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语境与言者意义推断是语用学研究中的核心课题,但目前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者进行研究,极少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言者意义进行探讨。本文拟从文化语境、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三大跨文化交际语境要素入手,分别阐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应如何进行言者意义的推断。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称呼语的研究不应该局限在不同语言使用者刻板的文化差异的比较和描述上,相反研究关注点应该是交际的双方(无论是持不同语言者,还是同种语言者)如何在动态的交际过程中协商和构建相互的身份,并且如何在这样动态的过程中产生他者化,同时,对于这个社会通过媒体、专业或日常话语再现的偏见、刻板印象、预设、他者化、文化本质主义等保持敏感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对于成功的语言交际来说,预设是至关重要的。预设的引发不仅有语言因素,也有许多非语言因素,这些给翻译带来了诸多不便。译者不仅需要知道在源语文化中缺乏什么预设,而且还需要了解源语文化中存在的预设对翻译所带来的影响。在翻译中,译者应该正确处理预设关系,从而使读者(或听者)能够准确把握源语的内涵。结合实例,本文对英汉翻译中语用预设信息转化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翻译是文化意义的传递。文化预设作为潜在的观念选择,影响着译者对于翻译文本的解读。文化预设的不可避免性、复杂性和历时性,导致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误译。把握文化预设的三种特性的关键在于应用跨文化的观点,在原文本与译本之间进行文化的沟通与互换。  相似文献   

5.
本文参照Grice、Searl等人的有关理论,对英语中话语意义的推断问题作了集中探讨,指出:话语意义的理解要求人们具有运用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人们既要考虑语言因素也要考虑非语言因素。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话语意义的理解过程和推断条件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化预设对语言交流的影响可以通过接受心理表现出来。一般而言,相同文化背景的交流双方,由于文化预设的相同,从而使得语言交流的社会群体接受心理大致相同。另一方面,如果交流双方的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则语言交流的接受心理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7.
文化预设是广告存在的前提,广告语篇的文化预设分为文化内预设和跨文化预设。对于文化内预设采用主述位逻辑推进函式分析,文化内预设具有传递性和包容性;从文化语用学和逻辑语义学角度分析广告语篇的跨文化预设,跨文化预设是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相适应的结果,跨文化预设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  相似文献   

8.
文化因素语用意义英汉翻译潘红语言作为传达信息的符号系统,虽有它们约定俗成的规约意义(Conventionalmeaning),但语言系统这种自身的符号意义是抽象的,它只有在具体的语境里才具有实际的含义──语用含义。而对话语语用意义的推断不仅需要一定的...  相似文献   

9.
文化预设的认知透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外语学习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文化因素为其文化成员所共有,并以图式化的知识结构固化在文化成员的头脑中,交际时经常可以预设。文化预设是指作者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因素进行省略。在很多情况下,文化预设理解与否成为意义推导的关键,因为它能在读者茫然无觉的情况下系统地影响其对原文信息的连贯理解。文化预设的这种作用是在读者的认知语境中得到解读的;文化预设话语含义推理的记忆图式及其在认知推理中的逻辑形式,使文化预设成为语用推理的先决条件和连贯理解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文化预设是潜在的观念选择,影响着人们对语言的解读。双关是语言中的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其特殊的语言效果深受人们喜爱,广泛地出现在文学作品及日常会话中。人们在解读双关时受到文化预设的影响,在翻译双关时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来处理双关中的文化预设。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人类的语言行为,语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赋予自然语言以相对确定的意义。语境的这种功能何以可能,它与人们的逻辑思维有何联系,是探讨的核心问题。语境意义之所以能实现,是因为有交际者共同的逻辑思维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逻辑预设作背景,逻辑预设是语境预设的前提或先决条件,语境意义又是语境预设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2.
论预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这是一篇从逻辑与语言相结合的角度研究预设问题的专论。文章从语形、语义、语用的不同层面出发,对预设的涵义、特征、类型、真值情况作了多方位、多视角的深入探讨,着重指出析出预设对于辨析逻辑谬误,获取更多语言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言语交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非语言文化交际在实际交际中占有很大比重,许多语言不能表达或者不便表达的隐含意义都是通过非语言交际传递的,能否理解好非语言交际传递出的意义,对于思想的正确完整传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翻译是连接两种文化的桥梁,因此在翻译中如何将非语言文化交际准确地表述出来成为了翻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结合日本文化中非语言文化交际的特点,对日语翻译中的非语言文化交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句在主从复合句中处于从属地位,其形态标志是主从连接词和关联词.从句里包括纷繁多样的语言现象,可应用于各种语言环境,同时与言者的语言能力、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等密切关联,因此,对它的研究也应从多方面入手.反目的从句与程度、度量状语从句在结构、意义和动词谓语方面的不同,可视为两种从句的意义潜势与言者前理解或期待视野相互作用的产物.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用预设根据言语和语境可分为规约性预设和非规约性预设。小说交际主要通过人物语言和描述性语言实现。在小说中,规约性预设主要由人物语言触发,而非规约性语言主要由叙述性语言触发。本文从语用预设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的人物语言和叙述性语言,揭示了欧.亨利娴熟的预设使用技巧对其作品"欧.亨利式结尾"的贡献及其对读者成功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7.
英语非标识性语句的成因与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英语语料分析方法,探讨产生英语语言形态与语义不吻合现象的原因,结果发现,言者词性的选择或词缀的选用是产生这一语言现象的原因。不吻合现象一般出现在由不同的词性或词缀生成的非标识性语句中。英语非标识性语句的概念首次提出与界定了语言的五种主要形态。  相似文献   

18.
心理咨询中当事人的语言逻辑仍然经历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和其他非当事人一样具有逻辑性的特征。但是当事人的逻辑前提具有主观虚拟性;表象语言指号与深层心理意义不一致;语境在其独特心理背景下表现为虚构的特征;当事模态逻辑具有专一角度特征;非陈述句逻辑的预设是其深层心理意义的信息。认识当事人语言逻辑的特殊性可以从语言的技术路线上更多地揭示当事人的心理可能世界。  相似文献   

19.
翻译中的文化预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设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在影响翻译的诸多因素中,预设,特别是文化顸设的复杂性很值得引起注意。对文化预设的准确把握有助于译者对原文信息的正确解读,从而对源语信息采取恰当的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暗含的语义关系,预设在语言概念功能的实现过程中显示出非语言性、历时性、虚拟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犹如语言背后的一面多棱镜,能折射出语言表层看不见的东西;语用学对预设的认识及观点长期存在分歧,研究预设的深层特征有助于认识这些分歧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