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吸取与继承了以往异化思想中的合理因素,批判了不合理的观点,并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有着继承性的联系和本质性的区别。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出发点上,以资本主义的经济事实为依据;在异化内容上,以经济学中劳动异化为重点;在原因分析上,剖析了异化产生的根源;在表现形式上,论述了异化四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异化发展的趋势上,认为异化发展的结果是自我扬弃,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以往异化思想完成了不同程度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异化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理论范畴,自马克思提出劳动异化理论后,异化理论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卢卡奇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提出了物化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异化现象;弗洛姆则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结合,从文化工业影响的角度描述异化现象。马克思、卢卡奇和弗洛姆的异化理论都关注社会中人的生存问题,但侧重点不同。通过对三位学者异化理论的梳理分析,能够对我国当前人的生存样态分析提供参考,并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3.
几百年来,异化理论在西方一直大畅其行.黑格尔在思辨哲学意义上演绎他的异化观,费尔巴哈则从人本主义出发用异化理论来批判宗教.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在实践、历史层面上进行的,既具人文关怀性又具科学范导性.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工业化大社会中人的全面异化进行了深刻细致的揭露批判,但他们在追寻消除异化的途径时却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方向,这使得他们的异化理论变成为难以付诸实践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4.
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集大成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进行深刻批判。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其异化理论的内容涉及多个层面。马尔库塞毕生致力于寻求解决异化的途径,其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他的早期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历史的、逻辑的过程,由起初抽象的人本主义的异化理论发展到成熟的唯物史观的异化理论,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总的说来,这一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青年马克思时期,该阶段提出了抽象的人本主义的异化劳动理论;第二阶段是初步形成比较成熟的唯物史观的异化劳动理论;第三阶段是唯物史观异化劳动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三个阶段之间是一脉相承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和把握这几个阶段之间的历史联系,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异化理论是贯穿于马克思一生思想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马克思从人本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种话语敞开了异化理论的日常生活之维,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批判和资本主义批判的不竭理论之源。  相似文献   

7.
人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对私有制社会中人的异化生存状态的强烈关注和对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的迫切渴望与追求都显示出他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同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语境中分析异化劳动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观照阐述他的异化观 ,显示出严密的科学性。所以马克思异化理论是人文关怀维度与科学范导维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不少学者往往把马克思早期的异化劳动理论等同于其异化理论的全部,从而忽略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演进过程。与异化理论相对应,马克思的哲学观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向:从黑格尔主义转向人本主义、从人本主义转向实践唯物主义,以哲学观变革为背景能够使人们更加准确把握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提出劳动异化理论后120多年的资本主义新时期,马尔库塞重新思考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并在其基础上指出了人的全面异化状态及其拯救方案。虽然,马尔库塞的考察加深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但其对马克思本人的理论观点存在严重的失察与误解。  相似文献   

10.
从西方思想发展史的角度出发,阐析异化这一概念,认为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其基本的含义是背离、疏远和对立,中世纪的神学思想正式确立这一基本含义以此来说明神与人的疏远或神性的丧失;近代以来,英法的启蒙思想家用"异化"来讨论人的权利转让问题,只是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代,异化才有了真正哲学意义上的阐述;黑格尔从思辨的角度建立了宏大的异化理论体系,而青年黑格尔派的费尔巴哈和赫斯分别对宗教异化和经济异化进行了批判;指出西方的异化思想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也孕育着不同程度的科学因素,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创立正是对这些科学因素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1.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弗洛姆都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有所继承,也都对20世纪新出现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二者都通过异化理论对当今资本主义展开了深刻的批判。但是,他们异化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对异化现象的关注、关于异化原因的分析及消除异化途径的探讨又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本文旨在比较弗洛姆与卢卡奇异化理论的异同,使人们对当代的异化现象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任何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都无法规避马克思和韦伯两大理论体系,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就是一次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框架内对韦伯合理化理论整合的尝试,卢卡奇因之也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但是关于物化是对异化与合理化的扬弃还是调和的争议从未平息,而基本论证思路都是从马克思的视域或者从韦伯的视域论证整合的成败,而不是从物化理论的框架内对其逻辑和前设的追问和论证。在此,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本身论证物化的逻辑连贯性和一致性,发现物化理论更倾向于是对异化理论和合理化理论的调和。  相似文献   

13.
作为社会批判理论,霍耐特从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的规范承诺出发,以其承认理论为基础,认为物化是一个社会病理学概念。它是对主体间交往过程中承认遗忘的描述,以“承认遗忘”赋予物化新的内涵。与霍耐特分析视角不同,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批判的是“资本逻辑”,是运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活动中必然发生的主客异化关系进行批判分析。二者虽然都使用了“异化”与“物化”相近的概念,实质上有着不同的语境、所指和理论内涵。由于同为社会批判理论,然而也有着相同的理论特性与实践诉求。  相似文献   

14.
在消解异化的征途上,马克思遵循的是"生产的逻辑",诉诸的是生产劳动;而卢卡奇遵循的是"观念的逻辑",诉诸的是阶级意识,二者各有侧重点又各有其合理性.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仍然是我们打开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经济结构和人的存在状态之门的一把钥匙.要真正克服异化,走向人类解放,就必须把马克思和卢卡奇的思想整合起来,或许这就是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给我们的最好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弗洛姆看来,人的生产性潜能发挥出人的本质,异化是对人的生产性本能的否定。异化具有深刻的人性根源和社会根源,它导致了人的精神生活的空虚和人性的枯竭。他认为,可以从制度和精神等方面对异化之症进行救治,他开出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以及爱与集体艺术的诊治药方。弗洛姆的异化的理论内容深刻、别具特色,试图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但带有着明显的人本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初步探讨了人的本质问题,把人的类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劳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详细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层内涵,并指出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扬弃异化.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同样提出了他的异化理论.马尔库塞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爱欲,把人的异化看作是人丧失了批判性和否定性,认为只有通过总体革命才能扬弃异化.尽管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异化理论有一定的共通性,但是二者在异化的前提一人的本质、异化的内容以及扬弃异化的方法等问题上都存在着异趣.  相似文献   

17.
英国运动派诗人领袖菲利普·拉金创作了大量亲密空间诗歌,揭示了城市中亲密空间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异化现象。物质层面异化是由于城市空间扩张、条块分割和不断加剧的流动性;精神层面异化原因是商业化和个体化。依据马克思和弗洛姆对异化的论述,从拉金的创作中也可窥见抗衡异化的救赎之路:缩短与自然的心理距离、调整城市人际距离、充分认识个体的内在性,用人化的自然、富有意义的亲密关系、创造性劳动等,最终通过这些精神层面的努力削弱异化力量的影响,实现对亲密空间的救赎。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的异化理论,为当代人学异化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人的异化是对人与世界三重基本矛盾(人与自然、他人和自我)的割裂,是对人的本真的类本性的背离,是历史在特定阶段必经的历史过程.在个人主体和私有财产的历史阶段中,异化经过暴力、权力、资本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也为自身的扬弃作了准备.当今世界已经出现的人类性问题使异化的扬弃开始作为一个现实的问题提了出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就是在人的科学理论基础上对历史之谜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