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作为学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现代国防意识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军事理论课教学如何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新军事变革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要找准军事理论课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着力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加大力度进行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改革创新,努力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时代变了,传统的军事眼光难以认清人类的新角逐 ○研究高技术战争,应该关注一下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社会生活变革  相似文献   

3.
未来战争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军事技术的较量。军事技术自主创新是军事变革领域最活跃的因素,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保障。增强军事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强化国防领域基础研究、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完善军民结合的科技体制和注重武器装备二次开发等创新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军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军事训练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长远战略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在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中发挥着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开展大学生军训是高等学校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措施,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促进高等学校学风、班风和校风建设的重要载体。但大学生军训存在短期效果明显,长期效果较差;军训内容简单,训练手段单一,重复性时间太长;军训师资不足,设施设备短缺,影响军事教学的深入开展等主要问题。因此,建议大学生军训要注重对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丰富军训内容,提高教官水平,购置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坚持用军训成果,加强和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变迁:价值主体向自我转移;价值需求向利益倾斜;价值取向强调现实主义;价值目标重视短期计划;这主要是因为经济体制的变革,文化氛围的变换及大学生的自身因素造成的。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教育、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加强战争法宣传教育,是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官兵明晰战争性质、激发作战士气,规范作战行为、维护战场秩序,识别和规避战争中的法律陷阱,注重人道主义保护,从而争取战场主动地位。然而,当前我军战争法宣传教育与目标需求仍存在有较大差距。因此应澄清官兵对战争法的错误认识,激发其主动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将战争法知识普及与法理宣讲有机结合;将战争法教育融入部队教育训练的实践环节;区分专业性与普及性,对广大官兵实施分级分类教育;注重院校与部队的结合,开辟战争法教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军事理论课作为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具看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提高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军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更新、充实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改进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方式方法,使军事理论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改进军事理论课考试的内容及形式,通过考试促进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的发展抑制战争规模,改变战争形态局部冲突更易于爆发,非军事性成为新趋势核威慑下的信息战将使战争面目一新起始于本世纪70年代,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以从未有的规模和力度,在众多领域出现了爆炸性的突破和进展。90年代以来,高技术已成为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军事竟争的焦点。它给国际安全带来了影响,有了一些新的特征:使人类有可能第一次走出"科技越进步战争越发展"的历史怪圈,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世界大战爆发70年代以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兴起,特别是八、九十年代高技术的普及和加速发展,是苏联解体、两极…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其深刻地推动着战争的变革,引起传统作战手段和方式的改变。伴随高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而出现的武器的“慈化”、平民与战士界限的模糊以及超限组合战法的应用,都对传统战争伦理提出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高技术战争所引发伦理问题的阐述,尝试从战争行为伦理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军优秀军事思想 ,对于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从人民战争的本质出发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了人民战争在当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阐发了高技术战争时代人民战争的发展和运用  相似文献   

11.
军事训练的育人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不能替代的,军事训练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开展对军事训练与大学生德性养成的探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学生军训的素质教育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军训中的素质教育价值,如政治素质教育价值中的爱国主义;道德素质教育价值中的集体主义;文明素质教育价值中的宿舍内务整理;心理素质教育价值中的吃苦与经受磨炼;文化素质教育价值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身体素质教育价值中的增强体质和锤炼意志;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受益无穷。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已是我国高校的普遍现象,这是我国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军训的指导思想、目的要求、军训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误区.应采取如下对策:一是正确定位军训的目标要求;二是调整军训的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三是以人为本,科学施训.  相似文献   

14.
尝试从军训对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素质提高及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作用作了简要论述,论证军训对提高大学生乃至全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军事训练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军创始人曾国藩以“训练之才”自称,他在继承我国传统训练思想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军事训练思想。在其军事训练思想指导下,湘军经过较为系统、严格的军事训练,最终成为一支维护晚清统治的武装劲旅。除去其政治色彩不论,研究其军事训练思想对于全面推进我军军事训练转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红色资源与军训的核心属性都在于育人,井冈山红色资源蕴涵的革命精神对军训教育具有指导意义,蕴涵的军事题材也可资军训教育借鉴。要将井冈山红色资源运用于大学生军训教育,需从教育指导思想、教育思路、教育原则、井冈山红色资源的普查与筛选、井冈山野外综合训练方案的设计论证、教育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7.
袁世凯是清末一个新军将领,他的军事思想颇为丰富.学习西方,变革军制是袁世凯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培养各种新式军事人才,以适应编练新军的需要,是袁世凯军事思想的重要体现;重视军纪建设、关怀士兵和对士兵人格的尊重,在袁世凯军事思想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重视武器装备,是袁世凯军队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袁世凯的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技术,致力于中国军队的近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袁世凯的军事思想还有着务实性和片面性的特点,即重技艺而轻战略,重训练而轻理论,重陆军而轻海军.袁世凯的军事思想对清末陆军近代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军训作为高校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在军训中的行为特征,分析了现有军训形式及内容的不足,提出符合"90后"大学生心理及体能特点的军训教育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50-60年代,为镇压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和适应冷热兵器并用时代攻防相兼战争方式的要求,胡林翼主张改良清朝军事制度,实行以召募制代替世袭制的军政一体化的军政制度,加强军队管理训练;同时主张采用以主制客的战略战术,实行以上制下的战略和围城打援、合围配战相结合的战术.胡林翼军事思想有糟粕有精华,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军训的关系,从分析国防教育的深远意义入手,尤其是通过组织实施对大学生军训的实践,探索了开展国防教育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合格人才的作用。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军训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是落实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论述了如何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活动之中的方法及巩固学生军训成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