡奇表达他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异化概念的理解。在卢卡奇看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概念已经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上超越了黑格尔。但是文本中卢卡奇对"唯物主义辩证法"概念的模糊解读,为理解其异化思想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3.
唐鸿 《理论界》2011,(4):109-111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鼻祖,卢卡奇早期社会历史观受到了其理论先知黑格尔的深刻影响,在主体观、总体观、物化理论等层面蕴涵着明显的黑格尔历史哲学之源。其社会历史观一方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哲学根源,拯救了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思想,重新确立了黑格尔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局囿于黑格尔的认识逻辑,亦附带着不可抹掉的思辨哲学色彩。  相似文献   

14.
范晓丽 《齐鲁学刊》2005,42(5):119-122
马尔库塞继承了卢卡奇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哲学关系的看法,指出马克思辩证法是一种历史方法,它涉及到历史过程的特殊阶段;劳动的存在是人的历史性存在,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逻辑起点;而作为历史条件的现实的否定性是马克思辩证法的主要特征。马尔库塞把马克思辩证法当做其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胡塞尔对历史哲学的思考是一个有"破"有"立"的过程.即以逻辑背谬的批判方式破除历史主义,同时以纵向本质直观确立历史理论的研究方法,并在目的论的意义上确立历史哲学的地位.历史哲学始终是胡塞尔现象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分析和讨论胡塞尔的历史哲学思想将有助于我们清晰地理解和把握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  相似文献   

16.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总体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现代教育方法则渴望实现教师与学生主体间性的有效转换,改变以往对教育主体的单向认识,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真实的活动关系,强调形成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尊重的教育"的理念,重视培养有能力获得、形成知识的人,而不是教育本身的客体化走向,与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构建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杨和英 《天府新论》2004,(Z1):27-28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卢卡奇认为,马克思辩证法是革命的辩证法,把辩证法置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而他所谓的辩证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把辩证法局限于社会历史领域,否认了自然辩证法的存在.这思想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他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范围缩小了,从而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上对立起来,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阿多诺与黑格尔—马克思辩证法传统的关系。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抽象性和神秘性作了批判,却保存了其中的合理内核——否定性原则。阿多诺通过卢卡奇的中介继承了马克思的"否定性的辩证法",但其对否定的理解却不完全同于马克思。这就导致了"否定的辩证法"与"否定性的辩证法"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卢卡奇在其巅峰之作《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对康德哲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重新揭示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指出康德哲学始终难以摆脱形式与内容对立的二元结构的问题的关键所在。对于理论上的二元结构,卢卡奇将对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结构中。卢卡奇从康德的自在之物导入对体系的思考,并从异化的角度说明康德为什么不能从总体上把握对象。  相似文献   

20.
孙亮 《北方论丛》2008,4(2):109-113
对自然辩证法的消解自卢卡奇肇始已近一个世纪,这种论调在国内哲学界同样有着较大的"市场"。他们的观点是,恩格斯的自然证法是从脱离人的自然界出发,因而是无视人的;马克思自然观的出发点是被人的目的性活动中介过的"人化的自然界";马克思从不赞成"自然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对立的。对此,重返文本与勘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清楚地认定,在承认自在自然的辩证法基础上,恩格斯理解辩证法绝非"无人的视野",马克思一直支持与赞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恩格斯与马克思正是面对着不同任务,来共同研究一部"完整"的辩证法即在实践的基础上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辩证统一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