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文章和读文章都有一个特征:词句只能一个一个地出来.换言之,如果一个人写一篇文章来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他只能耐心地把他的思想通过一个个词来实现.如果一个人要读他的文章,了解他的思想,他也只能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从这些词中逐步了解作者的思想.这种语言特征被语言学家称为"线性特征",意思就是语言的出现就像一条线,这条线把一个一个意识串在一起.我们把这种现象简称为"意识流".而这条线的基本单位就是词.因此,读文章的过程就是文章的意识流当中最基本的单位--词的"破译"的过程."破译"的词越多,读者对作者的思想了解得就越多.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习阅读能力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破译"能力不强.那么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发现利用完形填空来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的办法是可行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官茅房这个词,现在很多年轻人恐怕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茅房在老北京话里就是厕所.官是什么意思?按后来的说法,就是公家的意思,老北京人也叫"官家",其实,就是现在的公共厕所. 人吃五谷杂粮,有进就得有出.但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个"出"一直是人们比较忌讳的词,所以人们发明了许多别称.古代的文人管这个"出",叫"出恭",您瞧这是多好听的词.当然还有好听的,如溷(hun)、便所、毛司、沃头、登东等.  相似文献   

3.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终结”一词把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指出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出路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书名的含义和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是读懂读透这部著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央视的《朗读者》栏目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也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朗读热潮"。在国外,有一个全球知名的"朗读者",她提出了"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口号,读书已经成为国民日常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一种生活习惯或日内容,整个国家都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这个国家也因此被誉为"欧洲的朗读者"。她,就是德国。德国人爱书、读书,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走进德国人的家庭,都可以看到漂亮的书架和架上满满的图书。我在我的德国朋友卢德家中看到,他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阐述历史文化遗址景区标志牌系统的概念与研究进展,提出标志牌系统设计应当遵循规范化与系统化、人性化与中国本土化、与空间设计相结合及与环境协调、布局合理化与信息性和精心设计、制作与维护的5点重要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调研分析了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旅游标志牌系统中各类标志牌存在的缺、乱、错的问题,进而设计了一套更高效的标志牌系统。  相似文献   

6.
《北方人》2007,(12)
消费是个可疑的词。如果"消"有消灭、消失和消亡的意思,那就是"使之减少";"费"如果有消耗、耗费和靡费的意思,那就是"耗尽一切"。无论何解,仍是不解:如果一切以斩尽杀绝为代价,地球上的东西不久将消费干净,人也就灭亡。这样,不如把消费干脆说成掠夺。  相似文献   

7.
福柯在<癫狂和文明>中分析历史生成中的"异",人的理性对非理性的一种禁闭和塑造史;福柯在<词与物>中主要分析历史的"同",考古学探求词与物的关系的历史,词是物的表象,寻求物的秩序就是寻求词表象物时秩序的同一性.福柯在<词与物>中运用的是现象学的框架结构,福柯提出了一个现象学的又是考古学的概念"认识型"(l'épistémè),福柯将现象学建立在尼采的革命性的透视主义之上,这样就产生了一种空间的、静止的外观,将时间放在了隐蔽之处.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夫妻俩去参加一位德国朋友的婚礼时,发现他们的婚房里竟然有个"修配工场"。从原始工具到现代化工具,从木工、瓦工工具到钳子、焊工工具应有尽有。更有趣的是,这所房子除了设计和盖房是请人帮忙,余下的事情都是朋友自己干的。他说,绝大多数德国人都自己装修房子,把家庭内部装修当作调节生活情趣、改善环境的乐趣。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父母的亲身劳动来教育孩子,凡事不能坐享其成,只有依靠自己的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尽管德国人普遍富有,但他们在婚宴上并不攀比豪华,反而显得有些"寒酸"。我们原以为亲  相似文献   

9.
清代边塞词的兴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清代边塞词中有很多与传统的边塞文学迥然不同的"新"作品,尤其是女性边塞词、流人边塞词和遗民边塞词这三种"新"边塞词格外值得关注,所谓的"新"边塞词说到底就是清代特殊的历史环境造就的新的边塞词,反过来它们又生动地描绘了那个历史时代。这些"新"边塞词为历史悠久的古代边塞文学注入了一股新意,且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清代边塞词文学价值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清词"中兴"局面的形成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广泛传播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明末清初,唐宋词主要是通过纸本的方式传播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词籍传播",当时词籍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唐宋词籍的汇刻和唐宋词选的重印,其中唐宋词选重印者主要有《花间集》、《草堂诗余》、《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等,这些词籍在不同时期的传播间接地反映了明末清初词学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上古汉语"终"、"死"、"没"、"人"、"官"等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词义向积极方面偏移.从这些词的词义特征和语境特征来看,偏移的词义是一种隐涵义,是语用推理的结果,没有成为词的固定义项.  相似文献   

12.
合肥方言"子"尾词和"头"尾词比较丰富,代表安徽江淮方言词汇的一种典型特征。其中"子"尾词以两字组、三字组为主,"头"尾词以两字组居多。"子"尾词词性大多为名词,也有少数是代词、数量词、动词或形容词;"头"尾词分别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词缀"子"在"子"尾词中主要用来表达说话人"指小增恶"的主观评价态度,词缀"头"在"头"尾词中分别表达"指小增恶"、事物发展的势头或来由以及某件事是否值得去做等多种功用。  相似文献   

13.
日尔曼民族是个高度崇尚理性的民族,这一点或者可以用“严谨”一词加以概括。正因为如此,文艺复兴之後的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中德国人占有一席重要之地: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梅林、尼采、叔本华、海德格尔……德国人的严谨表现在生活中几乎形成了一种生活定律:守时、守洁和守序。据说,这是与德国人交往或在德国生活的外国人必须注意和遵守的。德国人的守时不仅局限於公司和企业里的上班不允许迟到早退,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如果你的约会说好了是8点,就应该准时8点按门铃或敲门。去早了,约和被约者都会感到尴尬;去迟了,让…  相似文献   

14.
综合考察词学批评范畴"婉约"的语源学意义和在词学理论中的发展,"婉约"并提,至少有3种涵义:其一是"婉"和"约"都解释为和顺美好,用以形容女性化的柔美委曲;其二是"婉"和"约"都解释为俭约、隐约,用以表达含蓄幽微的艺术风貌;其三是前述两者的融合,即形式的婉转和美,情意的俭约隐微,曲折蕴藉.在词学理想中,"约"的最高境界就是淖约缠绵的女性风致与隐约委曲的风雅气度的双美绾合.词之尊体的终极理想是:既坚持了词体独有之淖约美,又达到了词学批评向隐约蕴藉、温柔敦厚的诗学回归.  相似文献   

15.
湛蓝的天空,让人心驰神往;清澈的河水,让人心情舒畅;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可以说,身处德国,时时处处都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因此,有人把德国称为"生态国度"。德国之所以获此美誉,与其从娃娃抓起的环保教育理念不无关系。德国人在环保教育中,把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作为一项社会重点工程来抓,制定出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教育方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好效果。德国建有400多家"环保幼儿园"。这些幼儿园之所以称为"环保幼儿园",是因为它们全部为绿树或其它植物掩映,俨然是一个个浮在绿色海  相似文献   

16.
福建仙溪傅氏家族在宋代是一个研究苏轼的世家,其成员著有多部研究苏轼的著作。傅藻的《东坡纪年录》是宋代最著名的东坡年谱。此谱的特点就是严格依据东坡本人的作品来排定苏轼的生平,并努力将其可考的作品一一系年。傅共的《东坡和陶诗解》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注释苏轼和陶诗的著作,也是一部新发现的宋人注苏诗之作。傅共注苏轼和陶诗注重释意,在学术上亦有一定的价值。傅幹的《注坡词》是现存最早的东坡词注本,《注坡词》在东坡词的背景介绍、语意解释以及词意阐释上都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而其对苏词中"今典"的解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傅幹还用了"以苏注苏"的方法,用苏轼的其他作品来印证其词。  相似文献   

17.
"支那"一词源于梵文"cina",是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关于这个词的原意,学术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对"支那"一词的词义进行探讨,认为"支那"是一个超越了时空概念的词汇,借指所有中原王朝.对于"支那"一词的使用范围,笔者认为在东西文化发生大规模碰撞之前,在一些佛教界人士中使用相对较多.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也很少使用"支那"一词称呼中国,明治维新以后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抬头,在日本教育中,把中国说成"支那",意在把中国人说成是野蛮、落伍和无能的一群人,"支那"一词也逐渐由褒义转向贬义,抗日战争胜利后"支那"一词在日本从国家层面上才开始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18.
计较     
"计较"这个词说的就是小事。所谓小事,是指对一个人的一生、一个人的长远目标、一个人的健康和命运无关宏旨的事情。生活中这类事包括谁先怎样、后怎样,谁主动、谁被动,说什么、怎么说。官场上表现为座次,文坛上表现为评价等等。计较虽然无关宏旨,却关乎  相似文献   

19.
如果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看成一部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史诗,那么,人的解放就是这部史诗的逻辑主题。在人的解放的逻辑主题中,"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起点,对宗教和德国现实社会的批判是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主线,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中介。  相似文献   

20.
德国大学以不收取学费著称,去德国留学的人也与日俱增。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盲目地跟从、假文凭满天飞。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为严格管理,成立了留德人员审核部,从此之后,德国的门槛变高了。有没有一条与众不同、省时省事的留学德国之路呢?有,那就是提前进入德国高中。我们以德国瓦尔登堡欧洲文理中学为例来了解这个新的途径。原则上德国的中学是不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只有个别政府支持并特批的学校是例外。瓦尔登堡欧洲文理中学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由德国萨克森州文化部和内政部唯一特批的允许招收少量中国学生的文理中学。在中国国内完成九年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