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根本区别。而主张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不仅背离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且必然导致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代替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为此,有必要对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主要论据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2.
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根本区别。而主张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不仅背离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且必然导致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代替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为此,有必要对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主要论据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3.
实行市场化的按劳分配,必须对传统按劳分配理论有较大的突破,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必须摆脱传统经济理论的影响和束缚,应该把按生产要素分配看作是市场经济共有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两者的结合是有层次的结合,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与此相适应,在收益分配方式上,必然要求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现阶段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支柱.搞好收益分配,必须走出若干认识误区,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应是并列的两种分配方式,而应是分配原则与其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只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而实现形式问题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部分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都可以表现为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将表现得更为普遍和充分.  相似文献   

6.
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内容出发,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然后,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二者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1)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2)按劳分配要借助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把劳动力价值分配和按劳动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3)按生产要素分配要正确处理好劳动和资本的关系,保证劳动者和投资者合理合法的物质利益;(4)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既要注意克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通过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研究,不断创新收入分配理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是以其所有者将劳动力和生产要素作为商品提供到市场上进行交换获得货币收益来进行和实现的,由价值规律客观调节的市场价格是分配的手段和实现形式.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仍然是我们理解现实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争论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既是我国分配制度的伟大变革,也是我国分配理论的重大创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围绕分配理论的争论,始终是和价值理论的争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和原则的确立,对于重新认识剥削和私有制的关系,对于保护私人财产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党的“十六大”继续坚持和完善。这反映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现阶段分配理论与分配政策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我国理论界对按劳分配的论述已较为详尽,本文仅就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做一些探讨,以求能够澄清某些模糊认识,利于我们科学理解和正确运用这一新的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收入分配的形式都由特定的生产方式决定。资本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完全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要素所有制形式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据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有的要素所有权结构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按要素分配要受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比较分析我国个人收入的中外分配结构、城乡居民总量分配结构、地区收入分配结构,显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并未危及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从今后发展趋势的预测看,我国居民体现按劳分配要求的生产要素收入将是个人收入的主体,其他要素收入处于次要地位。我国应该长期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2.
产权是资本要素所有权。资本要素包含物质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按资本要素分配,就是物质产权和劳动力产权共同分配劳动成果,“按劳分配”是按资本要素所有权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工资是劳动力价值补偿,不属于“分配”范围;明晰产权关系,就是要明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的关系;明晰劳动力价值补偿和“按劳分配”的关系;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资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就《分配制度改革和价值理论重建》一文,与晏智杰进行了商榷。我们认为,我国现行的按劳分配制度不容否定;要素分配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我国经济制度下,按要素分配不能一统天下;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其权威性不容挑战。我们要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既要坚持、又要发展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价值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便是劳动价值论,按劳分配理论是由劳动价值论演绎出来的。因此,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是科学的,但是从它的具体规定上讲,按劳分配理论是有缺陷的,无法应用于实践。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按劳分配理论的本质涵义,摒弃它的具体操作规定,提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的分配原则:按人力资本贡献分配。  相似文献   

15.
主要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这一学术界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诠释,并指出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问题.认识两者的区别和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分离是理解中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关键所在;而理解两者的联系和逻辑的统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质;社会劳动力价值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社会劳动力价值取向目标要体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即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用人单位劳动力价值取向界定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理论基础上;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不同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存在根本差别,按劳分配也必然是多层次的。因此在社会保障领域内应更多地关注公平,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缩小人们之间收入的差距,实现在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系中增进平等。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通过市场来实现。市场经济不仅与按劳分配有兼容性,而且为按劳分配的完善和科学实现提供了条件;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按照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来取得个人收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商品的条件依然存在,劳动力通过市场进入生产过程。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劳动力的商品所有权的实现,是社会主义分配关系中的辅助因素,现阶段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容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特色,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提出的新的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与资本主义所实行的按资根本分配有着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为二者提出的理论依据不同,二者在社会分配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二者实施的价值目标取向不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需要深入研究和正确认识的若干问题 ,认为不能用所谓知识价值论来取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不能用生产要素贡献论、价值共创论来论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定范围内剥削的存在具有合理性 ,不能因此就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