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9 毫秒
1.
山西票号业务总量之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票号亦称票庄、汇票庄或汇兑庄,因其主要由山西商人创办、经营,因此也称山西票号。近十余年来,关于山西票号的研究日益增多,但现有成果主要局限于微观、个案层面,对于整个票号业的经营业务量、资本与利润总量、总资力,以及票号在当时金融业中的地位与影响等宏观问题则较少涉及。该文立足于票号的总分号数量及所能收集到的有关数据,对其发行的汇票总量、存款与放款总量进行了估算,并简单梳理了兑换券的发行情况,进而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票号衰落之原因。  相似文献   

2.
采用法律社会学的方法对山西票号习惯法进行体系化和整体化的研究,有利于山西票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晋商习惯的基础上,山西票号形成了自己的习惯法以及习惯法体系。这一体系包括票号的行业习惯法和行会习惯法。但是,这一体系是不完整的。票号习惯法体系的不完整性阻碍了票号更大规模的联合——组建银行。而票号未能组建银行,是山西票号衰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山西票号的衰亡有着各种历史原因,而近代中国的商事立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山西票号的发展,成为山西票号衰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在分析近代中国商事立法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近代中国的商事立法与山西票号衰亡之间的关系,最终说明近代中国商事立法对山西票号及其近代化转型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金融创新的视角探讨了山西票号的产生,认为明清政府对金融业及其相关业务管制的逐步放松为宏观金融创新和商业银行性质的票号的产生提供了前提;而金属货币的短缺和压力才是金融创新和传统金融机构发展的直接推动力,19世纪上叶的经济危机、白银外流和货币的短缺,使专营汇兑和货款清算开始变得有利可图;而晋商所具备的独特基础则使得票号首先由晋商所创设,并使其获得了长期的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5.
山西票号:中国最早专门从事异地汇兑的民间金融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芳 《南都学坛》2003,23(2):32-37
唐代的“飞钱”、宋代的“便换”,都是中国早期的异地汇兑现象,但它们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且均由政府经营,所以存在的时间都不长;清初的“会票”,流通范围也非常有限。山西票号是我国最早产生的专门从事异地汇兑的民间金融组织,它不仅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且突破了地域的局限,经营范围遍及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受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影响,在其近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机构本身来说,首先,它开创了异地汇兑的先河,使我国的货币清算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从运送现银为主的结算方式逐渐过渡到以汇兑为主的结算方式。其次,它创立了人身顶股制和联号制,其中,联号制是山西票号存在的基础,是其最重要的特色,而人身顶股制合理调节劳资关系,也是我国利益分配制度上的一大进步。第三,它将汇兑与存放款相结合,形成了存汇结合和放汇结合的特有形式,有利于资金的高效运用。从机构的外部来说,山西票号是旧式金融机构中与清政府关系最为密切的民间金融组织。由于清末帝国主义银行、新式银行、钱庄等金融机构夺走了山西票号的大半业务及其票号本身存在的封建性、保守性等缺点,因而在辛亥革命以后,山西票号走上了衰亡之路。  相似文献   

6.
山西票号产生于道光初年,没落于辛亥革命之后,历经百年,曾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山西票号在取得辉煌成就的100年间,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金融人才。而山西票号之所以能培养出很多优秀的人才,与其在人才的引进、选拔、培养和使用方面,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程和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在晋商习惯法的基础上,山西票号习惯法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它在国家法之下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以成文法与不成文法为表现形式;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保持了地域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作为清代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票号习惯法不仅有效防止了金融风险,保证了票号的发展与兴盛,而且弥补了国家法的不足,并为当代人的法律思考与实践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8.
山西大元宝《山西文献》第46期载文说,在“国立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元宝货币”中,有各式各样的“银锭”。现存世五十两的大元宝,以山西省占最多,而且多系咸丰、同治时代产物。当时正是山西票号业务发达的时期,各票号经常代公家汇解款项,经手银两甚多,影响所及,使山西的银炉业也特别发达。山西省太谷、祁县、平遥是各票号的发祥地及总号所在,因汇兑业务关系,而遗留的“大元宝”以五十两重的较多,由历史博物馆1994年春节展览的资料可以证实。山西“大酒缸”“大酒缸”,是清代、民国时期遍布北京的一种平民化小酒馆。因馆子里摆放着一口口大酒…  相似文献   

9.
山西票号是银行,但不是资本主义的现代银行,而是前资本主义时期或封建社会末期的早期银行;换言之,山西票号应是封建社会末期高利贷性质的早期银行.票号所提供的存、贷、汇、兑等业务应属于银行信用.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与其他社会信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它们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凡是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人",山西票号商更是以独步天下,不辞艰辛,影响中国金融业达一个世纪之久。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古称并州,明置山西省,受惠于黄河孕育,成为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自明清以来晋商的异军突起,竟威震华夏,名扬亚欧。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将山西商人媲美于意大利商人。其中山西票号商更令人注目,一度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影响中国金融近一世纪。至于票号业发源地古城平遥,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向联合国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票号"以平遥为诞生之地,平遥也因"票号"而扬名于世。那么,"票号"为何会自…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专利授权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省1986年以来的专利授权量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研究,勾勒出山西省专利授权量的发展轨迹,反映出山西省专利授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山西省专利授权量在全国排名落后且差距有扩大趋势;山西省专利分布结构不合理且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山西人民的争矿运动,是清末全国收回利权运动的一面旗帜。本文介绍了山西人民掀起争矿运动的历史背景,详细分析和论述了山西人民在民族民主革命历史潮流的推动下,山西绅、商、学各界人士及留日学生和晋籍开明官吏,为维护国家主权,保护山西矿产资源,所掀起的声势浩大的争矿运动,以及粉碎英国福公司企图掠夺山西煤铁资源的整个过程。争矿运动胜利后建起的保晋公司,奠定了山西近代煤炭工业发展的基础,为中国近代工业史和中国煤炭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煤炭市场完全实行市场化机制的情况下,以山西省为例,检验煤炭价格是否符合Hotelling规则。运用可获得的2006年1月-2014年3月的山西同煤集团和山西焦煤集团的原煤制造成本和坑口价月度数据进行Hotelling检验,验证结果表明:山西同煤集团动力煤和山西焦煤集团焦煤Hotelling规则拟合度分别为40.0%和10.7%,二次型拟合度分别为76.0% 和69.1%,煤炭价格遵循的规律均出现倒"U形"的"虚高"特征,具体为2006-2011年煤价整体呈现递增态势,2012-2014年煤价整体呈现下降态势。分析倒"U形"特征的主要原因为:煤炭供需结构性矛盾、过度投资,宏观经济调整、石油价格的影响、国家推动节能减排政策等;进而提出政策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太一”进行了天文学方面的考察,根据古代文献和考古资料确认了“太一”所对应的具体星象,其年代为公元前7627年或公元前8 292年前后,而一万年前的山西吉县柿子滩岩画是“太一”的具体证据。并讨论了“太一”星象的演变。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80年代,美国欧柏林大学开始向中国山西派出传教士,开启了欧柏林大学与山西之间的联系。本文以介绍曾任"欧柏林山西纪念协会"主席的爱尔斯文斯.卡尔逊的大作《欧柏林帮:基督教布道团在山西,1882-1900》为主,回顾了欧柏林大学与山西农业大学、云南大学的友好交往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二战结束、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之后,仍旧有成建制的日本军队秘密“残留”中国山西,为“复兴皇国,恢弘天业”而战。文章通过对这一重要事件的考察,从日本历史文化的角度对事件背后的思想基础进行分析,探寻军国主义思想发酵、猖獗的内在因素。同时,对特殊时期的山西社会环境给予必要观察,简略探讨了“残留”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关注和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新时代条件下的军国主义右翼思潮,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发展有机农业可使现代化农业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得以改善,可为山西经济的发展培养持续产业,可提升山西农业发展的水平;山西省具有发展有机农业的工作基础;山西省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是与国际接轨,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设定,并与“十一五”期间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扶持相结合,出台相应的政策体系,确保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