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目前青海高校英语专业的现状 ,文章就新世纪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结合青海的实际、青海高校英语专业改革的发展方向和英语人才的定位进行了探讨。最后就如何培养出具有自己特色、受民族地区欢迎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2.
人才职业流动是一个动态概念,会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主观选择的不同而发生变动。本文一方面依据青海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从人才职业的流动程度、方向、产业、行业、所有制、空间分布及人才特征等多个方面对未来几年青海省人才职业流动结构的发展趋向进行了合理展望;另一方面,对人才在职业选择上的经济利益、自我实现及主观理性等三个主观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青海人才职业流动仍然存在较大的主观障碍和客观持续压力。本文为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青海人才职业流动的模式及社会管理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三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一)人才状况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强大动力,培养人才是未来发展的希望。解放后党和政府为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步伐,采取了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一是长期不懈地对民族地区实行优惠政策,加大投资,兴办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各级各类人才,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奠定了根基。二是为支援青海的经济建设,改变落后面貌,加快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步伐,选拔派遣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来青海工作。三是伴随着大量企业的迁入和人口的机械增长,很多专业技术人员随迁来青工作。基于以上原因,青海的人才状况,…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青海蒙藏牧区畜疫防治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青海蒙藏牧区畜疫跌起,畜牧业生产遭到惨重破坏。抗战时期,西北开发达到高潮,畜牧业作为青海在内西北地区传统优势产业尤为受到国民政府的重视,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投资。为了防治青海牧区流行畜疫,保护畜牧业经济健康发展,国民党中央政府和青海地方政府设立防疫机构,制造血清、疫苗和培养兽医人才等。这些举措使青海畜疫防治步入了近代化历程,增强了抗战时期国家经济实力,但由于战时诸多不利因素致使畜疫防治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在青海的逐步实施,“富民强省”已成为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的首要目标。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对青海区位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以适应青海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要求显得尤为重要。三江源文化学概念的提出,试图从文化学视角入手,重构、提升三江源文化新的文化价值观,实现三江源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加快发展畜牧业 ,是青海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经济结构的中心任务。本文在对青海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青海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提出了“解决畜草矛盾”和“畜牧业经济中心向第二产业转移”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两个战略重点。围绕生态畜牧业的总体战略和两大战略重点 ,具体谈了青海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介绍旅游业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乘目前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和中央、地方政府提倡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大气候、大环境 ,通过利用和发挥青海藏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发展旅游业 ,使旅游业成为推动青海藏区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藏传佛教传播区域、发展状况、所具优势和特色以及对青海文化旅游所起的作用和助推青海旅游文化大产业向前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的发展 ,为青海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青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只有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和中央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同时克服自身的弱点 ,通过培育、发展知识经济 ,才能改变青海经济落后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如何不失时机地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一机遇 ,根据青海民族地区特点 ,闯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子 ,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本文从析青海民族经济现状及特点出发 ,提出了发展思路、步骤及其对策和目标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生态是根本。文章阐述了青海林业打破常规,积极调整绿化布局,走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之路,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实践及思考。  相似文献   

12.
青海少数民族人口与人才问题研究梅进才青海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31′─103°04′,北纬319°99′─39°19′之间。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东西长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72.1...  相似文献   

13.
清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在借鉴康熙朝遣官办理青海事务的基础上,于雍正三年(1725年)正式设立了“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代表中央政权全面统管青海民族地区军政.其后随着青海社会的逐渐稳定,乾隆在雍正设立西宁办事大臣的基础上对这一重要的民族地区管理建制多有调整,其间既有员额、人选、任期、养廉银等具体内容上的不断规范和充实,也有过两次临时裁撤西宁办事大臣的动摇决定;乾隆时期对西宁办事大臣建制的调整使西宁办事大臣建制渐趋完善,同时也折射出清廷对青海统治政策发生大的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14.
青海牧区是我省一个特殊地区 ,调整结构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而青南牧区结构调整的任务重、难度大 ,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西部大开发 ,西部语言的宝藏也要开发。青海省是我国多民族省份之一 ,深入挖掘青海汉语方言中的民族语言成分是摆在语言学家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提供了如何挖掘的例证。并从改革开放、社会语言学、深入研究汉语、深入研究普通语言学的需要论述了深入挖掘青海汉语方言中的民族语言成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清道光初年,陕甘总督那彦成受命对青海地区的蒙藏事务进行了一次大的整理,这在清代青海蒙藏族史上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清代中后期青海蒙藏两族历史变迁的一些情况,以及清王朝所采取的有关相应对策。本文作如下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7.
千百户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地方政权形式,在青海牧区的藏族社会中存在了几百年,这种制度的实质与土司制度并无大的差异,它的出现有其内在的历史、环境、社会原因。文章利用文献资料对青海藏族千百户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千百户的空间分布、千百户的历史作用作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安多藏区藏族文化面向21世纪 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 中国藏区是由卫藏(西藏自治区)、康巴(四川甘孜州、西藏昌都地区、青海玉树州、云南迪庆州等)和安多(青海藏区、甘肃藏区和四川阿坝州等)三大藏语方言区构成的。安多藏区是中国藏  相似文献   

19.
青海民俗文化的发掘与青海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尤其是民俗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民族个性鲜明,是青海旅游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对青海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提出了开发中的一些思路,旨在说明,促进青海旅游业健康发展,必须挖掘青海旅游文化之内涵。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文物看青海地区多元文化的形成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本文通过对富含羌文化、汉文化、藏文化、北方游牧文化和中西亚文化等因素的风格独具的历代馆藏民族文物文化属性的研究,阐述今天青海独有的多元民族文化,是由历史上青海地区的各民族经过长期的彼此影响,互相吸收,互相融合而形成并发展来的。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了解民族文化的多元性,能更好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此推动我省各项事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