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永婕 《现代交际》2011,(6):176-178
对于英语精读课文中的语言问题,当使用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难以分析透彻时,教师应该尝试开阔思路,寻找新的教学途径,如应用功能语法概念等。本文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从及物性、语气和主位等方面考察课文Your College Years的概念、语篇等特点,进而得出结论:系统功能语法应用于精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批判的技能,最终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输出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码转换是语言使用的一种常见现象,它是指人们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或者语言变体中做出选择的一种语言行为。中文流行歌曲中的中英语码转换是中英文化交流中语言接触的自然产物。文章运用于国栋的顺应理论为理论框架,旨在探讨中文流行歌曲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与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3.
黄春宝 《现代交际》2010,(12):264-265
衔接是语篇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衔接角度出发,着重对《大学英语精读》(第三版)第一册中的语篇衔接手段进行了分析。语篇分析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同时也能够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4.
英语专业精读课一直以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而传统精读课教学则重视语言本身而忽视文章的全面分析讲解,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语篇分析相关理论的运用则是将语言分析和篇章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知识传授与能力提高的教学方法,本文将从分析语境、语篇信息和语篇结构几个方面来讨论语篇分析理论在精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口语的核心是交际。交际中的各要素影响着交际者对于交际语言的选择。由语式、语场、语旨构成的语域能让交际者了解到"发生了什么""谁参与了""语言起什么作用"等交际要素,从而帮助交际者正确地选择适合该交际场景的语言。因此,将语域理论运用到口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在线语料库COCA辨析英语同义词approve和endorse,从两个词的使用频率,语域特征,使用趋势,类链接以及两个词与动词,名词和介词的搭配等方面来分析两词的异同。本文的分析结果对当今的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教学者均有启发作用,可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域意识。"语域"这一概念源于英国的"语境主义",是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7.
冯维维 《现代妇女》2014,(8):292-292
英语委婉语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使用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存在于不同的语言环境与社会分割面之中。人们经常使用委婉语是为了避免无意冒犯他人话语的出现和各种令人不愉快事情的发生,是人们相互交流洽谈中语言使用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委婉语的忌讳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引用实例分析英语委婉语在语用功能方面体现的各种形式,以便了解和掌握英语委婉语语用功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语言教学中有关情感因素的含义和功能,同时结合当前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阐述了情感因素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目的在于揭示情感因素对高校综合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商颖 《现代交际》2010,(6):195-195
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荚语的重要形式,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便他们在课堂甲更好地汲取知识、提高英语语言能力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龚婕妤 《职业》2011,(12):140-142
语码转换是指人们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过程中,由一种语言或变体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变体的语言现象。最近三十多年来,语码转换在西方语言学界受到了多方关注,研究者们从社会语言学、句法学、语篇分析和心理语言学等学科领域,探讨双语社会自然语言交际中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或标准语和方言之间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动机、语用功能、句法结构、语篇模式、心理过程等。笔者以大学生日常口语交流为研究目标,通过三个月的观察,记录,以采访和录音等方式,在顺应论的理论框架下对收集的语料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旨在揭示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语码转换动机。  相似文献   

11.
土木工程英语为专门用途英语,其词汇反映着独特的文体学特征。本文从功能语言学视角下,以语域理论的三个变量——语场、语旨、语式为框架,以具体语言实例为佐证来分析土木工程英语词汇。以此得出的特征对于土木工程英语词汇的习得,篇章的阅读理解和翻译,专业文章的写作等实践活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精读练习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精读演练中涵盖了英语课程中全部的语言知识,是考察学生各项英语技能的有效方式。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开展精读课程教学活动期间,需要充分结合素质化教育理念,以学生认知水平及性格特点为标准,为学生营造出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由此来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趣味化的教学氛围下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含义,提升英语学习技巧。  相似文献   

13.
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该语言的文化。英语写作教学的目标就是从文章结构、思维方式和话语策略几个方面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学习中的交际能力。然而相对于热门的写作语篇研究话题,如语篇分析中注重语篇内部的静态研究,国内对语篇建构能力的探讨似乎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本文考察西方修辞学中"修辞五艺"中的"发明"策略,以辩论理论作为主要理论基础,运用修辞争议点理论在写作构思中的应用,丰富英语议论文的雄辩力和信服力。  相似文献   

14.
预制语块是固定的语言组块,具有"范例性"和"整体性"的效应优势。这对大学英语写作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文章在阐述预制语块分类和效应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预制语块的效应优势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并据此给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忽略英语最为基础的语言交际能力的教育和提升的问题,提出要重视教师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国际语特点和功能,解决教学英语国际语的有效性问题。同时,要借助信息化时代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接触到相关的英语交际环境,掌握较为全面成熟的英语交际方式与方法,完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与外语语言技能培养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应该更加注重对文章整个篇章的学习,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词汇记忆和背诵上面。对词句、语法的简单理解,逐字逐句的翻译,这会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英语精读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既要了解语篇的整体思路,段落之间的结构,又要认识到作者的态度,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因此,主位推进模式对推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是高校中重要的必修课,通过英语学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传统英语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重视讲解语言知识点和传授语法及词汇,却忽视了语篇教学的重要性。语篇教学重视通过生词词汇和上下文进行推断文章的主要内容,语篇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整个篇章的理解水平。本文简要分析了语篇教学在高校英语中的应用,旨在为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当下英语泛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误区,导致了英语泛读教学过程类似精读,太偏于精、散,从而严重降低了英语泛读课的教学效果。本文选择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语篇分析观入手,先分析了泛读课的教学特点及目前泛读教学的现状,再指出泛读课的目的在于对整个文章的理解。从篇章结构入手进行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抓住文章中心,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介绍了韩礼德的语城理论,从语场、语式和语旨三个层面来探讨英语商务合同翻译中语域的对应并介绍了语域的三种意义——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是如何在翻译中体现的,并力求达到商务合同翻译的三C原则,避免因合同翻译的含糊笼统而引起损失。  相似文献   

20.
张黎黎 《现代交际》2014,(10):214-214
中国英语变体作为世界英语变体大家庭中的一员,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产物,不可避免的带有汉语语言和文化特征,是对中国语言与文化认同的具体表现。同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中国英语是实现平等、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条件,把中国英语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