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现代书法雕刻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融入了多种艺术形式。它集书法、雕刻、装饰为一体,又不失书法神韵,以立体美感诠释艺术的内涵,形成了强烈、质朴、浓重、淡雅、清新的各种观赏情趣和格调。现代刻字与传统刻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强调主题性创作与创意,强调作者深刻的思想追求,审美取向和创作情感,以及通过这种“书法的再创造”所营造的主体书法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
周德聪先生系湖北三峡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兼艺术系主任 ,多年来潜心于书法创作与研究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创作评审委员 ,宜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周先生的作品古朴醇厚、雅逸生动、富于书卷气。此次出版的作品集收集了周先生近十年来创作的六十余幅作品 ,其中既有对传统书法的体悟与认识 ,也有对当代书法的借鉴与汲收 ,立足现代、沉潜传统 ,体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此书法集系《中国实力派书画家》系列丛书之一 ,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书名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发行《周德聪书法集》出版…  相似文献   

3.
清代学者杨沂孙的《在昔篇》是古文字书法学上的重要文献,是古文字书法学独立成科的重要标志。杨氏手书拓本对这篇流传极少的文章进行了录文,从而为书法学特别是古文字书法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为杨沂孙的古文字书法学理论探讨奠定了基础。他初步总结了古文字书法创作和研究的历史,明确提出古文字书法的创作要与古文字的研究相结合;古文字书法学的研究要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研究相结合;古文字书法的研究和创作要取用新材料,用不断发现的古文字材料来丰富古文字书法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书法艺术与数字媒体产业的融合是一个新类型,能够借助传统书法的学习,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同时将其真正地与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融合在一起,扩大作品的精神寓意,让作品显得更生动、更丰富,也是传统书法与媒体艺术相结合的主要原因。它能够设计出更有民族品味的作品,还可以起到延续传统文化的作用。当前在数字媒体产业中,传统书法带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由此可见,在当前数字媒体产业中传统书法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书法欣赏论     
书法欣赏需要具备书法关学知识、书法史学修养、博览古今书迹的阅读积累,以及书法临习和书法创作的切身体验。要“三观”作品、“五视”作品,尽可能多地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或情境。要着眼于笔画线条、结体造型、章法布局、墨色运用、署名落款、格调气息、师承创新及文字内容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书法家把从大自然中获得的美感,概括曲折地反映到书法创作中来,使其作品纵横有象,物象生动,从而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这就是书法创作中的取象。书法取象有一定的概括性和寄托性。取象是产生书法意境的先决条件,它决定书法作品的格调。书法创作不仅要通过观察和领悟的途径,还必须运用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在书法创作中的主要表现是联想和想象。  相似文献   

7.
北宋四书家之一的米芾平生涉猎甚广,以书法名世,其卓越的书法成就名垂千古。本文简略介绍了米芾生平、嗜好与精神风貌,着重论述了米芾的书法师承、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体会独到的书法技巧等,并论述了米芾书法存世作品的现状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姚奠中先生是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唯一健在的弟子,曾得到章太炎先生的指点,悟得笔法,书艺大进.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人生风云中,姚先生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刚健清新的书法风格,并与自己的人格襟抱和满腹经纶相激荡,成就了一种厚重儒雅的学者书法文人书风.姚先生是学术与书法相结合的书法家,他强调文化对书法本体的优先性,其作品体现出一种大境界.他的书法是“守正创新”的书法,其书法美学呈现出“正大气象”.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学者书法意味,很好地表达了他深厚的文化内涵,笔墨线条中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姚奠中先生的学术和书法成就荣获书法界最高荣誉奖——兰亭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9.
六朝书法美学在汉代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向展开和细化,理论潜体系已初步形成。这个时代的书法创作处在积极拓展艺术表现可能性,追求变化多样、趣味丰富的历史阶段。与此相应,书法美学在创作论上总结了多种艺术创新途径。其中尤为强调从自然中获得的涵养对于创作的重要性。在作品论方面,既强调变化多姿的妍媚之美,又注重自然而然的效果,两极兼顾,形成"尚韵"的时代风貌。书法品评也日益具体化和客观化,理论探索与书法实践逐渐形成互动。"神"和"品"两个范畴的出现,表明书法艺术在形式创造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已越出可视的形式本身,由实入虚。无论是创作论、作品论还是鉴赏论,都贯穿着自然主义精神,它呈示出中国书法乃至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书法创作中的"笔性"和"悟性",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才情、修养、气质、思维和艺术感觉,指书法家在创作时的形象思维活动,是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在书法创作中的具体反映.一个书法家,想象力丰富,在创作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自然会创作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佳作.  相似文献   

11.
李斯是秦朝唯一在文学史上留下姓名的文人,李斯的作品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作品《谏逐客书》,中期作品七篇刻石文,晚期作品《奏请秦二世行督责书》等。三个时期的作品都有着突出的文学表现,在许多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传统观点认为明代卫所制度由刘基于洪武元年创立,事实并非如此。相关史料如刘基行状、宋濂作品等,或是人为编造,或因袭旧章,均有可疑之处,但因编入钦定《明史》,遂成定说。卫所制度元时就已出现,在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沿用了卫所制度,其基本职掌业已具备。事实是,卫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并非始自洪武元年刘基的倡立。卫所制度被认为是刘基所创,与刘基参与明初诸多制度创设有一定的关系,或与明初统治者高层的政治斗争以及明中期以后诸多与刘基神话传说有更为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国际一体化语境下,如何理性对待英文符号参与汉语表达、强化母语习得、凸显民族精神的传承是国人面临的课题。基于母语习得明显弱化背景,运用社会语言学、修辞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方法,对汉语表达里汉字与英文字母、单词、短语(缩写形式)等的共同出现现象展开考察,指出这一现象具有符号象形、仿拟辞格、发音竞争、忠实原意、经济原则、财富征象、避讳含蓄等言语理据。这是文字符号非自足性的体现,对录存、传播汉语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于宋代说话中的"说参请",由于资料的缺失,历来聚讼纷纭。"说参请"由佛门禅堂说法问答而来,是带有宗教性的特种说书,旨在借佛门参禅悟道,劝俗化愚,弘扬佛法,《青琐高议》相关篇目可以为据。  相似文献   

15.
《九歌·国殇》一篇之作者、作时及创作主旨,传统认为乃屈原为纪念楚国历年战争中为国牺牲之将士所作。但从《国殇》与《九歌》它篇风格之迥异及其语词绝不类于屈原所作《楚辞》它篇来看,《国殇》不仅非屈原之所作且也非《楚辞》之所属。而从《国殇》与《诗经.秦风.无衣》风格及《汉书》等文献所述秦人风尚之比较来看,《国殇》之风最近秦人。而考之《史记》等相关文献,《国殇》最有可能为秦人纪念在长平之战中死去的国中少年所作,其时间当是长平之战后即公元前260年后这一时间段。  相似文献   

16.
1921年《民国日报.觉悟》上发表的两篇署名"树人"的文章从许多方面考察都应是出自鲁迅之手,《邵力子年表》也径自将其认作鲁迅作品。但是查阅相关当事人的日记、书信等资料却又无法找到直接证据,因此只能审慎地将其定为"疑似"鲁迅佚文。  相似文献   

17.
漆画是一种以漆为媒介的画种,在材料使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漆画家在继续漆画的传统工艺时,不断在材料使用上寻求新的突破.愈来愈丰富的材料被应用到漆画制作中.综合材料的应用让其拥有了其他绘画形式无法比拟的艺术魅力.本文通过追溯现代漆画的产生与发展及对漆画材料的归纳整理,从而揭示现代漆画中新型材料介入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释“蜀”     
对“蜀”字造字本义的传统解说提出质疑,指出“蜀”象野蚕之形或象毒虫之形的传统看法缺少有力证据,认为“蜀”字的原始构形理据是由蟾蜍与蛇嬗等动物构成的。考释佐证采用古文字字形材料、地下出土材料和现有文献书证材料作综合论析。  相似文献   

19.
石介对《春秋》素有研治,撰有《春秋说》一书。考多种宋元《春秋》著述曾征引"石氏曰",而这些"石氏曰"即指石介之说,应该都是出自今已无从获睹的《春秋说》。就诸书所引,综加辑考,得《春秋说》佚文凡八十四条。这些佚文是研究石介其人其学以及宋初《春秋》学发展演变的宝贵材料。从佚文来看,《春秋说》原书体例大概是先条列所要阐释的经文,再次以解说,形同札记。石介与孙复一样皆不专主一家,对三传及诸家注说皆有取有弃。在褒贬问题上,石介贬多褒少,亦与孙复近似。在具体经说上,《春秋说》佚文与孙复说相同和互补者占据绝大多数,足见二人《春秋》学存在着广泛的一致性。不过,石介仍然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并非亦步亦趋。  相似文献   

20.
双语辞典在为人们提供查证、翻检功能的同时,也为学习者提供了潜在的阅读功能,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功能的优势甚至为其他阅读材料所不及。但在实际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一功能往往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双语辞典本身的潜在功效,服务于人们的外语学习,双语辞典的这一阅读功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