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我国社会存在的矛盾大多数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级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补会的主要矛盾。在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的社会主义社会,提出和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十分谨慎地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防止重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但是,阶级斗争还将要我国社会的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且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问题所作的科学论断。本文仅就现阶段我同的阶级斗争可能激化的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怎样认识我国当前的阶级斗争的问题?有人认为,既然作为剥削阶级的地主阶级、富农阶级和资本家阶级已经不存在了,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不好理解;也有人认为,既然承认有阶级斗争的存在,就不能说阶级已经消灭。这些模糊认识,一是对我国当前阶级和阶级斗争变化的情况缺乏具体的分析,二是把阶级的消灭和阶级斗争的消失,混为一谈。本文试对我国当前阶级斗争特点作一粗浅的论述。当前我国的阶级关系已经发生了有利于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曾对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形势和主要特点作过科学的论断,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这个论断是很全面的,但当时的着重点是要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然而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理论界流行着这样的一种观点,即认为斯大林在理论上不承认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过早地”宣布剥削阶级已经消灭,犯了“阶级斗争熄灭论”的错误。斯大林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到底是否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还是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刑事犯罪与阶级斗争的关系,这不仅是一个法学理论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司法实践问题。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要弄清刑事犯罪与阶级斗争的关系,首先要认识我国当前阶级斗争的基本状况。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我国社会的矛盾大多数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我国社会的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且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这就是党中央根据马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于一切阶级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阶级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阶级矛盾运动,这种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灭的”。阶级斗争还将在我国社会的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其原因是: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时期,当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灭后,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虽然还会长期存在,但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民族问题的实质已经不是阶级问题。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有同志认为是民族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有同志对此持有异议,认为是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提高我们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问题的认识,努力完成党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任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叶剑英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的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我们既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又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更不能人为地制造所谓阶级斗争。”这一科学论断符合我国的实际,反映了人民的要求。 但是对于阶级斗争在哪些范围存在,人民内部是否存在阶级斗争,人们还有着不同的理  相似文献   

9.
华国锋总理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我国内部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状况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作出了剥削阶级在我国已经消灭的正确结论,为全党全国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但是,少数同志却认为中央的结论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甚至是“阶级斗争熄灭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本文拟就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观点、列宁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和我国解放以来的基本经验,谈谈我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正> 最近,我们初步调查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为湘西自治州)有关经济领域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通过调查,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提出的“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因素和国际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这是我们正确认识我国当前阶级斗争问题的指导思想。也正如邓小平同志一再指出的“阶级斗争虽然已经不是我们社会中的主要矛盾,但它确实仍然存在,不可小看。”这种估计,也完全符合湘西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阶级斗争,不是本来意义上的阶级斗争,是阶级斗争的“特别时期的特别阶段”,是用特殊的方法进行的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这是因为: 第一、在阶级关系上,昔日的被统治阶级——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昔日的统治阶级——资产阶级成为被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利用政权的力量“剥夺剥夺者”,消灭剥削阶级的私有制,致使没有人能够剥削工人和农民。由此,无产阶级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一无所有”的阶级,而是掌有全部经济命脉的阶级。无产阶级又逐步改造小生产经济这个剥削阶级赖以存在和新的剥削阶级赖以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归纳起来就是:作为阶级的地主阶级、富农阶级已经消灭,作为阶级的资本家阶级也已经不存在;同这些剥削阶级相对立而存在的作为阶级的雇农、贫农、中农阶级已经不存在,受剥削、受压迫的无产阶级也已经不存在。原来的社会各阶级被消灭之后,产生了新的两个阶级,即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农民阶级。这两个阶级的成员,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我国对抗性的矛盾、斗争表现在,社会主义工人阶级、社会主义农民阶级同作为分子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当前我国的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问题时指出:“在人民内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封建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也还将长期存在,针对这些影响还必须进行长期的斗争和教育.”怎样看待人民内部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呢? 一九七九年《红旗》杂志第九期、第十期有的文章,在谈到人民内部存在不存在阶级斗争问题时,有的说这种影响叫“阶级斗争在人民内部的反映”,有的说也叫“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此外,也有的说是“当前阶级斗争的对象”.究竟如何看待,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断革命思想究竟是怎样的?当前仍有讨论文章陆续发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纠正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口号的错误,指出这绝对不是说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不需要坚决继续进行各方面的革命斗争。社会主义不但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而且要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逐步消灭一切主要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而造成的重大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直到共产主义的实现。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无论在阶级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因素对民族问题都存在着制约和影响。它们在阶级社会的表现是:阶级斗争是民族自身发展的动力;阶级压迫是民族压迫的实质。在社会主义社会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的消除决定了民族关系一般不再具有对抗性;社会阶层的变化会对民族问题的内容和走向产生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的民族问题上反映出来。文章还提出,对“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理解即便在阶级社会,也是应该有条件的、具体的;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民族压迫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对于弱势民族合乎“规则”的支配和剥削,其中蕴涵的阶级压迫关系具有隐匿化和“合法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一阶级斗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更是一个崭新的重大课题。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不可能对剥削阶级消灭之后的阶级斗争问题作出论述。斯大林曾论述过这一问题,但犯过严重错误,没有对这个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形势,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进行过系统的论述,提出了一些被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是:(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17.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那末,什么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呢?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各有不同。我认为,还是马克思自己讲得最好。他曾经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就是要消灭一切阶级”。 为什么说消灭一切阶级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呢?因为阶级的存在仅仅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是同私有制的出现和存在分不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是资产阶级生存的基础,是资产阶级进行剥削和压迫的根本条件,也是无产阶级被压迫和被剥削的根本原因。因此,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消灭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从而消灭资产阶级和任何剥削阶级,进而消灭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成为无产阶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分析一个人犯错误的原因时,往往离不开阶级根源和认识根源这两个方面。然而,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却往往只注重追究阶级根源,而忽视了寻找认识上的原因。在我国的今天,作为剥削阶级的阶级已被消灭,举国上下进入了一个把工作重点放到“四化”建设上来的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了,但是大量存在着的是“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这类矛盾实际上是非阶级的矛盾。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非阶级矛盾”的提法一直讳之莫深,唯恐避之不及。在社会矛盾理论中没有非阶级矛盾的地位,研究就更谈不上了,这就无形中否认了它的存在。然而,非阶级矛盾的大量存在及其运动毕竟是一个客观事实,与此相应的非阶级分析方法的运用也毕竟是一个客观事实。实践和理论迫切要求我们对它们作出科学的说明。  相似文献   

20.
法的阶级性问题,是法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法这个社会现象,也如同研究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我们研究工作的向导.只有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才能对法的本质,即法的阶级性问题作出确切的、科学的回答. 随着我国的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之后,我国社会主义法究竟还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在法学界引起很大的兴趣,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例如,《法学研究》1980年第一期上刊登的周凤举同志《法单纯是阶级斗争工具吗?——兼论法的社会性》一文,就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固有的社会现象,只是在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法的规范和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