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历史人类学:从历史文本到意义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人类学的人本研究”系列论文之一。考察了历史民族志的社会文化本体研究和后殖民人类学历史文本的多声道反思;论述了历史人类学的主观建构和批判的属性;认为主体的意义的历史是历史人类学的本质,意义的主体及其能动应是历史人类学研究的本体。  相似文献   

2.
周泓 《民族论坛》2012,(2):21-28,37
庄孔韶延承林耀华,扩展了文化相对主义为原则的族体制度与生态研究、美国历史与文化理论、英国的社区方法以及教育的人类学领域,并与后结构主义一同形成了自己"不浪费的人类学"、汉人乡村人类学之实践主张、风格与脉络。  相似文献   

3.
周泓 《民族论坛》2012,(8):14-19,28
本文概括庄孔韶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方法论诉求之意义:一、与传统民族志撰写方式对话,提出中国"文化的直觉主义"理解论和"不浪费的人类学"。二、与传统社区研究对话,提倡人类学区域研究,提出中国社会动态结构与"新平衡论"和"中国历史民族/民俗区";以过程研究,提出"文化关联反观法"和"回访再研究范式";力主问题研究,与科学领域对话,提出"文化力量介入科学"和"作为文化的组织"。三、与西方汉学人类学对话,提出中国动态宗族模式"准—组合家庭"、"理念宗族"与中国乡村人类学。四、与社会史和民族史对话,提出"历史人类学的原则"与"传统激活"。  相似文献   

4.
周泓 《民族论坛》2012,(6):27-38
本文概括庄孔韶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方法论诉求之意义:一、与传统民族志撰写方式对话,提出中国"文化的直觉主义"理解论和"不浪费的人类学"。二、与传统社区研究对话,提倡人类学区域研究,提出中国社会动态结构与"新平衡论"和"中国历史民族/民俗区";以过程研究,提出"文化关联反观法"和"回访再研究范式";力主问题研究,与科学领域对话,提出"文化力量介入科学"和"作为文化的组织"。三、与西方汉学人类学对话,提出中国动态宗族模式"准-组合家庭"、"理念宗族"与中国乡村人类学。四、与社会史和民族史对话,提出"历史人类学的原则"与"传统激活"。  相似文献   

5.
杜靖 《民族论坛》2012,(2):29-37
庄孔韶赋予"文化"以动态和过程的意义,资可作为中国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可操作性概念或工具。这个概念建立在中国历史事实、人民的实践经验和本土思想智慧基础上,同时也与师承、家学和他自身早年的教育人类学实践有关。本文还把他的思路与斯蒂芬.郝瑞的"儒学教化"模型以及"去儒学教化"理论模型进行了比较。最后,本文指出了庄氏的文化概念适应于什么样的社会之分析。  相似文献   

6.
人类学对事件、结构与历史之关系研究的持久动力来自于人类学家一直在文化中发现历史的努力,以及来自以历史学为主的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对人类学的影响.人类学对事件、结构与历史之间关系的研究经历了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功能主义和写文化四个阶段.历史学与人类学有着不同的学术传统,如何将历史学的时间深度与人类学的空间深度相结合,使知识有更高层次的突破是历史人类学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2012年3月28日至30日,由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东亚人类学论坛在中山大学永芳堂举行,来自日本、韩国、越南、英国、美国、中国两岸三地等二十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4名专家学者与会,共收到论文29篇。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人类学与历史",围绕人类学与历史的关系,就人类学的"历史"与历史学的"历史"的关联性进行了跨学科的对话,就人类学与历史相结合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就人类学民族志的学术功效进行了思考。另外,除了这种方法论意义上的人类学与历史学的"历史"研究以外,论坛还特别关注人类学最为基本的比较研究,特别是东亚人类学本土定位时的自者与他者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作者比较基督诸教,提出1.神学人类学不同于宗教人类学。宗教人类学与上帝创世观或神灵信奉并非必然一致,而神学人类学则作上帝或神灵宇宙观的理解。宗教人类学多从宗教外部认识其功能系统;神学人类学由宗教内部认知神界宗旨、神域历史、神圣意义,即研究者与宗教研究内容及其表达融合。宗教人类学内容各异,神学人类学基本据神学形态。2.神职、教徒据上帝意志、教义经典和神教本位,以神启感召或圣灵信仰解说人类学事项,为神学本体的神学人类学;信徒或人类学者据主位神圣信仰、圣事体验和学科理论解章,为人类学本体的神学人类学。3.仪式是神阶与信徒一同抑或分自、乃至个人寻求神学意义之祈祷感验体悟的过程与载体,并非仅如涂尔干所言之集体表征,亦是神圣性、宗教正统性、象征性之表征。4.广义神学包括其教阶体系实践,故宗教修行涵括教会及其神职和信众双主体层面。5.神学人类学关注宗教何以引导认知、过程与结构。审视作为与国家历史并行的宗教历史可以认为,人类世界可分类为宗教和世俗两大界域。6.新教提供了神学人类学的认知基础,其本身即神学人类学化的过程。正教-天主教-新教承载神学人类学之形构。  相似文献   

9.
历史人类学简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历史人类学即人类学的“历史化”,是从文化的角度考察历史。历史人类学强调文化的历史向度,强调历史的多元特征、历史的文化解释和记忆对于历史制作的重要性。历史人类学的意义在于指出一些主流的历史决定论自身的历史缺陷。从历史人类学出发对具体个案进行重新解读,使他们有可能赋予历史过程本身一定的反思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杜赞奇在其著作《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一书中,讨论了线性历史和民族历史叙事的结合对于历史真相进而对于真理的“遮蔽”作用,提出用复线的历史观以及叙述话语来书写历史,用以还原历史的多样性.这对我们重新审视和认识当前历史书写方式确实不乏启示意义,但怎样全面认识我们已有的历史叙事,又如何用“复线历史”的观点来重新审视过去,以及能否恢复历史之“真”,这些问题仍然值得进一步商榷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壮族历史文化遗产是壮族人民在特定区域和历史环境中辛勤劳作、共同创造并传承的具有壮族特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的总称。随着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部分主体缺乏对壮族历史文化遗产内在价值的深刻认识,过度追求经济价值,致使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存在失衡。因此,如何在开发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的同时,致力于其文化价值的保护,使其具有独立的文化属性而不是经济的附庸,并进一步探究壮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途径,是当前对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988年,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方面体现出对经典人类学社会发展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民族史观的继承和反思,另一方面,立足本土历史事实和思想基础,将近代以来有关"中华民族"的概念和理论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并成为当前举国共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思想基础。通过勾勒三十年来"中华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定位从结构论到过程论价值释放的总体趋势,指出在此理论定位背景下,相关学术研究应用移用多,对话反思少,整体显现出重当下轻历史的现状;而有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过程、逻辑与机制等议题的深入研究尚未充分展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该理论进行拓展、深化与提升的可能。从整合中华民族史的目标出发,基于多年来对于"过程论"的参悟和思考及对当前相关研究成果的吸纳和反思,主张为中华民族史的整合与建构探索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20年代马林诺夫斯基开创人类学现代田野工作范式之后,对民族志撰写的理解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批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尽管文化科学和文化解释无疑存在理论视角上的差别,但是民族志方法始终是现代人类学不可动摇的基石。最关键的问题既不在于理论范式之间的分野,也不在于理论与实践的划界,而在于实践者对这些差异的清醒认识和灵活把握。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多学科研究理念的逐步确立,历史人类学与其他研究领域也有了深广结合,区域社会史研究便是其中之一.赓续此一顺势,本文从壮学本身所处的境况出发,在探寻历史人类学与壮学研究领域的契合点的同时,将目光置于少有人关注的近代壮族边疆社会史的研究.以此为释例,在理论与方法上做些尝试性探究,以期为丰富历史人类学的区域和民族研究经验探引一二.  相似文献   

15.
历史记忆与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中国的人类学者更多的是应用历史记忆于研究对象中,但是,对于历史记忆究竟在人类学的哪些方面产生可值得探讨的影响则缺乏更多的理论研究。本文认为,历史记忆有利于人类学理解历史的真实,有利于加深对人类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罗兰教授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以及在非洲和中国所做的田野工作,探讨了如何通过一个特定的实物来探索物的形成、物的历史、物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对物质人类学和物质文化,考古学与人类学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层次探讨。其对如何通过发运用物质文化,以及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结合来发展历史人类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同时,罗兰教授也对东亚的人类学,尤其是中国人类学的未来赋予了极高的期望,他认为未来人类学的聚焦点将从欧美移到世界其他地方,欧美人类学不再会被认为是人类学的绝对真理,所以通过欧美之外的一种人类学的新思想,新思维方式有助于未来人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推出一种源于笔者民族学.人类学理论研究、调研实践和学理探索的理论模式-宗教文化类型。笔者概要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理论建构的整体情况,介绍本人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和探索过程,阐明了宗教文化类型的定义、特点和作用,并结合对人类学文化研究理论轨迹的整理和评述,论证了这一新理论模式之所以成立的认识论和实践基础。笔者认为,宗教文化类型是对当代中国民族学.人类学诸多理论的继承和补充。利用这个理论模式,我们可以有效的进行中国各民族宗教文化的动态研究。其理论意义在于能为宗教文化动态的宏观把握提供有效视角,而其应用价值则体现于能为局部地区宗教民族志的微观研究寻找合理的方法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杨正文 《民族学刊》2012,3(3):19-23,100
吴泽霖先生作为中国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奠基与发展时期的重要学者,一生所研究涉及领域较多,成果卓著,特别以苗族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从吴泽霖教授所撰写发表的苗族研究论著、调查报告中看出,既有综合性研究,也有专题性研究,还特别关注婚姻、家庭、服饰及其它礼俗方面。从吴泽霖先生的学术研究生命历程和研究成果看,对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方法的探索:倡导民族平等,服务社会的理论探索;对婚姻家庭的理论研究;源自苗族研究的“小集体的认同”族群理论;基于苗族服饰等研究开始的民族文物与博物馆理论及实践。综观吴泽霖先生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研究,既是一个将在海外学习掌握的人类学理论方法应用于中国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基于一个族群或一个区域的具体实践为起点,逐渐形成工作模式,推而广之触及更多族群、更广区域的研究,最后获得具有学科普同性意义的理论观点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