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虹 《北方论丛》2001,3(3):121-123
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需要全面教育,审美教育在当代中国既面临着现实的挑战,也有着广阔的前景,为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美育在推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在培养完善人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谷玉虹 《理论界》2001,(6):42-43
审美教育是建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方针中的一部分,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需要,它是教育学生在政治上。思想上、情感上、道德上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之一。 高等师范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自然、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作品美的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的能力,以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声音陶冶学生的心灵与情操,使学生思想感情全面、健康发展,并以此去影响着未来所面对的下一代学生。因此,美育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3.
崔仑峰 《理论界》2015,(2):150-152
美无处不在。人类生活无处不包含着美和艺术,生活中处处存在美、时时同艺术相关,热爱生活和生命的人,都渴望和追求美,而美术鉴赏正是担当着培养人们认识美、鉴别美、创造美的任务,是增强人们视觉感受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等的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的分析认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使情感得到陶冶,使品格更加高尚,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不断探寻艺术之美,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林景红 《学术论坛》2012,35(10):226-229
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理论融人体科学和运动实践为一体,既包括人体结构、生理、运动基础理论,又渗透着人体美、运动美、体育美的基本内涵。在运动人体科学理论教学中注入审美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这一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认知美,感受美,体验美,化抽象的理论为审美鉴赏。通过培养学生对人体美、运动美和体育美的鉴赏力,达到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审美情趣培养相统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社会美好理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社会实现祛丑扬美的有效途径。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造社会美好未来的具体做法: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彰显自律与他律和谐之美;促进自身形象美塑造同社会美创造和谐统一;通过密切联系群众不断地拓展创造社会美的领域;把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创造社会美的不竭动力;在生命的有限中实现无限,在既定的现实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林靖 《兰州学刊》2008,(Z1):222-223
音乐教育在美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调动人的情感,启动人的创造力,通过音乐美的陶冶,逐步培养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素质教育。当前,要摈弃导致实践的盲目从而影响音乐美育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认识误区,在儿童音乐美育中应力求让学生从学习中认识美、从教学中孕育美、从活动中体验美、从实践中表现美,不断提升审美素养,为完善人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人的精神生活是真善美的统一。真的精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善的精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坚持方向原则、民主原则和平等原则;美的精神要求通过美育培养人的思想品德,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美培育人的思想品德,通过美的境界提升人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8.
谈高等学校的美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 《理论界》2000,(4):49-50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历史使命。如何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是高等学校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近几年 ,随着教育思想的转变 ,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 ,但在素质教育中却往往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教育。实际上 ,加强美育教育 ,对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一、美育教育的重要性美育即审美教育 ,或美感教育。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 ;是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教育 ;是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 ,美化人们…  相似文献   

9.
深入探索和分析现代教育的功能和特点,既有助于我们对现代教育的理性认识水平的提高,也有益于在现代教育中实际操作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研究制定我国的教育发展思路和发展规划。 一般系统论认为,结构决定功能。现代教育也是一个系统。现代教育作为人类一种自觉的培训活动,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系统。从广义上说,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它的结构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从狭义上说,是专指学校教育,这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向青少年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它的结构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从内涵上说,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通过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结构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德育是向人们,特别是向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一种教育。智育是培养、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的智力的一种教育。体育是以运动为基本手段,利用自然条件,结合卫生措施,锻炼人们的身体,促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一种培训活动。美育是培养人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现代教育的核心是人,由人去  相似文献   

10.
提高人的素质,塑造完美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而审美教育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其独特性在于它的全面整体的渗透性,具体表现在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以美健体上。审美教育在人才素质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美育的渗透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应注意美的感染和熏陶;在不同的课文中挖掘美的内容,进行美的教育;捉住人物的美好情操,领略高尚人格的美;文章形式的美感与内容的美感是和谐一致的。教师应培养学生观察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信仰决定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我认为,美的特质在干,它是一种为人所创造并为入而存在的现象。美的真正蕴含和人的本质具有本体意义上的高度同一性。人正是在创造和发展自身本质力量的同时永恒地创造着美。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创造和发展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性活动,而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进行的。正是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和途径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展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过程中,人类创造着美。如果认为创造美的活动即是一种艺术或具有艺术性质活动的话,那么,可以说,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社会交往活动及精神生活活动都具有艺术的性质。当然,…  相似文献   

13.
所谓审美教育,是指关于审美情感、审美观念、美的鉴赏和美的创造的教育.学校的各门学科的教学,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其中,语文教学由于教材内容和教学艺术都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因而对于审美教育可以起到特殊的突出的作用.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语文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又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观念,增强学生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加强对课文的赏析,发现美,欣赏美,接受美的熏陶语文课本中的许多优秀文章是作者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精神产品.我们注意加强对文章的赏析,就会发现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可说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涵,为我们提供了引导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好材料.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文章蕴含的深层次的美,要通过分析,才能让学生发现,给学生以美感.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接受美的熏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具体的体现,通过对课文的赏析.感染着教  相似文献   

14.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人,人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要在和谐社会中才能实现。和谐视阈下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完整学说与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理论。当前,在生产力、市场经济、社会体制、教育等方面都存在着人的全面发展的限制因素。和谐视阈下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辛毅 《理论界》2007,(2):239-240
审美引导,是培养学生对于艺术、自然及社会生活美的事物的感受、鉴赏和追求,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表演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可感的形象反映生活,具有强烈的形象性、感染性。它所唤起的美感比现实美更为强烈,对人的感染力最大。所以通过审美引导采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从而也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和鉴赏现实生活中的美。  相似文献   

16.
实践转向对审美教育的影响特别巨大,因为审美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创造实践和艺术创造实践.实践转向将使审美教育由意识形态教育转向审美实践教育,转向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活动本身.审美教育的实践分析将由学校教育转向社会教育,不仅关注审美教育的学校实践,同时注意家庭和社会的审美教育实践.审美教育的实践分析还将由感美美育和立美美育的实践分析转向创美美育的实践分析,不仅培养和丰富受教育者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审美意识,而且培育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美和艺术的技能、技艺、技巧,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中培养和造就审美的人.审美教育将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自由创造性过程中培养和造就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7.
人的美在佛教中具有微妙的地位。"涅寂静"的最高美既是对世相美的否定,又是对世相美的肯定,正是在这对立统一中,人的美获得了自己的位置。佛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比较全面、细致和独到地描述了人体美,曲折而又集中地表现出佛教关于人体美的理想;同时也描述了风度美和行为美,其中风度美"神"形"兼备,反映了佛教关于风度美的理想。佛教的行为美则更多地表现在佛教徒特有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悲剧性的崇高美特点。佛教人的美学就在这有意无意之间呈现了。  相似文献   

18.
美育与人格     
我们提出美育与人格的关系并作一些探讨,是为了认识审美教育的全部内容与目的,是在按美的规律建造社会的同时,也按美的规律建造人自己,使构成健全人格的知、情、意获得全面发展;还想通过这样的探讨,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对美育工作的重视,承担起培养和造就开拓未来一代的新人格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经指出:“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第50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以下凡引自该书,只注页数)由此可见,掌握美的规律,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美的创造和审美教育,对我国人民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育美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育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的产物和高度融合的结晶。教育美学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及教育改革具有推动作用,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社会培养美的一代新人,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当今要想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强国,必须从根本上认识教育美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