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海都(1235—1301)是蒙古汗国第二代大汗窝阔台的孙子。他于13世纪60年代创建的窝阔台汗国曾经长期称雄中亚,其本人也成为反叛元朝中央政府的西北各系蒙古诸王的首领。窝阔台汗国是海都依靠武力扩张建立起来的,其形成过程和察合台、钦察等汗国明显有别。察合台汗国和钦察汗国是在原来察合台、术赤的封地基础上建立的,汗国独立之前已经形成了由长王(汗)主政的、内部相对统一的家族式政治实体(即各系兀鲁思)。而窝阔台汗国则没有这种基础。窝阔台生前并没有和其他三个兄弟一样得到地域广阔的封地,成吉思汗给他的只是叶密…  相似文献   

2.
察合台和窝阔台分别为成吉思汗长委所生次子和三千。他们以成吉思汗生前所分兀鲁思(封地)为基础,在蒙古帝国分裂后形成察台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并在蒙古、中亚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史学界对家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的内部研究已相当深入,但对他们之间关系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本文试图从察合台汗国与窝阔台开国的关系入手,探讨他们之间关系的发展及对蒙古和中亚的影响。察合台汗国与窝阔台汗国虽形成于蒙古帝国逐渐分裂之后,但探讨察合台开国与窝阔台汗国的关系不应局限于蒙古帝国分裂之后,因为察合台汗国和寓阔台汗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察合台时代的维吾尔族教育历史上,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1179—1242年)在接受了其父的分封,承袭西域为自己的领地后,将维吾尔人地域一并归入他管辖统治的势力范围之内,并施政管治。察合台系统治的这一时代,历史上称之为“察合台时代”。察合台的首府为阿拉木里克(今伊犁)。其时,著名的维吾尔学者和教育家斯拉吉  相似文献   

4.
公元1(?)47年,建立一百余年的察合台汗国终在纷繁复杂的内外矛盾夹击下分化瓦解。同年,汗国域内东部的蒙古都格拉特部异密借此混乱之机,拥立察合台汗后裔秃黑鲁帖木儿为汗,以今新疆阿克苏,伊犁诸地为中心,建立了尔后在中亚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东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自公元十四世纪中叶建立迄1678—82年为南下的蒙古准噶尔部贵族所灭,前后维持了三个世纪之久。有关东察合台汗国建立的史实,作者在另一篇论文中已先进行了钩沉。(1)本文则重点就第三任汗王黑的儿火者到歪思汗时期的东察合台汗国史进行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5.
察合台语是维吾尔文从古文字改为阿拉伯文字后所出现的维吾尔书面语。这种语言自元代(即从十三世纪)起逐渐形成,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初使用现代维吾尔文字语言为止。所以称它为“察合台语”,是因为在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统辖现今新疆和中亚地区时,这种语言曾起过重要  相似文献   

6.
察合台的卒年为1242年,很可能是在1242年的年中,比窝阔台晚去世七个月。察合台卒年的确定有助于厘清14世纪史学巨著《史集》各主要抄本编写、修订的先后关系。察合台的驻地忽牙思在今新疆霍城县克干河以东,伊犁河以北。察合台汗国钱币上的"大斡耳朵"与波斯文史籍的Ulugh-ef为同地,很可能是察合台新建的忽都鲁(Qutlugh)镇。察合台身边不乏汉族官员。在太原府成为察合台的投下封地后,不少当地汉人迁移到察合台直接统治的西域中亚地区。察合台认可了已经掌握太原府行政权力的大家族对当地的治理权。同时,他向当地派遣达鲁花赤等监临官,还派使臣调查当地的艺能之士,征召到他的西域驻地。  相似文献   

7.
成吉思汗在灭亡屈出律统治下的西辽后,开始了对中亚和哈萨克草原其余地方的征服活动。1219年11月,成吉思汗率15万军队西行渡伊犁河,攻打七河和锡尔河流域的诸城市。在保卫中亚七河流域和锡尔河流域诸城的战斗中,海儿汗指挥下的讹答剌城的居民进行了殊死抵抗,...  相似文献   

8.
(一)东察合台汗国,穆斯林古籍作蒙兀儿斯坦或叶尔羌汗国,汉文史书作别失八里或亦力把里。1347年,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控制着汗国东部地区,即天山南部的蒙古都格拉特部异密,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拥戴蒙古察合台汗后裔秃黑鲁帖木儿为汗,建立了东察合台汗国。汗国初以阿克苏为治所,后迁徒到阿力麻里(今霍城)。秃黑鲁帖木儿在任期间,于1360—1361年,在率部众皈依伊斯兰教之后,又两次发兵西征,占领了  相似文献   

9.
成吉思汗于公元一二二五年,颁布了被后来称之为成吉思汗法典的“机萨黑”,它是最早的法律形式.“扎萨”蒙语为法律、法令、纠正之意.在元代早期,汗是最高统治者,汗的言行就是法律.对于汗的话,只能照办而不可违背.因而汗的“训言”便成为众人行止的依据,必须实施奉行.成吉思汗规定:“若有违号令者,我认得的,便拿将来,不认得,就那里典刑了.”“如果我的氏族中有人违背了‘札萨’,在未经全体长幼兄弟们商议之前,不得杀害他的生命.”可见当时的惩罚轻重,并不取决于违法  相似文献   

10.
从13世纪初开始,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多次用兵中亚、波斯及南斡罗斯地区,曾建立了地域辽阔的蒙古帝国。蒙古军的征服战争给亚洲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尤其使亚洲文明,伊斯兰文化遭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浩劫。但这种野蛮的征服是暂时性的,后来留守在中西亚地区的蒙古人几乎绝大部分皈依了伊斯兰教。蒙古人在战争中取得胜利,但在宗教和文化方面穆斯林却胜利了。这个曾带给伊斯兰文明以毁灭性打击的民族,后来为复活同一文明付出了相应的代价。特别是西部蒙古钦察、伊利、察合台三大汗国后王皈依伊斯兰教,标志着伊斯兰教在这一地区重新取得统治地位。本文就中亚,波斯诸地蒙古族伊斯兰化的几个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成吉思汗的传记、传说、故事、诗歌以至于评论,可谓多矣,多到几乎不易统计的地步。这里所谈的几个问题,大题小作,读者阅后是否以为是多余的笔墨和无聊的闲语呢?也许会如此认识的。一、首次即位之年甘肃酒泉西南文殊山(即嘉峪山)青衣寺有泰定三年(1326年)察合台后裔喃答失所立《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碑言: “……金转轮王皇帝南赡部洲,为世之主,传位于成吉思汗皇帝,即  相似文献   

12.
察合台文是突厥语诸民族和突厥化的蒙古人使用的一种以阿拉伯文字为基础的音紊型拼音文字,14—20世纪通行于我国新疆和中亚以及印度北部地区。文章在介绍察合台维吾尔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其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3.
一《元史》卷137有《曲枢传》,传主是西域啥刺鲁族人(又有啥儿鲁、合刺鲁、匣刺鲁、罕禄鲁、哈鲁、合鲁等名称)。哈刺鲁在唐代称葛逻禄或葛禄,是突厥族的一支,和唐朝有朝贡关系。西突厥衰亡后,她据有中亚七河流域,建庭于碎叶城(今苏联中亚托克马克)。九世纪后半叶,一部分回鹘人西迁,和哈刺鲁人共建了喀喇汗王朝(在十世纪后期),并共同信奉了伊斯兰教。西辽(公元1124——1211年)盛时,她成为西辽藩属。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六年)前,其部长阿儿斯兰汗投降蒙古,并出兵帮助蒙古西征和南进。元朝建立后,哈剌鲁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的为数不少,也有  相似文献   

14.
起辇谷和古连勒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汗国和元朝的历代皇帝都埋葬在起辇谷之地。《元史》明确记载,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贵由汗、元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刺、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明宗和世(王束)、文宗图帖睦尔、宁宗懿璘质班,都是安葬在那里的。蒙哥汗的葬地,《元史》里没有提到。但《史集》上说,蒙哥汗安葬在成吉思汗和拖雷的墓旁,所以蒙哥汗无疑也葬在起辇谷。元惠宗妥十留帖睦尔1370年死在应昌,《元史》上说,“太尉完者,院使观音奴奉梓宫北葬”,看来还是送往起辇谷安葬的。  相似文献   

15.
新出《拉失德史》俄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儿咱·乌黑麻·海答儿·朵豁刺惕(1499-1551)晚年写成的《拉失德史》(Tarikh-iRashidi),是一部关于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中叶的中亚,特别是关于整个东察合台开国和初期叶尔羌汗国的最重要的史籍。上个世纪不列颠博物馆东方文手抄本保管部主任查尔斯·李约博士就指出,这部书可看作是关于1321年左右从当时统治河中地区的察合台系主干分离出来的那支蒙古话汗(即东察合台后王们)的历史,而这支蒙古人流传于世的史籍只有这一部①。我国中亚史专家王治来先生认为:“这本书是关于中亚史上的黑暗时代(1347-1542)的唯一的史料。”②…  相似文献   

16.
喀拉汗王朝是九至十三世纪由我国西北地区操突厥语的民族在今新疆南部及中亚地区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喀拉汗王朝曾先后与萨曼、伽色尼、塞尔柱这几个中亚封建王朝接邻,与这些国家的兴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弄清喀拉汗王朝与中亚诸邻国的关系,对于深入地研究喀拉汗朗史、宋辽金时代的新疆古代史及中亚中世纪史和中国中世纪史都是有意义的。本文就喀拉汗王朝与伽色尼王朝的政治关系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明代哈密地方的哈刺灰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初,随着察合台汗国的覆亡,我国新疆地区分裂为一些各自割据、不相统属的势力,仍旧由察合台汗的后裔的蒙古贵族所统治。新疆东部开始形成瓦刺四部,瓦刺的西边是别失八里,游牧于这一地区的哈萨克人和柯尔克孜人也都处在蒙古贵族统治之下。在天山以南地区,西部是喀  相似文献   

18.
察合台后裔吐虎鲁克铁木尔汗(公元1330—1364)年陵墓,位于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霍尔果斯克干河东岸。一九五七年一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墓是典型伊斯兰教风格拱拜式(园顶)建筑,用绿色琉璃  相似文献   

19.
叶尔羌汗国灭亡时间补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兰 《西域研究》2002,3(3):27-28
叶尔羌汗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东察哈台汗国秃黑鲁帖木尔汗的子孙萨亦德汗于1514年建立的一个政权.其疆域包括我国新疆的南部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首都为叶尔羌(今莎车县).这一政权存在了近两个世纪后,被卫拉特蒙古的准噶尔汗国所灭.  相似文献   

20.
成吉思汗统一各部,业绩威震寰宇,在蒙古族群众心目中,他不只是一般历史人物或君王,而被视之为超圣出凡的天帝神人。从他身故,人们便开始传说他,祭祀他。认为他生前是大汗天子,死后一定成圣为神,庇护众庶,福荫子孙,所以在漠北四大斡耳朵中之一的斡耳朵所在地区始建八白室以传统仪礼向他祭祀。特别是在15世纪70年代以后,当河套地区成为蒙古本部汗主、济农们会盟望祭之地时,乃重延八白室,调集人员组成达尔哈特部众奉祀。为遵循漠北四大斡耳朵原有八白室之旧制,于是称成吉思汗陵帐所在地区为。鄂尔多斯”(众多宫帐之意),有关成吉思汗文物亦逐渐向此集中,从此鄂尔多斯八白宫帐所在地——伊金霍洛(原在达拉特,后迁至此),便成为蒙古族人民祭祀的圣地。蒙古历代君王冀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