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拒绝言语行为是一种威胁面子的行为,拒绝策略的使用需要二语学习者掌握较高的交际能力。语用迁移存在于拒绝策略的使用频率上,还表现在与交际双方不同社会地位和社会距离相关的拒绝策略的使用偏好和直接程度上。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要对目的语中使用较多的拒绝策略加以注意,还要对母语文化中拒绝的方式和策略进行有意识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文化价值观与英汉拒绝言语行为交际风格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拒绝言语行为已越来越被学者们所关注,因为它在言语交际中最能威胁人的面子。由于中英文化价值观的不同,英汉语言之间拒绝言语策略的选择不尽相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拒绝言语行为交际风格。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这种交际风格上的差异也给外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启示:以目的语文化的学习为先导,以语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为核心。  相似文献   

3.
依据身份表征理论,言语交际中交际者的身份外显为个体我、人际我和群体我。称呼语作为身份的外显言语标记,其使用和转换是交际主体身份协商的结果,是其语用身份建构与凸显的语言手段,是元语用意识调控之下元语用策略的使用。身份作为交际主体固有而重要的语用资源,发话人借助元语用意识调控,在语用平衡理论的框架下,采用身份标记语的称呼语对话语走向进行调控,力求达到语用力量与交际需要的平衡,完成即时语境中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4.
“面子”与言语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言语交际看“面子”问题。人们在言语交际中 ,既遵守合作原则 ,又遵守礼貌原则。礼貌 ,其实就是一个面子问题。外语学习者由于所学外语的语言和语用知识有差异 ,在言语交际中驾驭面子的策略和能力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称呼语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进行人际定位的一种语言活动,是人际交流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称呼语的选择体现了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角色关系、语用距离以及情感态度,恰当、得体的称呼语有利于促进言语交际。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是重视交际功能的动态语言,而语用学研究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如何结合语境和意图来表达和理解话语的意义。从语用学的角度,借助语用得体、语用距离、语境顺应等理论,对语言修养较高的主持人的称呼策略进行动态的分析,有助于发挥媒体语言对大众语言的引领示范作用,从而推动社会语言发展。  相似文献   

6.
禁忌语作为中西方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背后蕴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西文化中,禁忌语差异很大,对英汉禁忌语进行语用的比较和语用失误分析有助于具体语境中禁忌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际中社交失误探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交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系统、语用系统和文化系统不同而造成的交际行为失误,是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主要障碍。它既包含了语用失误,也有非言语交际失误。语用失误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非言语交际失误则包括体态语失误、副语言失误、客体语失误和环境语失误等。指出了社交失误主要是由于思维方式、审美观、价值观、社会意识和交际策略等不同所致,提出了外语教学可从言语技能、交际能力和文化悟力等方面的培养入手,加大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和输入力度,优化师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和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地克服社交失误,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由于汉英语用规则作用于交际活动,导致语用语言趋异现象产生,同时在言语行为实施策略的选择方面出现差异.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经常使用汉文化的社会语言规则,来理解、解释和评价英语本族语者的言语行为,将汉语语言表达习惯迁移到目的语中,使自己的语用用意被误解或不可理解,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化差异和汉英交际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容易导致语用失误,从而影响交际效果。在汉英翻译中,译者要从传达原文的语用意图和照顾读者的接受能力两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语用翻译策略,从而达到语用等效。在充分研究语用失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汉英翻译中常见的语用失误进行了总结归类,分析了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避免语用失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的一种常见现象,是一项重要的言语交际策略.文章从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出发进行分析,发现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交际语境的顺应性选择.恰当地运用语言顺应论,有助于说话者保全面子,维系合作关系,遵守礼貌原则,有效地实现其交际语用功能,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从道歉语的语用功能入手,对道歉用语在英汉语中的实施进行分析,讨论人们对“道歉”的反应,道歉用语在语用功能上的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外语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用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运用这一交际工具 ,达到交际的效果。如果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只强调对英语语言体系的学习 ,而不注重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语用能力 ,即使是外语成绩很优秀且流利程度很高的学生在使用英语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交流过程中 ,也会由于语用能力的低下而造成误解或谈话中断 ,致使交际失败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用能力非常必要且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语篇文化对比分析三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语学习者在正确使用目的语语法规则的同时,还必须具备目的语的语用能力。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讲,习得目的语的语用规范比习得目的语语言形式规范更重要、更困难。本文试图以语篇分析和语用学的理论为依据,对三类语篇实例进行文化对比分析,从而验证“过渡语篇”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4.
从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公众人物公开道歉话语和策略,目的在于揭示公众人物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道歉话语来实现保存面子、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以及过失责任最小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距离角度出发,通过“语篇补全测试”,研究汉英文化中致歉策略在动态的社会距离中的分布。结果发现:汉语致歉行为对社会距离的感知度比英语致歉行为的感知度高;汉语在解释、直接道歉、补偿和求罚等4个策略上,明显地受社会距离感知动态的影响,而英语只是在解释这个策略上体现出影响。这种差异反映了汉语文化“关系取向”以及英语文化“个人取向”的深层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6.
作为英语的一种变体,“新英语”在经历了本土化之后,形成了其自身的特征和模式,发音和语用方面与标准英语相比均有很大不同。新英语的发展,使得英语的前途很难预料。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语用学理论的框架内对汉语反问句的使用进行了探讨,认为汉语反问句是一种可以用来取得明显对比效果的语言手段:既可以提高,也可以降低语言的礼貌程度。而且,反问句的使用还与中国文化中特定的社会习俗密切相关。文章对反问句中的语用预设也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鉴于反问句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语用失误,文章建议人们使用反问句时一定要谨慎.  相似文献   

18.
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缺失是造成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失误的主要障碍之一.通过探究语用能力的理论渊源,阐述一个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应该习得哪些语用能力,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语用能力的习得在垮文化交际过程中避免语用失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某高校外语系201名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跨文化交际言语行为调查问卷,考察学习者在招呼、告别、拒绝、道歉等4种日常交际行为的语用能力,分析其中语用失误的状况以及导致该语用失误的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受试者在招呼、道歉和拒绝言语行为中失误频率较高;二语水平与语用能力基本呈正相关,但是在特定言语行为中,二语水平高的英语学习者可能会出现更多语用失误.进一步指出了影响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大致可分两类:语言错误和语用失误。在英语口语交际中,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场合,语用失误往往比语言错误更容易引起交流不畅。但是,目前错误分析理论仍被较多地运用于书面英语的研究中,并侧重语言错误,而针对语用失误的研究还很缺乏。因此,本文运用错误分析理论,研究中国学生英语口语中的语用失误,解释分析其产生原因,并寻求减少这类错误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