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代之初,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对韩国爱国启蒙志士们的影响最为引人瞩目。梁启超在社会进化论思想的基础上,为了摆脱国民的"愚民性"和"奴隶性",提出了"新民说"。培养"新民"同等于培养国家的势力,而培养"新民"正是当时梁启超创作文学的目的之一,梁启超的《新民说》对申采浩的《二十世纪新国民》影响甚大,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对近代韩国文人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代之初,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对韩国爱国启蒙志士们的影响最为引人瞩目。梁启超在社会进化论思想的基础上,为了摆脱国民的"愚民性"和"奴隶性",提出了"新民说"。培养"新民"同等于培养国家的势力,而培养"新民"正是当时梁启超创作文学的目的之一,梁启超的《新民说》对申采浩的《二十世纪新国民》影响甚大,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对近代韩国文人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一位重要的启蒙宣传家。二十世纪初,他自号“中国之新民”、“新民子”,创办《新民丛报》,发表《新民说》,倾注全副心思才力于新民救国,希望以人的近代化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他以“笔锋常带感情”的健笔,历诉封建专制制度,纲常名教对民族心理的摧残,以满腔热情呼唤新民德,铸造新国魂,催促国人忏悔反省,鼓舞人们振奋民族精神。以《新民说》为代表的思想启蒙工作,使梁启超风骚一阵,倾动一时。本文拟对梁启超新民思想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4.
《清议报》是戊戌政变后维新派在海外的重要机关报,它的停刊,根本原因在于梁启超办报思想从办“一党之报”到“一国之报”的变化。“一国之报”要为“国民公益公利”服务,《清议报》已经无法承载梁启超新的办刊理想,火灾则为停刊另办提供了契机。梁启超的“国报”思想,始于戊戌维新时期,吸收了近代国家思想,在《清议报》时期逐渐形成。庚子事变后,梁启超认识到民众的力量和政府“不足与图治”,加速了梁“国报”思想的成熟。梁实现新的办刊理想的愿望更趋强烈,最终导致《清议报》的停刊。  相似文献   

5.
史学界一般认为,1898年至1903年是梁启超对中国启蒙思想最有贡献的时期,是他作为一个启蒙思想家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以日本东京的留学生为中心,以《清议报》《新民丛报》为主阵地,以梁启超为主将,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启蒙高潮。在此以前,梁启超的思想多是宣传、发挥康有为以及严复、谭嗣同等师友的学说;在此以后,梁启超转变为国家主义者,在启蒙思想宣传方面,出现了倒退,失去了  相似文献   

6.
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封建王朝腐朽没落,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写下了著名的《新民说》,发出改造国民性、提升国民素质的呼声,呼唤新民的出现。《新民说》通篇的主旨,都在于塑造近代社会的理想人格形象,培养具有优良素质、进取精神、健康心态和强健体魄的新民。《新民说》体现了梁启超先生人格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一篇湮没七十余载的重要佚文──首次发表《梁启超对于顺天时报启事》原稿吴铭能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声名洋溢的启蒙思想人物,在清末“百日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他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  相似文献   

8.
在政治与文化视角下,对梁启超的编辑思想进行探究,梁启超的编辑思想与新民、救国紧密相联,并一以贯之地体现了他强国的愿望和爱国的情怀。其编辑思想提升丰富了近代报刊编辑理论并有力促进了近代报刊事业的明智发展,同时对推进当代报刊事业的与时俱进与创新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资产阶级革命家马君武在协助梁启超办《新民丛报》的三年,是他一生中参与报刊宣传工作的一个高潮期,在加盟《新民丛报》的前期,他的办报工作对梁启超的舆论宣传方针起到了重要的阐释与配合作用,是康梁阵营中一名重要的宣传者。在1903年,由于马君武与梁启超在对待民主革命态度上的分歧加大、对孙中山了解的加深及“羽衣女士事件”等原因,马君武与改良派决裂,毅然加入了革命派阵营。这一转变轨迹,可以说是清末报人群体聚合方式由门户意识向政治价值认同转变的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县人。生于一八七三年,卒于一九二九年。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的知名人物。青年时代他随父入京都,会试落第,归道上海结识康有为并拜之为师。清末年间,梁启超曾主办《时务报》、《新知报》、《新民丛报》等报刊。后参与康有为等发起的戊戍变法运动,时人以康梁并称,成为变法维新的领导人之一。梁启超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立场出发,在欧美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对美与人生、美与科学、人工美与自然美、审美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这些论著对于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既是著名的社会政治活动家,又是杰出的一代报人.他20几年的办报活动,一直与其反对封建专制及列强入侵,倡行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政治斗争相始终;论办报生涯之长,创办主编报刊之多,报业思想之新与丰,宣传的社会影响之大,在清末民初尚无人能出其右者.他一生的办报活动,不仅沟通了中西方文化思想的交流,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界大解放与报业自身的发展,及推动了当时的社会改革与迈向近代化,而且还造就奠定了其作为近代中国伟大爱国者、报界之巨子、杰出政治改革家和启蒙宣传思想家、传播西学文化使者中之主角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清末南方白话报刊小说,大体以开民智、振民气为旨归,带有鲜明的政治启蒙色彩,与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形成了呼应之势。以白话道人、胡适、黑心等为代表的白话报刊小说作家的积极探索精神,使得此期的部分短篇小说体现出某种先锋意味,在小说创作观念、小说体式乃至主题模式等方面,对五四之后的现代短篇小说创作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都市类报纸作为传统纸媒中的一员,如今在发展上很不平衡。既有经营举步维艰的困境。又有国内影响很大的知名报纸左右夹攻。而分析其中成功的特点,和形成困境的原因,从中总结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措施和方法,对都市类报纸的发展,应该说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以各级党委机关报为核心的报纸改革 ,不是办报人的主观行为 ,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中国报纸发展历程证明了这一发展规律。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党报改革走过了新闻改革———报纸改革———报业改革三个阶段 ,报业集团的诞生不但标志着党报改革进入了更高层次 ,而且也为报业的发展提供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物质基础。新闻改革的根本动力在于信息提供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矛盾运动 ,而报业改革的根本动力乃在于信息掌握者、信息市场主导者、信息接受者三者之间的矛盾运动。这是远比前二者矛盾运动要复杂得多的一种矛盾运动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中国报业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但是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思考 ,需要实践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报业的先驱,梁启超十分重视报纸在政治运动中的作用.正是在充分认识到报纸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梁启超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新闻职业价值观.他围绕报人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价值规范所做的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对后世的新闻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近代报业奠基人之一的梁启超,在长期新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新闻理论。其新闻思想可以以189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强调报纸的"去塞求通"作用;后期则是新闻自由以及新闻的教愚民、振民气作用,他对新闻事业的贡献则是不容否定的。  相似文献   

17.
创刊于1940年的《边区群众报》作为陕甘宁边区中央局的机关报,坚持"实事求是,着眼于群众,为群众办报、群众看报、群众大家办报"的办报理念,及时正确地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贴近群众生活需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报道,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报的办刊经历对新时期新闻媒体如何担当社会责任也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卓越的新闻实践和突出的理论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但由他开创的政治新闻学传统在新闻事业的功能和报刊舆论价值的理解以及新闻自由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给后来的报人和报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