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人的本性”,不能不涉及“人的本质”,因为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人的本性亦即人的本质。 “本质”这一概念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论中有三重含义:第一,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质,是一事物作为该事物而存在的根据;第二,本质必须通过关系而得到揭示,因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着的,这种普遍联系包括他物联系和自身联系,只有揭示出这两个方面的联系,才能认识某一事物的本质;第三,本质是与必然性、规律性同等程度的范畴。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就可以发现该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依照对本质概念的如上理解,我们就可以把“人的本质”解释为人区别于动物、人之为人的根据。要发现这个根据,必须考察人的关系——首先是人在其生存过程中同外部世界发生的关系,即人的“他物联系”,其次是人在同外部世界发生关系时所获得的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即人的“自身联系”。发现了人的本质,也便找到了人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正> 通常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的内因和根据,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事物的外因和条件。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够确切的。事物之间有本质联系,有些是很深刻的本质联系。事物之间的某些矛盾是根本矛盾。审物之间的矛盾,凡是对于某一事物来说是根本矛盾的,与事物自身内的根本矛盾一样,也是这一事物的根据。一一般哲学著作关于本质联系(内部联系)的论述与关于内因和外因、根据和条件的论述之间存在着不一致。这里试以概括了一般著作有关观点的《辞海·哲学分册》中的几个条目  相似文献   

3.
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 ——拉普拉斯 综合研究是按照对象各部分间的有机联系,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和静止的,一切事物都同其它事物处于复杂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之中。由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不同而显现出事物的特殊面貌,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因此,要了解事物的特殊本质,必须从它的一切联系和一切关系之中去把握。列宁说:“真理只是在它们的总和中以及在它们的关系中才会实现。”(《列宁全集》38卷209页)  相似文献   

4.
从本质上讲,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它的核心是矛盾学说,因此,普遍联系和矛盾的关系如何,理当成为辩证法研究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不明确普遍联系和矛盾范畴的性质及其内涵的规定,“联系”与辩证法中所有其他范畴的关系就无法得到合理的说明,建立科学的唯物辩证法的逻辑结构体系也就无从谈起。 关于普遍联系与矛盾的相互关系问题,长时间沿用着一种说法;联系就是矛盾,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是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一事物内部诸要素的联系,则是它内部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 本质就是规律,或本质是和规律同一层次的范畴,这是目前哲学界所比较通行的看法。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本质不等于规律,本质是比规律更深层次的范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普遍联系、互相影响中。本质是反映事物内部联系的范畴,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但现象也不是孤立的。事物的本质,本质与本质之间存在着联系,本质与现象存在着联系,现象与现象之间,也存在着联系。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非本质的联  相似文献   

6.
一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具有不同的性质,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不能简单的诉诸感性的直观,而必须遵循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思路,对历史规律在作客体、直观的把握的同时,还应该从主体的角度去进行把握和理解。这是因为,历史规律虽然与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性趋势,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与自然界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形成和实现的。在自然界中,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自然事物和现象在完全自发的状态下通过相互作用、相互选择和相互适应而形成的。因此,自然…  相似文献   

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联系”范畴所表征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存在着的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关系。这是一种本体论规定,这种规定就在于揭示“联系”的本质特征——客观性,即“联系”本质上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们通常讲的“客观联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8.
一、差异包含着矛盾的因素,但不等于现实的矛盾差异与矛盾各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不能加以混淆.客观世界是各种事物及其关系的无限总和.每种事物在其内部和外部都有许多规定性(属性、质、特征、等等),这些规定性之间的不同,就构成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就是哲学上所谓差异或区别.同时,客观事物也普遍地存在着联系.事物的联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外在的联系,又有内在的联系;既有非本质的联系,又有本质的联系;既有偶然的联系,又有必然的联系,等等.所谓矛盾,就是事物一种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是事物对立面之  相似文献   

9.
艺术特性与艺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联系”。所以要研究艺术规律,首先就得认清艺术的特殊本质,亦即特性。把特性问题弄清楚了,艺术规律的一系列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0.
<正>本质和现象是一对重要的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的范畴。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清现象之间的内部拥系,是事物内在的稳定性的东西;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事物的本质在外部的表现形态。本质和现象范畴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及其外部表那形态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因此,这对范畴反映着人们认识事物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 本质和现象之间能否辩证转化?在已出版的哲学教科书和哲学文章中,几乎邪避而不谈,有的文章公开否认在客观世界中存在本质和现象,进而否认其间的辩证转化。笔者认为,这样重大的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韩茂淑人类社会是个活的有机体,要实现其良性运作和健康发展,必须保持社会内部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联系。一、保持社会系统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事物作为系统而存在,而系统与环境之间又总是处在不断地进行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与人的发展,这是推进科学发展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核心问题,也是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难点问题、关键问题。科学发展的含义,既包括我们对于事物矛盾运动和转化的哲学认识,包含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规律与相互影响的正确判断,也包括提高自身适应环境、变革事物与促进和谐发展的功能,提高自身存在的价值。发展离不开人,人是决定性因素。必须注重人的发展对于科学发展的作用,以及发展的人对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明华 《晋阳学刊》2006,3(5):128-129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断是对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然而理论界对于这个论断的理解和把握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其原因在于未搞清邓小平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视角。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复杂命题,邓小平南方谈话是从社会主义存在的根据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一、本质的涵义及揭示本质的视角本质是一个哲学名词,含义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就是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事物自身存在的根据。黑格尔说:“某物的存在,必有其充分的根据,……根据就是内在存在着的本质,而本质实质上即是根据”[1]。因此,从本…  相似文献   

14.
要达到对某一事物的正确理解,就要揭示这一事物的规律性。所谓规律性,就是指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那末,作为社会现象的法的规律性又是什么呢?有人答曰:“就是法律必须保持它的‘公道’性”。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社会实践,都离不开对规律问题的认识。如何认识、如何表达规律这一极其重要的哲学范畴,直接影响到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影响着社会主体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在传统的哲学概念中,对规律是这样表述的: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是反复起作用的”。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  相似文献   

16.
文章和文风     
一怎样写理论文章,个人毫无定见,恐怕也没有人能提出一个标准答案来.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理论既然是客观实际的概括,作者的眼光就不能停留在事物的外表上,而必须下苦功夫深入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是说,作者不能用主观的想象去代替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或者说用主观编造的公式去代替这种联系.写文章的难处就在这里.但是从主观出发,胡乱联系而成的文章确有不少.开中药铺,一二三四,想到哪里,写到哪里,问题摆了一大堆,什么也未谈清楚.这是一种.不突出的反映主要问题,爱说许多无关的话.这是另一种.例如,谈月亮一定要讲地壳形成的历史;讲现代辩证法一定要大谈古代哲学;等等.这类文章都不能反映事物本身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客观规律与比较方法俞宪忠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具有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而任何规律又都是纵向度的事物发展诸过程和横向度的事物表现诸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或必然的联系。同时,任何规律又都是在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借以产生,并依赖于一定...  相似文献   

18.
事物具有两层次规律,即表层的事物客体的外部联系规律和深层的事物内在联系规律。表层规律包含客体本质、外部相互作用及其形成的组织结构等方面的规律,是关于世界如何由独立客体构成的构成论规律,它们描述了事物的外在运动及其结果,但不能解释这些客体本身是从何而来。如果将表层规律绝对化为事物的本质规律,将会形成错误的形而上学世界观以及建构主义方法论。在构成论规律的背后存在着关于事物如何通过内在联系而生成的生成论规律。实践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过程,是社会事物的生成根源。自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是人类实践的前身,是整个自然界的生成根源。正因如此,以发现事物客观规律为主旨的科学,以其发现的规律的层次不同而分为不同类型。当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正经历从表层的构成论规律观向深层的生成论规律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哲学教材中,“前因后果”说是一种传统的观点,如说因果联系是“由先行现象引起后续现象的一种必然联系”;“因果关系是包括时间先后秩序在内的由一种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种现象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基本含义都是把时间当做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如果人们对原因和结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前因后果上,那只是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表面特征,还不能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 人们在同外界事物的交往中,往往会看到一种现象之后跟随着另一种现象,这种现象间的依次交替,就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因果观念。因此,原因和结果作为产生者和被产生者,确实存在着先行后继的特点。在一定范围内,“前因后果”说有它的合理之处。然而,熟知并非真知,“前因后果”说仅仅反映了现象之间的外在联系,人们的认识如果停留在这种水平上,还不能从辩证法的高度进一步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 首先,“前因后果”说仅仅说明了由某一现象向另一现象的过渡,尽管一些教科书把这种过渡解释为一种必然的联系,但是并没有揭示这种必然联系的内在发生和发展。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把事物看做是静止而没有生命的,各自独立、相互并列或先后相继的时候,我们在事物中确实碰不到任何矛盾。我们在这里看到某些特性,这些特性,一部分是  相似文献   

20.
至今,国内的一些哲学教科书中认为:本质“是构成一事物的各必要要素的内在联系.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构成的.”(肖前、李秀林、江永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288页等)笔者认为,这类“本质”定义不是黑格尔、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有关思想的正确表述.因为,黑格尔曾说:“某一方只有在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己的(本质的)规定,此一方也只有在反映了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凡一切实存的事物都存在于关系中,而这种关系乃是每一实存的真正性质.因此实际存在着的东西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只是在一个他物之内的”(《小逻辑》254—255、281页)等.即黑格尔所说的“某一方”与“另一方”实际上代表的是彼此有必然联系的两个不同事物,而并非是指一个事物内部的各构成要素.“某一方只有在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己的(本质的)规定,此一方也只有在反映了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实际是说:只有通过反思某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看某事物是个对他事物有何作用的东西,才能确定某事物的本质.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所说:“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正是较确切、精辟、通俗地阐释了黑格尔的上述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