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企业技术管理的重要核心之一是人员管理。研发人员是高技术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本和主导资源,具有典型的稀缺性、创造性、主导性、体验性以及高信息需求等异质性特征,能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满足研发人员的异质性需求,激活其创新潜力和活力,是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和管理技术人员的关键。        聚焦于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异质性需求特征,运用创新网络嵌入理论,提出创新网络嵌入、创新效能感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模型;借鉴成熟量表,设计相关测量变量的调查问卷;利用Spss 19.0和Amos 21.0软件,对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地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269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考察创新网络嵌入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并验证创新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结构嵌入对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关系嵌入仅对创新过程具有正向影响;创新网络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创新效能感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效能感对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效能感在研发人员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创新过程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结构嵌入对创新结果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从技术人员创新绩效管理的微观视角入手,探究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内涵、实质和影响因素,对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嵌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创新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创新网络嵌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关系嵌入悖论进行实证检验和解读,提出提升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创新网络嵌入式开发策略,包括聚焦产学研战略协同和集群创新、强化关系网络建设和位置管理、营造宽松氛围以提升创新效能感等。  相似文献   

2.
周晓晗  张江华  徐进 《管理科学》2021,24(2):111-126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企业通过持续创新以提升竞争力.与此同时,不断增加的研发费用和研发产出的不确定性促使企业寻求研发合作.本文探究了存在技术溢出下领导企业与追随企业的研发合作动机,重点分析了研发合作对企业竞争力、行业总研发投入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并讨论了政府如何在不同的溢出水平下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本文构建了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领导企业和追随企业在第一阶段决定是否建立研发合作,在第二阶段同时决定研发水平,在第三阶段进行序贯产量竞争.研究发现:首先,不同于静态博弈的情形,在序贯产量竞争中,只有当溢出水平在较低的范围内时,领导企业和追随企业才会建立研发合作关系;其次,研发合作可能会削弱领导企业的市场势力;最后,市场结果可能是无效的.本文的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将技术不确定性与市场不确定性所组成的不确定性概念引入创新过程;在Bertrand竞争市场中,运用战略实物期权、动态博弈等工具对企业创新过程建立了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得出了创新企业的价值函数,考察了不确定性参数对投资门槛值与破产临界值的影响;最后在技术投入溢出与互补度、创新产品互补度以及合作诚信度等四个参数的综合交互作用下,分析了独立研发、竞争RJV、合作RJV三种典型模式在均衡研发产出、公司利润、行业利润及社会福利方面的差异,得出了模式动态选择的适用条件。已有文献多在静态环境下考虑技术投入溢出参数在企业创新模式选择中的作用,本文研究旨在弥补此不足,同时为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进行适宜的创新组织选择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剖析财务柔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中引入企业竞争战略,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财务柔性与研发投入强度之间正相关关系显著,企业竞争战略的不同维度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企业竞争战略的不同维度对财务柔性与研发投入强度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不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设备,可能会存在严重的"碳锁定"效应。因此,迫切需要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笔者采用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独立创新和合作创新两种模式下,制造企业低碳研发投入和产量的决策,以及技术溢出效应对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网络位置的跃迁能够为联盟内企业带来很多关键性资源和社会效应,联盟内大量企业都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加速其网络位置的跃迁。已有研究较多从企业自身拥有的网络能力和网络中企业位置嵌入优势探讨网络位置的快速跃迁,忽视网络合作企业位置嵌入的作用,特别是网络位置嵌入存在差异的企业所形成的网络异位置联盟,容易导致资源和信息流动的改变,而对企业网络位置演化产生综合影响。此外,在中国新兴经济情景下,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企业合作意愿以及合作方式的选择,以此动态作用于异位置联盟方式下企业网络位置的演化。        运用资源基础观和信任理论,对比分析同位置联盟和异位置联盟对企业位置跃迁的作用,并检验网络企业嵌入不同行业环境(行业环境动态性和行业环境竞争性)对它们之间关系的权变作用。采用中国信息行业研发合作网络为样本,运用社会网络Ucinet 6.0、Stata 11.0软件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与网络同位置联盟相比,异位置联盟更容易促进企业网络位置跃迁;行业环境动态性越强,越会促进网络异位置企业间联盟对企业网络位置跃迁的正向作用;行业环境竞争性对网络异位置联盟与企业网络位置跃迁之间关系没有权变作用。        研究结论进一步明晰了网络异位置联盟对企业网络位置跃迁的作用机理及行业环境对企业网络位置演化作用机制,为企业有效获取和利用网络位置资源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网络结构嵌入理论,研究了网络结构不同维度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利用331份企业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本文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强度、网络位置和网络密度均对渐进式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对突变式创新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网络异质性对渐进式创新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但对突变式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万众创新盛行、政府补贴备受关注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对政府研发补贴绩效的影响。通过从中国上市公司年报的政府补贴附注明细中区分出研发补贴,再分别以研发投入、专利申请、营业毛利率衡量研发补贴绩效,本文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研发补贴均与企业创新和绩效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能够对政府研发补贴绩效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产权、制度、市场和企业自身的因素均会影响内部控制与研发补贴绩效的关系。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有关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有助于澄清政府补贴与创新政策的争议,丰富了学术界关于内部控制、政府补贴与创新关系的研究,对进一步深化中国式创新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多方购买行为与企业R&D策略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博弈模型,研究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产品市场中,在存在消费者多方购买行为时企业的研发策略和创新动机,并深入分析多方购买者比例大小和网络外部性强度对企业研发投资水平的影响。在市场中存在多方购买行为时均衡结果表明:(i)企业有动机进行研发投资;(ii)研发企业均衡价格、需求以及利润均高于不研发企业;(iii)在差异度系数和投资系数都充分大时研发企业最优研发投入随着多方购买者比例的增加而增大。最后通过具体算例分析知道:在考虑多方购买条件下,市场中存在研发时消费者总剩余和社会总福利高于市场中不存在研发时的情形。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背景下,大量制造企业“借力”数字服务企业来推进其数字创新进程,本文提出数字创新网络嵌入用以表征这一现象。相比于具有高价值、相对静态、不完全流动和专有化等属性的传统战略资源,数字资源具有更强的可流动性、非专有性及高价值依附属性,因此,基于传统创新网络嵌入的“祝福”及“诅咒”机制来解释数字创新网络嵌入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关系会陷入理论解释力不足的困境。本文从数字资源的属性出发,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大数据能力为中介变量,组织结构柔性为调节变量,构建了数字创新网络嵌入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的过程机制研究框架,以探究数字赋能制造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理论路径。本文以华南地区559家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该研究框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数字创新网络结构、关系嵌入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均呈倒U型关系;(2)大数据能力在适度数字创新网络嵌入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但是,在高度数字创新网络嵌入情境下,大数据能力在数字创新网络结构、关系嵌入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关系中均无显著的中介效应;(3)组织结构柔性正向调节数字创新网络关系嵌入与大数据能力、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关系,且存在有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企业研发行为分为"是否研发"和"投入多少"两个阶段,就政府补贴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研发决策的影响进行研究.理论方面,构建企业研发决策的两阶段模型,讨论了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作用机制.实证方面,以中国工业企业为对象,选择Heckman两步法和2SLS分别处理了样本选择性偏误及变量间的内生性问题,对来自国有、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分类样本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所有权性质下,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作用存在一定差别,国有企业面对优惠政策的倾斜和需要担负的社会责任,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概率较高,但由于特殊的产权关系和预算软约束等原因,缺乏扩大研发投入的动力;对于治理机制完善的外资企业和处于市场竞争弱势地位的私营企业而言,政府补贴的研发激励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Brander和Lewis的资本结构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结合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分析了企业负债与广告投资、R&D投资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型推导提出理论命题,并运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验证得到相关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负债对企业广告投入存在刺激作用而对R&D投资存在抑制效应。企业广告投入与R&D投入行为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制造业企业两种投入相对均衡,非制造业企业通常偏好于二者之一。企业广告与R&D投入之间相互影响,制造业两种投资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而非制造业两种投资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负债对企业广告与R&D投资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并且不同债务类型的影响同样存在差异。本研究可进一步促进资本结构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同时为企业改善广告与R&D投资策略提供理论和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Long Range Planning》2022,55(1):102111
We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ms'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 in a European context. We also consider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olitical connect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uncertainty and firms' innovation. We use two different metrics of innovation: R&D (an input measure), and patent counts (an output measure). We find that firms with former politicians on their board of directors invest less in R&D than their counterpart firms.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this type of director on the board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number of a firm's patent applications. It seems that, although political ties reduce the amount of resources devoted to R&D activities, they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llectual rights protection. Results also show that political uncertainty decreases R&D investment but exacerbates the need for legal protection of innovation through patents. According to our results, political connections attenuate the effect of political uncertainty on firm innovation such that the negative (positive) effect of uncertainty on R&D intensity (patents) weakens when the firm is politically connected.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实物期权理论,针对研发项目阶段性特点,结合博弈论的思想,分析了多个研发项目组成的投资状态组合,构建了研发项目动态选择模型。首先,根据研发项目多阶段的特征,利用孪生证券的思想,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建立了项目中止决策准则;在此基础上分析研发项目的投资决策状态,建立了二十五个状态的切换场景;然后通过实际算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得出了研发项目投资的影响范围概念图,最终实现两个项目的最优投资决策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1435家A股上市公司2011—2018年度的面板数据,以企业金融化水平作为门限变量,研究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金融化行为给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带来严重的时滞效应,研发投入对当年企业绩效不存在促进作用;(2)研发投入对未来一年企业绩效有双门限效应,二者呈倒N型关系,在第二区间内研发投入促进未来一年企业绩效;研发投入对未来二年企业绩效有单门限效应,在第一区间内研发投入促进未来二年企业绩效;(3)在适度的企业金融化水平区间内,研发投入才会促进未来企业绩效。本文指出上市公司金融化水平最优区间占比分布具有区域、行业和企业性质异质性,并进一步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有利于企业合理管理研发投入和防止企业脱实向虚。  相似文献   

16.
The objective of the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innovation measures on the export intensity of Italian high technology small and medium firms. In fact, despite a growing number of empirical studies attempting to guide the approximation of the value of innovation and its relative impact on the export intensity, a distinction between innovation input and output indicators,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to the firms has not been clearly established. Drawing on the innovation and export management literature, we used a sample of Italian firms operating in the high tech settings with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TSMEs). Applying a 3?years lag time approach, we ran various Tobit regression models. Our empiric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1) R&D employees do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export intensity of HTSMEs, whereas R&D expenditures do not; (2) the use of ??Universities?? as external R&D partners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export intensity of HTSMEs; (3) ??Product innovations?? and the ??Turnover derived from innovative activities??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export intensity of firms in our sample.  相似文献   

17.
研发投资是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途径,不同阶段的的研发投资对于企业绩效的改善存在着差异化作用。本文构建了不同阶段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影响效应的理论模型,并以我国103家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从动态效应的实证分析阶段和开发阶段两个阶段的投资强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异同,结果发现: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投资对企业绩效影响均具有正向的积极影响作用,开发阶段的投资在当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较强但不可持续,研究阶段的投资具有滞后效应并且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有比较长远的影响。因此过多关注开发阶段的投资并不能有效提高企业绩效,企业应加大研究阶段的投资,以更好地实现其在提高企业绩效中的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伟  李凯 《中国管理科学》2019,27(5):196-207
针对供应链中渠道势力的变化,构建了不同渠道势力结构下的研发决策模型,考察了渠道势力变化和研发溢出效应对竞争制造商最优研发决策以及供应链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1)随着零售商渠道势力的增强,制造商的研发水平降低。2)研发溢出效应对最优研发水平的影响与制造商之间的竞争程度有关:当制造商之间的竞争程度较弱时,随着研发溢出效应的增强,最优研发水平上升;当制造商之间的竞争较强时,随着研发溢出效应的增强,最优研发水平下降;当制造商之间的竞争程度适中时,随着研发溢出效应的增强,最优研发水平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变化。3)渠道势力的变化不会改变研发溢出效应对研发水平的影响结论,但是会改变结论变化的临界值大小;4)渠道势力对供应链利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制造商竞争程度和研发溢出效应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Multinational firms tend to geographically disperse their R&D activities to a larger extent than in the past. International R&D seems to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within the global proces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aking place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s a consequence, firms are challenged to design global R&D organisations and manage foreign units playing a central role in their innovation process. A key managerial aspect is the balance between autonomy and control of foreign R&D units. This case study deals with management control styles over foreign R&D units. It i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16 multinational firms operating in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It proposes a taxonomy of management control styles in foreign R&D and gives the cue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area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ntrol.  相似文献   

20.
客户服务投入是企业吸引新顾客和维持现有顾客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服务投入究竟是否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对于这一问题,业界和学界都没有明确的答案。本文通过建模的方法研究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固有的市场因素对客户服务投入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竞争的市场均衡结构是两家厂商都投入客户服务。服务投入给企业带来的价值随着产品差异度的提高而提高,随着厂商自身市场份额的增加而增加。即,在产品差异度高的市场,服务投入更容易给企业带来价值。而在集中度高的市场,服务投入更容易给市场份额大的企业带来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