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5 毫秒
1.
女性作为第二性,在旧时代婚恋选择中面临多重困境。《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即在这种选择中注定了悲剧结局。女性意识的觉醒并不意味着其人生选择中的主动性与平等性,女性生存的表象下是其隶属的、被动的、被操纵的地位。因此男权社会中的贞女和淫妇需要人们重新批判和审视。  相似文献   

2.
凌叔华的小说创作中,以女性生活、女性心理为主题的那些篇章,书写了新旧时代交替时期的小姐、太太们的生存状况,表现了旧女性的陈旧思想及新女性的局限性。对这些女性进行批判的同时,也揭示出女性主体意识已在她们当中觉醒。从凌叔华这些描写女性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中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3.
《白鹿原》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历史小说巨著,小说以关中地区白鹿原为背景,真实地展示了从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近50年间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剧烈冲突。小说中塑造了田小娥、兆鹏女人、白灵等悲剧女性形象,揭露了封建传统文化冷漠残酷、灭绝人性的一面。作者以他对旧时代女性生存状态和悲剧命运的深刻把握,在对封建传统文化弊害的深切反思中,呼唤现代文明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白鹿原>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历史小说巨著,小说以关中地区白鹿原为背景,真实地展示了从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近50年间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剧烈冲突.小说中塑造了田小娥、兆鹏女人、白灵等悲剧女性形象,揭露了封建传统文化冷漠残酷、灭绝人性的一面.作者以他对旧时代女性生存状态和悲剧命运的深刻把握,在对封建传统文化弊害的深切反思中,呼唤现代文明的到来.  相似文献   

5.
《雷雨》和《金锁记》都表达了对旧时代女性生活、生存状态的极大关注,描绘了她们的爱与恨,为她们谱写了一曲悲歌,一曲挽歌。而作者曹禺和张爱玲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出身、早慧、敏感,这一切又成就了他们。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和亦舒的小说都以都市男女婚恋为题材,从女性自身处境入手,从内省的角度出发描写现当代中国从封建文化向现代化过渡中女性的情爱世界,关注爱情的世俗特色。她们摒弃了传统情爱叙事侧重赞美爱情中美好的人性、歌颂男女两性互相吸引所焕发出来的神性光辉的特点,撕开爱情的神秘面纱,直视女性弱点,呈现婚恋现实的一面,从而解构传统文学中爱情主题的言情范式。张爱玲小说的女性为谋求生存而掉进神秘的泥淖无力自拔,让人为旧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扼腕叹息;亦舒笔下的新时代女性或因初具自救的力量而让人多了些慰藉。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的《金锁记》和萧丽红的《桂花巷》两部作品,是两岸作家描述封建大家族中女性当家人生存境遇的经典之作。文章从这两部相似的小说入手,讨论大陆与台湾旧时代女性共同的生存困境,探寻女性萌发的主体意识,从文化角度揭示了作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批判与认同。  相似文献   

8.
《简·爱》和《飘》两部作品分别塑造了两个出身平凡中却具有独特思想的女性---简·爱和思嘉·奥哈拉。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简·爱》和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的《飘》都称得上是描写旧时代女性中最经典的著作,这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都表现出了敢于对抗时代、追求自由和平等权利等鲜明的人物特征。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受到了旧时代社会压制,但最终通过行动收获到了真爱和地位。  相似文献   

9.
毕飞宇的《青衣》将嫦娥、青衣和筱燕秋这些处于不同时代却预示着女性相似命运的意象与人物融合在一起演绎出一曲女性生存的悲歌.掌握时代权力话语的“伟人”般的男性对女性有生杀予夺的影响力,他们有效地控制着被损害与被侮辱的女性身体.而“药”和“黑色窟窿”的意象则隐喻着女性无从救赎的悲剧宿命.  相似文献   

10.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以其女性特有的笔触对“丑”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述,表达了她面向人类艰辛生存境遇的倾诉,使“丑”的显现变成对美的渴望与呼唤。在对“冬天”、“大泥坑”、“后花园”等一系列意象叙述中,隐约透露出潜伏在人群背后的生存土壤和文化背景,使有限的意象获得了无限的意蕴,体现了隐喻象征手法的强大张力。  相似文献   

11.
旅美华人作家於梨华在其长达四十余年的创作中,除全面描绘中国知识分子旅美生活以外,对海外华人女性在中西文化价值的冲突中的生存境遇及自我寻索的过程作了详尽的描述。她的许多作品,在书写女性命运及生存状况、探索女性性别真相这一点上,可以说是继承现代女作家五四传统,但由于时代背景及作家身份的差异,她的小说中对男女两性的洞察、对女性性别身份特征的认识以及对女性生活状况的表现,较之以前又有所不同。而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她的小说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2.
传统女性常常被描述为仰人衣食者,官修史志的记载则显示她们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均有积极参与和明显贡献,部分女性不仅自食其力甚至成为家庭中的经济支柱。流行于民间的弹词文本内容、女弹词和弹词女作家的生计营求更是生动展示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定位及广大社会中下层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谋生经营对清代传统女性个人生活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它使女性能够自食其力,应对家庭变故;立足于家庭,生存于社会;为女性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米亚·科托的小说《母狮的忏悔》是一部为莫桑比克社会边缘女性发声的小说。科托在小说中以诗意的语言描述了库鲁马尼村子中不可调和的人兽冲突,表达其关于人性与动物性的思考,继而通过展演具有多元伦理身份的女性遭遇的生存伦理困境,批判父权制对女性的剥削与压迫。结合小说创作的历史语境,以“文学伦理学”为切入视角,探究马里阿玛是如何突...  相似文献   

14.
从女性主义立场解读张洁的<方舟>,可以更清晰地洞察这部作品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深刻描述.<方舟>堪称一部女性生活的艰辛"创业史",小说展示了三位独身知识女性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种种艰难挫折,和她们互相扶持在窘境中不懈努力的历程,让我们看到的是男权意识的深固和女性解放的艰难.  相似文献   

15.
把女性的生存作为人类生存的一个领域来开掘 ,说明生存哲学的前提是男女两性的生存同属于人的生存 ,论证了女性的生存是自然生存、精神生存与社会生存的有机统一 ,指出了在生存哲学视野中男权主义和女权主义的错误是异曲同工的  相似文献   

16.
凌叔华是新文学初期的著名女作家,与冰心、庐隐一样善于从自身的生命体验中观照女性的命运,探寻女性的命题,书写自我生存的体验与感悟.她把目光对准了那些都市温饱人家和高门巨室中温柔端庄的婉顺女性,通过对她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人生际遇的描述,揭示了封建家庭影壁、屏风后的生活内幕,讲述了"五四"妇女运动以外的闺门故事,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留下了时代生活的一个侧影.  相似文献   

17.
王安忆在其作品中用理解、同情的笔调描述女性,抒写这些平凡女性的平凡生活,让这些传统的平凡女性再一次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些在传统意识烛照下的女性群体,需要我们去关注她们的生存状况和感情需求.  相似文献   

18.
弗兰纳雷·奥康纳是二战后美国南方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其作品不乏有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思考。在此采用系统功能理论中及物性分析方法对通过语料库检索出的含有女性主义内涵的表征方式进行归类、描述及解析,探析《乡下好人》中的女性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王娇蕊与《红楼梦》中尤三姐情感历程的比较分析,试图探讨张爱玲和曹雪芹对女性命运描述的异同。作品中,他们都揭示了女性在生存问题上对男性的依附性,都表现了女性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不同的是张爱玲从对女性主体的关照出发,着眼于女性自身的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面对情感的坎坷,悲伤过后她们仍能坦然处之;而曹雪芹把造成女性命运的悲剧归因于封建制度,她们一旦失身,留给她们的只能是人格被彻底毁灭的绝望。  相似文献   

20.
对张爱玲小说集《传奇》的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及话语和叙事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 ,其艺术表现超越了传统小说模式而具有真正的现代品格。张爱玲小说是一种对新旧时代交替中人的生存状况及命运的富于现代感的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