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想这样一种情景:如果让你在两桌看起来同样色香味俱全的饭菜面前选择吃哪一桌.你也许会选半天.但是如果告诉你其中有一桌是你妈妈做的时候.你会选择哪一桌呢?没有特殊理由的话.我们当然会选择自己妈妈做的那一桌,因为这一桌的饭菜加入了另外一桌菜永远无法调入的味道.那就是情感,这桌菜无意中也充当了“妈妈”的角色.让它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2.
饭局     
“知道有的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吃喝吗?”我一老外哥们很得意地问我,看我一下子没说上话来,就得意地扬着眉毛跟我说,那是因为中国菜好吃!因为饭菜好吃,所以喜欢吃?什么逻辑呀,为什么不是因为喜欢吃而把菜做得很可口,按照中国菜那么讲究的烹调手法来看,那些饭菜怎么说也不是从地里直接长出来的。这绝对是西方人解读东方文化时的典型西式傻话,因为本末不分,很容  相似文献   

3.
筷子     
《社区》2008,(24):60-60
小时候爷爷曾告诉我,只需到厨房看看筷子就知道这家的家境了。筷子越长,多半这家越富裕,原因很简单,大户人家吃饭菜多,筷子长了好夹起远处的菜。爷爷的话有道理,那时没有转盘,站起来夹菜又失礼,如果没有长筷子“武装”自己,多好吃的菜也吃不到嘴里。时过境迁,现在恐怕再也没人凭看筷子来猜测人家的家底了。中国筷子多半是平头或圆头的,主要就是“夹”。爷爷曾告诫我,吃菜时夹得起就吃,夹不起就别吃。有一年吃猪肉丸子,丸子表面滑溜溜的,我夹了几次也夹不起来,一急就用筷子扎起丸子放进嘴里,当时爷爷一巴掌就打了过来,呵斥道:“谁让你扎的?”后来父亲告诉我,在我的老家,只有祭奠死人时才用筷子扎菜。我这一巴掌挨得不冤。  相似文献   

4.
施有政 《金陵瞭望》2005,(10):18-18
温家宝总理对吃饭有个人严格恪守的“三条标准”:一、不让任何人陪吃;二、饭菜够吃即可,不得剩下;三、饭菜清清淡淡。  相似文献   

5.
唐风 《山西老年》2012,(10):27-27
母亲年逾七旬,我也已至不惑之年,可在母亲身边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也许自己在兄弟姊妹中最小吧,母亲总爱当着我的面唠叨。结婚以前我总嫌她烦,有时母子俩谈不上一会儿就不欢而散,顶撞母亲几句也是常有的事。现在自己的儿子也上了学,才发觉母亲的话总是透着朴素的人生哲理。母亲勤劳、宽容、善良、节俭、大方。说她既节俭又大方其实一点都不矛盾,她的节俭体现在对自己,在我们姐弟几个没成家之前我没见过她给自己添置什么新衣服,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总要先紧父亲和我们;而对外面的人她总是很大方,记得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紧张,但家里总是宾客盈门,妈妈总是尽自己的所能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我们几个孩子怕大人吃了属于我们的好东西,有时就会向妈妈提出抗议,可妈妈总说“有手不打上门客”“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之类的“格言”。  相似文献   

6.
刘希 《社区》2013,(18):60-60
现在全国倡导节俭,我们家也刮起了“节俭风”。前两天,父亲过六十大寿,我打算在酒店为父亲办生日宴,姐姐却不赞成。姐姐说:“爸爸不喜欢讲排场,我们自己在家动手为父亲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比在外面吃要实惠得多。”当我把姐姐的想法转告给父亲时,他笑着说:“还是你姐了解我,在家过生日既节俭又有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7.
你好我也好     
<正>在我看过的一本书里,作者讲过这样一件事:院内柿子树结果甚多,摘下几个众人分食,极甘甜。这几日风大,树叶全掉了,树枝上仅挂着柿子,好看。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家中小儿要驱赶,我忙拦挡:别这么独,让它吃。你这辈子不差这一个柿子,它这辈子顶多吃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一直以来,这作者的话,戏谑的成分多,这一段记叙却异常真情。细细想来,在这无声的注视当中,他家小儿一定能感受到这种分享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张伟平:我历来的追求与理念完全一致,就是树要古、山要深、水要清,溪流要迂回,最后落到一个词上,就是画面要干净。所以,你看我在画里面对美的认识表述得很清楚,没有不明不白之处,也没有混混沌沌的污浊之处,更不会有模糊审美意象的结体与用笔用墨。这正是我对待事物自然美的态度,也反映出我的本性。我是怎样认知也会怎样去画,绝对不会在运笔上糊弄过去,也希望能够清清楚楚地摆出自己的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段时间,我妻子似乎对家里的一日三餐颇不满意。我留意到,每一次,我碗盘中的饭菜已经吃光了,她碗盘里的菜基本上没动。我关心地问她:为什么吃这么少?身体不舒服吗?她总是恹恹地回答道:我最近胃口不好。  相似文献   

10.
老伴要出远门,惟一放心不下的是我这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老头子。临走前几天她就张罗上了,千叮咛万嘱咐,像安顿不懂事的孩子:“反正你除了面条什么也不吃,干脆我把十来天中午要吃的饭莱准备好放到冰箱里,你随吃随拿。如果吃完我还回不来,你就去饭店吃上几顿,不要怕花钱,不要克扣自己。噢!对了,你肚子不好,千万不要吃旧饭,剩下就倒了,不要可惜;清早要记住喝牛奶,我买了十几袋,在冷冻室放着,喝一袋取一袋……”儿子听了也觉得好笑,他故意挖苦道:“妈,你干脆给爸爸做点饼子,拿绳子串起来套在他的脖子上不更省事?”老伴瞪了他一眼,又吩咐道:“我走后你们父子不要吵闹,你不要多嘴,有什么事尽量忍着,等我回来再说,听见了没有?”不等我回答,她又继续说:“替换的衣服压在你的枕头下,一礼拜就得换一次,不要自己洗,洗  相似文献   

11.
我初到广东时,到一家新公司面试。走进董事长办公室,一张宽大的办公桌霸气地横在我的面前,桌后坐着一位气概不凡的台湾人。他稍稍有些发福,右手两枚硕大的钻戒显示着主人的身份。他肯定是一位大老板,我稳了稳紧张的情绪。他认真看完我的简历,得知我有在福建厦门当兵的经历,便幽默地笑道:"我在你的对面——金门岛服过役,和你隔海相望,可惜那时我们不认识!"我也乐了:"您当兵肯定比我早,我是1989年入伍的。金门两样宝,‘高粱酒和菜刀’,酒是当地纯酿,菜刀则是炮弹壳造的……"那老板哈哈大笑:"说的没错!不用面试了,我这儿缺一名保安队长,你明天就来上班。"他的爽快让我折服,自己也庆幸遇到这么一位大气的老板。新招的保安不够,我正在顶夜班,老板坐朋友的车回来,我并拢脚后跟"啪"地向他敬了一个礼。车窗开了,老板向我招了招手,我跑过去,他递出两份快餐盒,说道:"还没吃夜宵吧?给你的!"我欣喜地打开快餐盒,里面有几块糖醋排骨,一个炸鸡翅,五六只虾,还有一些蔬菜。这是什么呀?分明是两盒剩菜,喂狗呢!我气呼呼地把快餐盒全都扔到垃  相似文献   

12.
除了飞翔的鸟,我有时十分心仪的倒是那些静静的树。 树一生追求阳光和水,我想如果它也有意念的话,一定是非常清纯的。有时不小心碰坏了树皮,就会嗅到一种树脂的芬芳,那正是阳光与水的味道。  相似文献   

13.
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这一成语,人们用它讽喻那些见识狭窄、短浅,而又盲目自大、不接受新事物、不识大局的人。庄子有一次给人讲故事:有一只青蛙,生长在一口井底。他从来没见过外面的世界,没见过春天花开,夏天的虫儿,没欣赏过秋天的天高气爽,也没见过冬天的冰天雪地,他能看到的,只是井口的一角天空。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看见一只从东海来的大鳖。青蛙对海鳖说:“你看我在这多好呀!高兴的时候,就在井边上跳跃,累了,就到井洞里休息。我有时把身子舒服地泡在水里,你看那些小虫,谁能比上我呢?我自己占据了这一坑水,多自在呀。你怎么不到这井里玩一玩呀?”…  相似文献   

14.
缆车骤停     
王国军 《可乐》2008,(9):36-37
母亲带儿子去爬山。在山顶,儿子指着穿梭的缆车说:"我也想去坐坐。""好的,"母亲笑着说,"不过你先等等。"母亲有恐高症,但早就准备好了。她从包里摸出药和水。儿子问:"妈妈,你在吃啥?""一颗糖。"母亲说。儿子也想吃,母亲笑着回答:"那是妈妈的专用糖。"  相似文献   

15.
猫的智慧     
有一天,猫妈妈把小猫叫来,说:"你已经长大了,三天之后就不能再吃妈妈的奶,要自己去找东西吃了。" 小猫惶恐地问妈妈:"妈妈,那我应该吃什么东西呢?"  相似文献   

16.
正妹妹发来一张照片,拍的是母亲的中餐:一碟父亲出国前种的卷心菜里露出几块红萝卜的身影,一碗榨不出几滴油水的笋干皱巴巴地蜷缩着身子,色香味俱无。即便只把饭菜当做安抚肠胃不闹事的我,面对此菜也难以下咽,更何况是自喻为美食家的妹妹,也难怪她这么大呼小叫地向我告状说母亲不善待自己。可我对此已司空见惯,母亲一个人的餐饭,向来如此。劝她改变,难  相似文献   

17.
《新少年》2014,(12):6-7
多多熊:我不喜欢数学,虽然我也很认真地上数学课,并经常看数学书,可看到那些数学符号就像看天女散花,一到考试,数学常常考“趴下”。相反我喜欢写作文,拿起笔来思路大开,写起来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我认为写作是件快乐的事,可是家人反对,说耽误学习。我该怎么办呢?盘锦彤彤不同的科目就像不同的食物,总会有你喜欢的也有你不感兴趣的。要知道就算肉的味道再好也无法替代青菜里的营养,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不能只选择自己喜欢吃的菜。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不喜欢的科目就更要格外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为儿子活着     
相濡以沫的妻突然间撒手人寰,对我来说犹如天塌地陷。我痛苦到了极点。那些天,我胡子不刮,衣服也懒得换,邋遢得像个乞丐。整天除抱头睡觉外,就是到酒馆喝酒。儿子也不管,就像放羊,给他点钱,让他自己买方便面吃。一天,我在酒馆喝得晕晕乎乎往回走,被在单位门口修自行车的老马拦住“:兄弟,人死不能复生,你不能这样糟蹋自己啊。”“去去去!别管我!”我一扬手,差点把他推倒。我心想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痛,换成你试试?又一天,我到酒馆要了一瓶“白云边”,点了一盘蒜苔炒肉丝。酒喝到一半时,老马来了,上前就夺酒瓶。我火了“:你算我什么人?你管我?”…  相似文献   

19.
伊莎 《社区》2011,(12):44
有人说,旅行不过是为了吃。我深表赞同。西双版纳不仅是热带植物的王国,也是美食的天堂。如果你来到了这个热情洋溢的地方,一定要尝一尝热带雨林为您送上的美食盛宴。饭菜未至,酒水先上。袁枚《随园  相似文献   

20.
《新少年》2024,(3):16-17
<正>亲爱的多多熊:我和我的一个同学都有微信号,每次我换新头像和昵称时,她都要求我换另一个,可是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听她的。要是不换的话,她就会一直说这件事情,我该怎么办?彩虹小白马为了让他人满意,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最终你的感受会如何?如果她高兴而你开心或者怎么样都无所谓,那就按照她的要求更改你的昵称和头像;如果照她说的去做,反而让你更难过,那就坚持用自己喜欢的头像和昵称。如果你不更换,她会一直说这件事情,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毕竟说什么、什么时候说都是她的权利,我们也不必干涉她的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