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单一的体制下 ,社会力量被排斥于办学和投资主体之外 ,产生了诸多问题 ,如 :办学效益、办学水平低下 ,学校经费严重不足 ,高等教育发展缓慢 ,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和群众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由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打破了传统高等教育的投资及收益机制 :投资与收益错位 ,社会人力资源配置失衡 ,教育投资受益主体分布不合理。同时 ,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使政府、个人等的投资经济效益很低。为此 ,必须充分利用利益制约机制 ,构建完善的人才市场机制 ,促使公平、合理、高效的教育投资与收益机制形成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联合办学:一般是指高等教育各办学主体依靠国内力量采取联合、共建、合并等形式来加强办学力量,提高整体素质的一种办学形式.它是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以教学、科研、产业和后勤四个方面为主要联合内容,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目的,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深人,高校联合办学已成为当前高教改革的一大热点.本文拟就高等学校联合办学的产生和发展作一简要讨论,以期对高校联合办学有一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为高校联合办学的实践服务.一、高校联合办学的卢生1…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投资主体多元化办学格局的形成,现有高职院校将面临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市场和严峻的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进行各项制度的建设和改革,以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高等教育多元投资体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是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多元投资体制的建立,要从不同投资主体出发,明确投资主体与机构,制定相应的政策与规范,并将其有效衔接、整合,最终形成一整套完备的高等教育多元投资体制。  相似文献   

6.
孙霄兵在《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15、16期撰文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原因在于:第一,全面展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第二,深入进行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的办学体制;第三,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政府职能转变对高校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创新的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了市场、政府、社会和学校之间协调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高了政府的有效性。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转变,促使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创新:从主导型到市场型定位——“高等教育市场化”;公共教育组织中的非政府参与——“政府办学与社会办学”;政府职能和大学职能的分离——“现代大学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份制办学模式”;财政投入与资源配置并举——“经费来源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的最后十年,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其特点是对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在办学体制、投资渠道、管理体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以及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方面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就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而言,如何使高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和有效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显得尤为迫切和艰巨.作者就校内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从施行二级管理以实现管理重心的基层化、推行教授治校以实现管理方式的民主化、确立"需求约束"发展模式以实现管理理念的市场化、实行教师社会化以实现管理资源共享化的几个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涉及面很宽,包括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以及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五个方面。概括地说,我国原有的高教管理体制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高校;二是国家包揽办学,包学生上学和就业。也就是说是“统”和“包”的体制。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尽快  相似文献   

10.
关于独立学院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末在我国出现的独立学院是一种以公立高校为依托、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型办学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尝试。独立学院在办学过程中需要对许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其中对如何培养个性化人才是独立学院探索的一个重要主题,是一所高校在日趋激烈竞争中“安身立命”的关键,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论高等教育产业化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国际趋势。从理论依据看 ,人力资本理论与产业经济学构成基本理论体系 ;从社会基础看 ,通过教育产业规划进行适当行政干预 ,缓和高校的财政危机 ,调整高等教育市场供求关系 ,政府、高校及市场在运行机制重构中作出了不同反应 ;从内在要求看 ,高校产权、运行效率及市场机制缺位 ,大学制度改革成为必然。政府适当干预、市场热心投资、高校明晰产权 ,成为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三大趋势。它使得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功能进行深刻反思 ,形成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改革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高校资金注入多元化、多渠道的途径。改变了长期以来教育投入依靠政府拨款的单一格局。探索高校投资多元化途经,首先,作为投资主体的国家应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资本投资的力度;其次,高校自身应探索增加教育投资来源,走多元化自主投资之路。如以国家计划招生为主,委培、函大、夜大为辅,社会力量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合理利用配置现有教育资源,更好地发挥教育投资的作用。改善高等学校资源的配置,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级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盘活存量资产。  相似文献   

13.
在对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日益支持的背景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发展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改革的一个突破方向。当前,我国大学整体上处于由独立学科模式向学科会聚模式过渡的初级阶段,部分研究型和综合性大学正在从金字塔式的单学科学术组织向矩阵式的跨学科学术组织模式转型。与此同时,我国大学学术组织模式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历史积弊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大学跨学科教育与研究发展的结构性障碍。因此,我国大学应该从跨学科战略、人才培养模式、投入机制创新、评价机制完善和社会网络建设等五个方面来设计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的变革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与当前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必须改变体制才能走出困境。高等学校可以考虑将30%的大学改制为“国有、民办、公助”的大学。这样国家可减少投资76亿元,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上海等大城市可率先改制试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方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现行财政拨款方式存在着政府财政支出能力的有限、高等教育拨款方式依据不够科学合理、缺乏有效的高等教育资金筹措政策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应从切实提高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例、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拨款模式、开辟多元化筹措教育经费的渠道等方面来努力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方式.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依赖其投资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成就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仍存在政府财政性拨款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经费投入渠道单一且不稳定、高校债务危机加剧、投资效益不高等问题,解决以上问题,应从完善政府投入机制、高校教育经费筹措体制、个人与国家共同承担的教育投资机制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知识失业是我国目前存在的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知识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过度教育、政府调控不够等是造成目前知识失业的主要原因。知识失业的加剧直接威胁着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收益和预期,形成了较高的投资风险,规避这种风险要靠政府、社会、高校以及投资高等教育的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论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政府管理的市场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政府管理低效的制度分析及其问题分析,指出了传统和现行的国家投资建设项目业主行政代理模式的弊端,进一步设计了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政府管理新模式--业主市场代理模式,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论证了这一新模式体现的市场化改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政府作为高等教育投资的主要行动主体必须要关注高等教育的办学绩效,并对其绩效作出科学的评价,继而根据绩效评价的结果对高等教育作出科学的合理的投资,这既是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本身的逻辑体现,又是政府对高等教育作宏观调控的必然的逻辑要求。荷兰是有效运用高等教育投资绩效评价的国家之一,其高等教育绩效评价以法律规范为基础,以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为导向,绩效评价的结果与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密切联系,这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绩效评价制度的生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三十年来,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高校后勤服务、高校教学改革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改革发展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高等教育科学运行机制,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分类指导,分层次培养人才,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